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801013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9
《湖北省旅游名村创建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湖北省旅游名村创建方案一、基本情况公安县黄山头镇马鞍山村地处湘鄂边界,虎渡河之滨,是由原隶属黄山林场的马鞍山、白泉寺、凌武垱三个村合并而成的,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728户,2972人,实有版土面积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300亩,最高点海拔286米,森林覆盖率70%以上,马鞍山村区位独特,交通方便,植被茂密,气候宜人。村内山清水秀,景色优美,发展旅游业条件得天独厚。二、“旅游名村”创建优势1、地理位置优。马鞍山村位于公安县南部洞庭湖边缘虎渡河西岸,地处湘鄂两省公安、石首、安乡三县交界之处,并与湖南省黄山头镇相连,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虎渡河贯穿全境,走水路北接长江著名
2、水道,南入洞庭。长沙至武汉省级公路横贯全境,交通十分便利。2、旅游资源丰。马鞍山村既是山青水秀的风景区,又是周边地区佛教、道教信徒朝觐的胜地,还是红色教育基地、休闲度假的好去处。首先映入你眼帘的便是“千里平川、一山独秀”的黄山。黄山脚下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荆江分洪节制闸——南闸和纪念荆江分洪工程而建的“南闸纪念公园”。沿旅游山路顺山岭而上,二岭有著名的道教胜地,建于南北朝时期的“云麓宫”,大岭是佛教胜地葬于北宋时期的“谢公墓”,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忠济寺”和“南禅寺”遗址。二岭与大岭之间的公路两旁有掘于永乐年间的“白龙井”,还有“犀牛望月”、“仙人掌”等黄
3、山八景。舌子岭原始社会村落遗址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北宋“镇南大将军”刘弘墓等19处古遗址和古墓冢遍布黄山周围。黄天湖、赖氏湖、明垱湖更象一块块的水镜镶嵌在黄山四周,苍松翠竹,湖光倒影,景色宜人。故明代文学家雷思霈赞美黄山“江河数片白,黄山一点青”。每年来此观光的游客达2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近1000多万元。3、物产资源富。马鞍山村地处江河平源版块与洞庭湖板块的交接处,既有山林的古朴,又有水乡的风韵。全村现有经济林5500亩,其中楠竹3000亩,桔果树1000亩,苗木花卉1500亩。水果年产量1000多吨,每年可销售苗木60万株。精养渔池700亩,养殖产量300
4、吨,全村农业总产值1000多万元。三、创建“旅游名村”,实施方案及建设内容(一)基础设施建设1、道路建设。全村共投资200万元,已修建通村公路8公里,争取上级资金520万元,修建12米宽的硬化路4公里。还需新修10公里的村级公路,才能达到组组通,景点通。2、自来水及水库建设,镇村共投资240万元,修建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全村9个村民小组都使用上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自来水。为搞活旅游业,将恢复水库1座,即坳马堰(5)组水库。3、数字电视。全村数字电视入户率70%,力争在2009年全村数字电视覆盖率达到100%。4、通讯设施。该村已安装村村通电话350部,拥有手机120
5、0部。5、房屋、庭院建设。马鞍山村是全县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全村按“村容整洁”的要求,积极推广以沼气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的“一建三改”工程,加强村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污水、垃圾治理,改善环境卫生、绿化、美化、亮化庭院,达到环境优雅,全村已建沼气池260口,改厕250座。到2010年底,全村沼气池达到525口,全面完成“一建三改”工程。6、停车场建设,已争取外商投资30万元,修建了郭家湾停车场,还准备修建仙人湖景区停车场,面积达600平方米。7、完善仙人湖景区服务设施。(二)旅游景区建设马鞍山将围绕旅游兴村的发
6、展战略,主攻三大旅游产品。一是发展宗教朝觐游,以现有的忠济寺(佛教场所)、云麓宫(道教场所)等宗教场所为基础,新建白龙井、观景台等景点,不断完善景点设施。二是发展红色旅游。马鞍山是革命老区,土地革命时期,先后涌现了一批革命英烈,出现了三位领导当地革命的县委书记。将继续收集整理英烈的遗物,新建“红星闪耀马鞍山纪念馆”和烈士陵园。三是发展休闲度假游,利用坳马堰水库、十里竹海、千亩花卉、千亩特色果园等资源优势,修建水上乐园和农家乐等休闲场所。(三)文化、民主、法制建设围绕自然景观,收集整理民间故事,并在居民文化、饮食文化上创新,把现有的小型餐饮店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农家乐,大
7、力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繁荣村内文化事业,建村文化室一个,体育健身场所一处,以建设“旅游名村”为主题,在全村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健全村民自治机制,继续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建设制度/(四)“旅游名村”建设目标马鞍山将围绕上级提出的“旅游名村”建设要求,抓住上级党委、政府提出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好机遇,围绕“发展马鞍山,狠抓旅游,工农并举主体开发”的思路,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创新,走旅游兴村之路,将马鞍山村建设成休闲、旅游、度假、避暑、观光的旅游名村。进一步作好安排,更好地发挥旅游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优势和作用,响应国家旅游局提出的“新农村、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