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

ID:12905341

大小:6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A1卷)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专业班级学号姓名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核分人:得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题后括弧中)1、黑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就不是真正的人手了,这句话表达的哲学道理是(b)A、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承认普遍联系的辩证法观点C、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D、否认联系的形而上学观点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D)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

2、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3、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虽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这些人的做法违背了(a)A、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B、事物永恒发展的观点C、量变和质变统一的观点  D、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的观点4、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d)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c)A、

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6、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根本目的在于(a)A、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B、依法打击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维护社会稳定C、维护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D、确保国家各项工作有法可依,依法行政第6页共6页7、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论所蕴含的哲理是(b)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D、要把事

4、物看作一个整体8、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a)A、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C、采取了支付的形式   D、是劳动者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9、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指(b)A、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价值的价值形成过程B、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C、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D、转移价值的过程和创造价值的过程10、商品诸因素中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是(a)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得分评卷人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

5、上正确答案填入题后括弧中)1、“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一观点的错误在(abc)A、对否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B、对肯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C、否定了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     D、否定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2、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量变质变规律的有 (ad)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3、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它是  (abcd)A、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B、商品的社会属性C、交换价值的基础D、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4、在下列几种价值形式中,没有本质区别的两种形式是   (cd)A、

6、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5、辩证思维方法“由抽象上升到具体”,是指  (abc)A、在思维中形成“许多规定的综合”和统一的过程B、在思维中再现具体的过程C、由抽象规定,经过逻辑中介,形成思维具体的过程D、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6、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人的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的有(ad)A、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社会发展规律  B、人类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规律的实现C、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改变社会规律 D、社会规律就是人的活动的规律7、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重大意义是(acd)第6页共6页A、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  B、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消亡成

7、为现实C、使工人阶级拥有了反对资产阶级的强大思想武器D、指引一些国家的工人阶级进行革命,在本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得分评卷人三、论述题(每小题17分,共34分)1、结合现实论述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两个条件,及实现由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2、阐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其对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意义。第6页共6页第6页共6页得分评卷人四、材料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20多年前,A村的农民为生计所迫而冒险探索,进行大包干,成为全国农村改革的一面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