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2008年3月第26卷第2期煤炭高等教育ME1TANH1GHEREDUCATIONMar.,2008Vo1.26No.2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姜慧(徐州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10008)摘要:结合苏北地区建筑工程管理实际,进行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从改革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构建科学合理的工程管理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到培
2、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等,逐步形成”常规教学与强化训练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关键词: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154(2008)020061—03一,树立培养创新人才教育理念,确定工程管理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首先要树立全新的人才观.当前应用型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难以适应市场迅速发展的要求和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的需要.如创新教育理论在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同,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采用没有充分体现出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需要,教学质量评定及考核机
3、制有待完善,学校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尚未形成;学生成绩的评定基本以考试为主,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和实践探索较少;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师学历层次虽满足需求,但缺乏专业社会实践和工作经验,缺少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发展基础;专职实习指导教师不足,兼职指导教师忙于教学工作,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习指导;学生没有充分意识实践训练对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学校的创新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产学研合作机制没能形成并发挥其作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才,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放在核心位置.针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我们确定了工程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按照有利于
4、改善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全面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增强发展潜能;有利于鼓励个性发展,提高创新能力的原则,培养适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用人单位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坚持以育人为根本,强化质量意识,按照基础理论知识适度,知识面较宽,技术应用能力强,素质高的原则,重新构建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完善工程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收稿日期:200712一O5作者简介:姜慧(1970一),女,徐州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讲师.构,协调发展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使本专业的学生”能吃苦,会学习,敢创新”,成为既懂工程技术又懂经济,管理和法律.并具有实践经验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二,工程管理
5、专业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的探索与实践1.制定以国家注册工程师考试内容为导向的专业教学计划.创新型人才要通过培养计划的执行来实现,制定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培养计划,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近年来,我们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要求为导向,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以工程实际操作技能为本位.(1)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在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中,根据建造师,造价师,房地产估价师,咨询师,监理工程师等注册工程师专业知识体系要求,设置工程项目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三个专业方
6、向的专业模块课程,与社会接轨,使学生毕业后不仅具备专业知识,还能通过考试拥有国家执业资格.(2)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优化,课程体系的建构乃是创新教育的关键环节.我们按照加强基础,鼓励创新,注重培养工程素质和能力的思路,主动根据社会需求精心设计课程体系.一是构建具有应用特色的课程体系.在构建人才培养专业课程体系时,我们从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出发,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原则优化课程结构,构建具有应用特色的课煤炭高等教育第26卷程体系,设置了公共基础类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以及选修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课时比例加大至35.公共基础类课程包括人文,社会科学
7、和自然科学的课程,力求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整合互补,保证创新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工程管理专业平台课程包括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专业管理平台课程,专业经济平台课程,专业法律平台课程,以利于形成一名执业工程师的基本素质;专业方向课程包括工程项目管理方向,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以利于形成执业工程师的专业能力.逐步建立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总目标,学科纵横交错,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将知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