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火山、地热成因机理假想

地震、火山、地热成因机理假想

ID:12859106

大小:38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9

地震、火山、地热成因机理假想_第1页
地震、火山、地热成因机理假想_第2页
地震、火山、地热成因机理假想_第3页
地震、火山、地热成因机理假想_第4页
地震、火山、地热成因机理假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震、火山、地热成因机理假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震、火山、地热成因机理假想  ---软流层富含金属物的环形溶浆圈中太阳地球复合磁场磁通量随地球自转及太阳活动改变而成     关键词:地震,溶浆线圈,磁场,地磁,软流层,放电     摘要:此文提出地震、火山、地热的形成机理是软流层内富含金属物的环形热盐溶浆圈随地球自转而使得环形圈内太阳与地球复合磁场磁通量发生改变进而产生电流、电荷,并形成局部电磁场,当电流、电荷与上端地壳或周围岩土之间电势差达到一定数值时,发生尖端放电带来地壳震动,或电流、电荷产生电磁振荡引发地壳震动,即地震,电流、电荷的热效应则产生了火山、地热。  正文:  世界各地经常发生大小不一的地震,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

2、大损失,而地震的发震机理一直都没有很好地解释,地震的短临预报也一直是科学难题;在此,本人提出地震是一种地磁现象,地幔上层软流层内富含金属物的环形热盐溶浆圈随地球自转而使得环形圈内太阳与地球复合磁场磁通量发生改变进而产生电流、电荷,当电流、电荷与上端地壳或周围岩土之间电势差达到一定数值时,便发生尖端放电,放电带来地壳震动,或电流、电荷产生电磁振荡引发地壳震动,即地震,电流、电荷的热效应则产生了火山、地热。以下为具体论述。  众所周知,地球的深处有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深度在50 -250km 之间,是一个基本上呈全球性分布的地内圈层,本人认为软流层的形成则是在地球的孕育过程中,

3、当地球体积达到一定时,地球内部开始发热,密布地下的碎冰在高温高压作用下融化,并随着地球体积的增大而逐渐上行至上地幔,以高热高压的液态存在,这些热的液体在上行过程中比较容易地溶解了岩土中的氯化物与硫化物,如NaCL,增强了溶浆的溶解力,并在随后仍不断地溶解岩土中的氯化物以及钠、镁、钙、钾、锶、氯、硫、碳、溴、氟、硼等其他矿物质,成为了成份复杂多样,溶解力强的热盐溶浆(类似现在陆地盐矿中提取盐粒的卤水)与热硫溶浆,最终在上地幔深度在50 -250km 之间形成热盐、热硫溶浆软流层(如图一);在数千万至数亿年前,在目前海洋与盆地的位置,大量溶浆的聚积导致地壳发生大规模塌陷,软流层内热盐、热硫溶

4、浆涌出后回流、沉淀形成目前的海洋、盆地、盐湖、矿藏与土壤,地壳塌陷的水平横向挤压力带来了造山运动,地壳大规模塌陷的另一结果便是发生于奥陶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等古生代与中生代的几次生物大灭绝事件,绝大多数生物被瞬间掩埋而后形成化石,塌陷的边缘于地壳下则仍残留有热盐溶浆,并在地壳下形成了一个个环形闭合、半闭合的空心圈层,这些液态闭合或半闭合圈富含液态金属物质,可将其视为含杂质较多的单匝液态金属线圈;中国几大盆地为数次较大的地壳塌陷后形成,盆地边缘地下残余的热盐溶浆构成了闭合及半闭合溶浆线圈,太平洋的数次塌陷成洋则形成了全球最大的溶浆线圈组;如图二至图五为全球、中国及四川地下溶浆线圈示意

5、图,地下溶浆线圈对应目前的盆地与洋盆边缘,图六为全球地震带、火山示意图,地震、火山带便在这些溶浆线圈之上。              法拉第说过,地球就是一台发电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指出,闭合金属导体内磁通量改变将会产生电流,而产生电流的闭合导体周围会随即产生阻碍磁通变化的逆磁场;图七是地磁DST指数日变化图,从图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地磁每天如正弦波般非常有规律地上下波动,每天有一次波峰与波谷,偶尔会有大的波动,即磁暴,由此可以明确地推断---地磁DST的日周期正常变动是地球自转造成的;地磁场分为内源场和外源场,起源于地球内部的磁场称为内源场,约占地球总磁场的95%。内源场为有南北极的偶

6、极磁场,内源磁场强度比较恒定,与地球同步转动,基本上不会对地壳产生地质作用,内源场中还有五个大尺度的非偶极磁场,称为磁异常,分别为南大西洋磁异常,欧亚大陆磁异常,北非磁异常,大洋洲磁异常和北美磁异常,而这些磁异常则对应了几大地下溶浆线圈;起源于地球外的磁场称为外源场,主要由太阳产生,占了地球磁场的5%;太阳对地球的电磁作用体现为太阳磁场、太阳射线及太阳风,太阳风是一种等离子体,也有磁场,太阳风、太阳射线及太阳磁场与地球偶极磁场在地球外形成一个彗星状的复合磁场,彗星状的复合磁场与溶浆线圈随地球的自转便产生了五个大尺度的磁异常,如图八,磁场是个矢量,复合磁场在面向与背向太阳的方向其强度与方向

7、都不一样,在每一点也有微小差异,由此,在地球自转中,各溶浆线圈的磁通量是与地球自转同步周期变化的,地球自转一周,地壳溶浆线圈则类似于交流发电机转子线圈在复合磁场中绕地轴旋转一周,输出电压、电流便正、余弦周期波动一次,溶浆线圈产生的逆向磁场便也周期性地正弦波动一次,于是地磁DST图得到了以日为周期的数据,在溶浆线圈与磁力线平行时,即凌晨与傍晚时,溶浆线圈磁通量瞬态变化最大,达到峰值,产生大的电动势、电流与电荷,或电流、电荷产生电磁振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