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h+ 转运蛋白nhx基因及其耐盐机制的研究进展

na+h+ 转运蛋白nhx基因及其耐盐机制的研究进展

ID:12763387

大小:7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8

na+h+ 转运蛋白nhx基因及其耐盐机制的研究进展_第1页
na+h+ 转运蛋白nhx基因及其耐盐机制的研究进展_第2页
na+h+ 转运蛋白nhx基因及其耐盐机制的研究进展_第3页
na+h+ 转运蛋白nhx基因及其耐盐机制的研究进展_第4页
na+h+ 转运蛋白nhx基因及其耐盐机制的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na+h+ 转运蛋白nhx基因及其耐盐机制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及其耐盐机制的研究进展摘要: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通过液泡膜上的H+-ATPase和H+-PPiase建立的跨膜质子梯度为驱动力,将Na+运入液泡区隔化,从而使细胞质中的Na+保持在较低水平,也降低了细胞渗透势避免了水分胁迫。分析Na+/H+逆向转运蛋白氨基酸序列的亲水性图谱包括N末端的跨膜区域和C末端的胞质区域,前者对氨氯吡嗪脒(amiloride)及其衍生物敏感,是负责转运的区域,由9-12个跨膜结构域组成,这段序列在其他植物NHX以及哺乳动物NHE中均高度保守。后者

2、大约由300个氨基酸组成,结构域内含有多个蛋白激酶用位点,能够与钙调素(calmodulin)结合,参与多种信号反应,是调节活性的区域。将NHX1基因导入其它植物诱导表达能显著提高植物耐盐性,也能互补酵母NHX1突变的表型,而AtNHX1基因在离子动态平衡方面,细胞内囊泡运输,蛋白质定位以及其它细胞过程中也发挥作用。关键词: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耐盐性调控机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表面盐分积累造成土壤盐碱化,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如何改善土壤理化因素,增加农作物产量,以及改善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

3、就成为盐生植物研究的出发点。耐盐植物抵御盐害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植物细胞对离子的选择性吸收限制Na+的进入;二是将胞质中的Na+排出;三是胞内的Na+储存在液泡中即Na+的区隔化【1】。Na+的外排和区隔化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通过膜上的Na+/H+逆向转运蛋白实现,其中存在于液泡膜上的Na+/H+逆向转运蛋白就是将Na+储存在液泡内。利用液泡膜上的H+-ATPase和H+-PPiase建立的跨膜质子梯度为驱动力【2】,将Na+运入液泡区隔化,从而使细胞质中的Na+保持在较低水平,也降低了细胞渗透势避免了水分胁

4、迫。随着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深入,已经从模式生物拟南芥、水稻以及盐生植物盐地碱蓬、刺槐、经济作物小麦、玉米等中克隆出表达该蛋白的基因。本文旨在对NHX1基因结构、耐盐机制及目前研究进展等方面作一综述。一NHX基因结构特点1.1NHX分类植物胞内NHX家族能分为两类,分别用符号I和II表示。所有的NHXI类成员都定位于液泡膜上,并在胞内形成一个独立的转运子分支。相对而言,II类的成员存在于植物内膜囊泡上,同时也包括定位于动物和细菌中多种内体上的同源蛋白。在已知基因组全序列的拟南芥和水稻中,NHX基因家族的序列大小几

5、乎相同。拟南芥有6个NHX基因(AtNHX),水稻有5个NHX基因(OsNHX)。它们的分配方式相似,AtNHX1-4和OsNHX1-4构成I类,AtNHX5-6和OsNHX5构成II类。拟南芥和水稻的I类组成员显示出56.0-87.5%的相似性,而II类成员的相似性为78.7%,但是与I类的相似性只有21%-23%【3】。Zorb等【4】克隆了玉米(ZeamaysL.)NHX家族的六个成员ZmNHX1~6,其中,ZmNHX1,2,6属于一个亚家族,与拟南芥AtNHX1,2同源性高,而ZmNHX3,4,5属于

6、另一个亚家族,与拟南芥AtNHX4~6同源性高。这六个成员具有器官和盐处理特异性的表达模式。1.2分子特征:分析植物Na+/H+逆向转运蛋白氨基酸序列的亲水性图谱包括N末端的跨膜区域和C末端的胞质区域。前者对氨氯吡嗪脒(amiloride)及其衍生物敏感,是负责转运的区域,由9-12个跨膜结构域组成。后者大约由300个氨基酸组成,结构域内含有多个蛋白激酶用位点,能够与钙调素(calmodulin)结合,参与多种信号反应,是调节活性的区域【5】。Yamaguchi等【6】分析了AtNHX1的膜拓扑学结构,他们发

7、现AtNHX1蛋白的整个结构不同于人的Na+-H+交换蛋白NHE1和任何已知的其他Na+/H+逆向转运蛋白。AtNHX1由9个跨膜区域和1个亲水的C末端结构域组成,其中3个推测的疏水跨膜区TM3、TM5、TM6看上去与膜相连,实际上并没有跨过液泡膜。他们的结果还表明,AtNHX1的N末端朝向胞质,但几乎整个C末端都位于液泡腔中。与其蛋白家族的其他基因相比,AtNHX1N末端很保守,对于Na+/H+逆向转运蛋白的活性非常重要。AtNHX1的TM3区具有一个推测的氨氯吡嗪脒结合序列(FFIYLLPPI),这段序列

8、在其他植物NHX以及哺乳动物NHE中均高度保守,氨氯吡嗪脒与真核生物Na+/H+逆向转运蛋白结合后能抑制其转运活性。AtNHX1的TM5和TM6与人NHE中高度保守的TM6和TM7相对应,TM6和TM7对NHE1的转运活性很重要,但AtNHX1的TM5和TM6区不跨膜,所以很难说它们对于AtNHX1的转运活性起重要作用。另外,AtNHX1的TM3与TM5、TM6可能分别构成了胞质和液泡中结合离子的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