资源描述:
《西方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对我国创意城市营造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西方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对我国创意城市营造的启示.1公共空间定义与特征1.1.1公共空间定义。作为特定名词,“公共空间”早出现在英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马奇(CharlesMadge)于1950年发表的《私人和公共空间》,以及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HannahArendt)的著作《人的条件》中。国内外学者从建筑、社会、城市规划等不同学科角度,对其定义进行探讨。西方学界认为应该将其分为“公共(public)”和“空间(space)”两部分来理解。单就“空间(space)”来说,它“不仅作为城市发展的物质的存在,还表现了
2、社会机构运作的机制,是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物”(Madanipour)。对于“公共(public)”而言,由于其自身具有社会和政治领域的概念,赋予了“公共空间”较一般城市空间更突出的社会价值属性。国内学术界定义的出发点主要是其属性与特征。一部分学者认为公共空间等同于室外空间或者开放空间,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包括了街道、广场、公园等”。另一部分学者则着重强调社会属性,认为与自然环境空间最大区别在于其经历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为城市居民提供精神、文化与感知方面交流与互动的场所和
3、平台,蕴含着深厚的人文价值。从上述国内外学者定义中可知,人们对于“公共空间”的理解已逐渐超越单纯的物质形态与特性,进而关注隐藏于其后的社会、经济与人文价值,标志着在建筑和城市领域出现了新的文化意识。因此,本文所探讨的公共空间是指有实体形态的,供人们日常生活与休闲娱乐活动的空间形式,它既可以是室外空间,如步行街、商业广场、游乐公园、林荫道等,也可以位于室内,如购物商场、咖啡室、博物馆、会展中心、火车站等公开社交场所。1.1.2公共空间特征。作为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公共空间具有良好的可达性,适宜的尺度和浓郁的文化氛
4、围等三个主要特征。①可达性良好:良好的可达性是公共空间基本特征。除了实体构造方面利于进入外,公共空间的可达性还包含“社会意义层面的内涵”,即不仅允许不同社会阶层、种族和团体都能进入,而且允许进行各种社会活动。②尺度适宜:适宜的尺度是公共空间品质保证。现代城市设计中,“为人制造场所”逐渐成为主流,要求充分考虑使用功能并结合人的审美特点和切身感受,应具备“紧凑宜人的空间尺度,空间与合围的建筑应具有开放,以及互相联通的空间关系”等特征,营造温馨、亲切的高品质公共空间。③文化氛围浓郁:浓郁的文化氛围是公共空间吸引力来源
5、。丰厚的历史底蕴和民俗传统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精神与个性,它通过赋予公共空间浓郁的文化氛围,吸引“不同的人集聚在一起,而忽略种族、年龄、阶层和爱好等各种差异”。在实现个人情感与城市精神共融的同时,增进了人们对城市文化的认知与认同。1生态学原则植物是唯一一个具有生命的造景要素,它的生长必须给予必要的土壤、水分、空气、光照等生活条件,否则将无法生存。因此,植物配置首先要保证其成活,才能实现各种功能和效益。1.1地域性任何区域的植物对本地区环境都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这些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而存活下来的植物就是地带性植物,也
6、称乡土植物。如,油松、蒙古栎、辽东栎、糠椴、大叶朴、榆等是沈阳地区的乡土树种,在沈阳东陵、北陵以及东部山区均有大面积的分布。同时它们也是沈阳的主要绿化树种,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还有一些如银杏、华山松、丹东桧、银中杨、火炬树等外来植物,经过长期驯化,已经融入到沈阳本地植物群体之中。但是应当注意到,这些外来植物只是对绿化物种进行有益的补充,不可能充当主流。1.2适地适树如果地域性是针对大环境而言,那么适地适树则是针对植物配置场所的环境条件的(包括土壤、温度、湿度、光照、水分等各种条件)。每种植物都有
7、自身的生长习性,有的喜光,有的耐阴;有的喜湿润肥沃,有的耐干旱瘠薄;有的抗污染能力强,有的能指示某些有害气体。植物对环境条件有严格的选择性,即使是地带性植物在该地区也不能任意栽植。比如,油松因耐干旱瘠薄、忌水湿,在沈阳也不能栽植在季节性积水处。所以植物配置时根据所在地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的植物,如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可选择银杏、合欢等喜光的阳性植物,而在庇荫的地方可栽植耐阴性的青木千、云杉等植物,在干旱瘠薄的地方可选择火炬树、紫穗槐等性强健的植物,真正做到适地适树。1.3物种多样性在一个植物群落中,物种多样性不仅反映了
8、植物种类的丰富度,也反映了植物群落的稳定水平以及不同环境条件与植物群落的相互关系[3]。天然形成的植物群落一般由多物种组成,与单一物种的植物群落相比具有更大的稳定性,能更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城市中多为人工植物群落,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该注重/物种多样性0原则,尽量避免采用单一物种的配置形式。物种多样性较高的园林植物群落不仅对环境及其变化有更好的适应调节能力,还可以创造丰富的景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