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想道德建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想道德建设论文关键词:校园文化德育关系促进论文摘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工作在当代的大学校园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其中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而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开展重点在于灌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和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的安全的作用。校园文化氛围与德育工作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从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话题,是随着全球经济往来所带来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趋势。把人才培养和科技进步作为己任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
2、,在全球化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显重要,因为谁拥有21世纪的国际化人才,谁就有可能在竞争中获胜,最终主宰世界。而校园文化和德育工作又在当今的高等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它是常新的,但是是能够保持永恒魅力的,是能够唤起青年一代心灵的,是能够激发青年学生激情,是能够唤起青年一代高尚的、独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而在我国的教育界和理论界对德育的一般内涵可认为是“德
3、育就是教育者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世界观教育的过程,是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特定范畴。”德育的目的也正在于通过对学生心灵的陶冶和塑造,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多年的实践经验让我认识到,校园氛围和德育工作的成败决定了学生的未来发展。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1、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而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方法。校园物质文化是学校精神的固化体现,体现了学校成员的集体智慧、力量、整体感,体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协调发展。整洁、优雅、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折射
4、出一所大学的精神特征,会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教师积极进取。 物质文化的建设既包括校园内可见可触的客观存在物,如各种建筑物、图书资料、教学科研设备、文体活动设施、校园网络等教育教学的硬件设施,还包括客观可赏的环境布局,如校园的总体规划设计、花草树木、雕塑牌匾等。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既是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基础,也是高等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师生员工的素质和创造能力。同时这种物质文化营造出的境界和氛围,对身在其中的学生起到“环境与人”的作用。 2、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
5、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具体体现在学校的校风、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只是进行了物质要素、制度要素、认知要素和精神要素的建设是远远不够的。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校园精神文化活动的创新上。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主线,将各种校园精神文化要素贯穿起来,构成某种素质的教育面,再由各种素质教育面组合成为素质教育体,从而使整个校园精神文化成为一个有机的素质教育平台。4 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应当关注并传承学校的文化底蕴,历史性地看学校,学校的传统文化正
6、是长期办学的文化传承和积累。因此建设学校文化的关键,一方面在于对学校传统文化的把握,另一方面是对时代精神的定位。对学校优秀传统、先进典范,要学习、继承和发扬,在传承的同时,要根据时代精神,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应当注意结合学校的实际,目前,有一些学校为了应付检查,搞“文化模型”,或者照搬别的学校的办学理念、标语,不研究自己学校的特性,造成了很多学校的外显文化千篇一律,缺乏独立性,没有自己的学校文化。因此,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己学校的环境,进行具体的设计定位。 3、校园文化制度建设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
7、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但仅有完整的规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负责将各项规章制度予以执行和落实的组织机构和队伍,因此,还必须加强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也就是说,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包括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是确保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并使其真正起到规范校园人言行的关键
8、环节,校园文化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校园文化队伍的勤奋与能干,对正常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 二、21世纪的中国高校德育工作 21世纪我国的高校德育应该能够使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