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故事》初集第一册「孝篇」

《德育故事》初集第一册「孝篇」

ID:12780286

大小:116.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7-19

《德育故事》初集第一册「孝篇」_第1页
《德育故事》初集第一册「孝篇」_第2页
《德育故事》初集第一册「孝篇」_第3页
《德育故事》初集第一册「孝篇」_第4页
《德育故事》初集第一册「孝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德育故事》初集第一册「孝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德育故事》初集第一册「孝篇」《德育故事》初集第一册「孝篇」点选目录虞舜耕田仲由负米闵损芦衣曾参养志老莱斑衣郯子鹿乳汉文尝药郭巨埋儿江革负母蔡顺拾椹姜诗出妇黄香温凊董永卖身丁兰刻木陆绩怀橘孟宗哭竹王裒泣墓王祥剖冰吴猛饱蚊黔娄尝粪寿昌弃官庭坚涤秽李忠辟震实夫拜虎一、【虞舜耕田】虞舜大孝,竭力于田。象鸟相助,孝感动天。【原文】虞舜,姓姚,名重华。父瞽瞍顽,母握登贤而早丧。后母嚚,弟象傲,常谋害舜。舜孺慕号泣,如穷人之无所归。负罪引慝,孝感动天。尝耕于历山,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帝尧闻之,妻以二女,历试诸艰。天下大治,因禅焉。大舜心中只有父母,故不知其他,只求可得父母之欢心,

2、故始终不见父母不是处。人伦之变,至舜而极。然能尽爱敬之诚,则至顽如瞍,尚能底豫允若,况顽不如瞍者乎。【注解】1.虞:朝代名,在今山西。2.瞽瞍:时人以舜父虽有目,不能分别好恶,故称之曰瞽瞍。3.顽: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即无知无识而妄为也。4.嚚:嚚音银,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5.孺慕:谓如孺子之慕父母,言其诚也。6.号泣:哭泣也,犹曰声泪俱下。7.慝:恶之匿于心者,言己实侍奉无状,不能得亲欢也。8.尧:古帝名,帝喾之子。初封于唐,故曰唐尧,又曰陶唐氏。9.二女:娥皇、女英也。10.底,致也。豫,乐也。允,信也。若,顺也。【白话解释】虞代的舜帝,姓姚,名叫重华。他的父亲叫

3、瞽瞍,没有知识,又喜欢妄作妄为。他的生母名叫握登的很贤德,可是早已亡过了。他的后母呢,口里是不说忠信的言语的。他的弟弟名叫象,性子又很傲慢。他们常常想了计策,要谋害舜。舜像孩子般的呼号哭泣,同穷苦的人没有归处一样。并且以为父亲、母亲、弟弟的种种行为,都是自己的侍奉不得法,所以不能够得到爷娘的喜欢。舜帝这样的孝顺行为,终于感动了上天。有一次,在历山地方耕田,大象帮着他耕,飞鸟帮着他耘。尧皇帝得知了,就把两个女儿嫁给他,屡次用艰难的事情,去试验舜帝,并不觉得怎么样。后来天下很太平,尧帝就把皇帝位子让给他了。18第18页共18页《德育故事》初集第一册「孝篇」二、【仲由负米】

4、子路尽力,负米奉亲。亲没仕楚,叹不及贫。【原文】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没,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孔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李文耕谓,事亲之事,承颜日短,报德思长。如仲氏子者,方乐负米之欢,旋抱衔恤之痛。思藜藿而不得,列钟鼎而徒然,子欲养而亲不待,盖千古有同慨也。为子者幸而逮存,可不思孝养之及时也乎。【注解】1.周:朝代名,姬姓,文王时三分天下有其二。其后武王灭商,有天下,都镐,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南。奄有中国黄河、扬子江两流域,及辽宁西部之地。至平王东

5、迁,都洛阳。2.藜藿:皆野菜,贫人所食者。3.乘:辆也,谓一车四马也。4.钟:古量名,受六斛四斗。5.累:增也、积累也。6.茵:音因,谓加于褥上者,犹今毯子也。7.列:陈设。鼎:烹饪之器。列鼎:谓盛馔也。8.承颜:谓得见也。旋:俄顷之间。9.衔恤:丁父母忧也。见《诗经·小雅·蓼莪》篇。10.养,下奉上也。慨,感叹也。逮,及也。【白话解释】周朝时候,有个贤人,姓仲,名叫由,表字就叫子路。他的家里穷苦得很,天天所吃的都是些藜呀、藿呀,那一类不好的蔬菜。因为奉养爷娘的缘故,常常出去到百里以外,背了米回来给爷娘吃。等到他的爷娘都去世了以后,他就往南方游历,游到楚国地方,楚王就

6、聘他做了官。他跟随的车骑有一百辆的多,他积聚的谷米,有一万钟的富。坐的时候,便茵褥重叠,吃的时候,便鼎食满前。他就叹气着说,我现在虽然富贵,但是要想像从前一样吃着藜藿的蔬菜,仍旧到百里以外去背米来养爷娘,这世里,断断不能够再有这种日子了,叫我怎不伤心呢?孔子说道,仲由的服事爷娘,可以说是活着尽了力,死了尽着追思的了。三、【闵损芦衣】孝哉闵子,衣芦御车。感父救母,千古令誉。【原文】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父娶后妻,生二子。母恶损,所生子衣绵絮,而衣损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失靷,父察知之,欲逐后妻。损启父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父善其言而止,母亦感悔,视损如己子。1

7、8第18页共18页《德育故事》初集第一册「孝篇」李文耕谓,闵子留母之语,凄然蔼然,从肺腑中酝酿而出。虽使铁石人闻之,亦为恻恻心动,何其天性之厚且纯也。卒之全母全弟全父,一家太和之气,直从孝子一念恳恻中转回,为子者其三复之。【注解】1.御:执辔在车也。长者乘车,恒以幼者为之御。2.靷:音引,系于车轴之革带。一端系于衡,以引车前行者也。3.启父:谓开陈己意于父前也。4.视:即看待也。蔼:音霭,和气也。5.酝酿:酿酒也,借喻之词。6.太和:阴阳会合冲和之象,见《易经》。【白话解释】周朝时候,有个孝子,姓闵名叫损的,表字叫做子骞。生他的母亲,早已亡过了,他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