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几个问题的探讨

对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几个问题的探讨

ID:1274626

大小:3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09

对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几个问题的探讨_第1页
对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几个问题的探讨_第2页
对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几个问题的探讨_第3页
对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几个问题的探讨_第4页
对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几个问题的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几个问题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几个问题的探讨            对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几个问题的探讨    2011-5-1114:02:32                                                  论文关键询:中医诊断学 神 但热不寒 绝汗 中气 宗气   论文摘要:对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中关于神、但热不寒、绝汗、中气与宗气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论述提出质疑,井结合中医理论和中医临床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了修正意见.   我校使用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已经三年,该教材内容丰富,理论

2、密切联系临床,且增添了中医诊断学研究的最新科研成果,在实用性、科学性各方面皆能充分反映当代中医诊断学的最高水平。然而,美玉徽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具体的问题,现提出来和中医同道共同商讨,以求达成共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盆。  1关于神的问肠   教材(第9页)中说:“此处所说的神是指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和精神意识状态的综合……也可以说神是对人体生命现象的高度概括。”在望神的主要内容中又说:“心神为人体的主宰,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神”到底是“人体生命现象的高度概括”呢?还是“人体的主宰”呢?后面的论述

3、实际上是对前面“神”的概念的否定。从中医基本理论来看,神是人体的主宰。心所以为“君主之官”,就是因为“心藏神”的缘故。心通过神支配着人体的生命括动而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故笔者认为神是人体的主宰,它支配着人体的生命活动,并表现于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外而视、听、言、行,内而意识思维及各种情志活动。所谓望神是指望神的各种外在表现。  2关于但寒不热的问题   教材(第63页)把但寒不热分为两类:①新病恶寒。为寒邪“直接侵人脏腑,损伤阳气所致”。②久病恶寒。“多因阳气虚衰,形体失于温煦所致。”关于恶寒和畏寒的含义,教材(第62页

4、)已有明确的论述:“凡病人自觉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仍感寒冷不缓解的,称为恶寒,若病人身寒怕冷,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而寒冷能缓解的,称为畏寒”。根据临床观察,恶寒是发热的伴随症状。只有在发热的情况下出现的怕冷感、加衣被或近火取暖才不能缓解,或“解不足言”。而寒邪直中脏腑出现的怕冷感,如寒邪客肺、寒痰塞盛气喘而出现的怕冷感,冻僵病人之形寒战栗,加衣被近火取暖皆能缓解;阳虚失温,形寒肢冷,近火取暖亦能迅速缓解。故笔者认为但寒不热,无论系寒邪直中脏腑,还是机体阳虚,均系畏寒,而非恶寒。  3绝汗的向题   教材(第64页)中说:“

5、绝汗是指在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出现大汗不止,每可导致亡阴亡阳。”在这里,教材把绝汗说成是亡阴亡阳的原因。而下面接着论述的则是亡阴之汗和亡阳之汗的性状。那么,绝汗到底是亡阴亡阳的原因呢?还是亡阴亡阳的一个症状呢?教材的论述是不够明确的。临床证明导致亡阴亡阳的原因并非系大汗所致,而多是由于严重感染,病邪毒力过强,暴伤正气或急性大量失血亡液或严重创伤,或心脑急骤闭塞不通等原因所致。亡阴亡阳是阴或阳的功能欲竭,阴阳行将离决的危重证候,故其汗出称之为绝汗。教材所说“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出现”的“大汗不止”即亡阴亡阳之汗,此点应该说明,不应含

6、糊。  4关于中气与宗气的问题   教材(第53页)中说:“语言低微,气短不续,欲言不能复言者,称为夺气,是中气大虚之征。”中气,即中焦之气,主要是指脾胃之气。脾胃之气的主要作用是受纳、腐熟、运化水谷。中气大虚首先是表现在水谷的腐熟运化功能低下方面而不是语言呼吸方面。所谓夺气,是气之骤然大量耗失。这种情况多发生于急性大失血之后,因失血致气无所依附而散失,故夺气是整个机体之气被夺,即整个机体之气皆虚。如果要强调其中某种气耗散严重的话,笔者认为宗气大虚的表现尤为突出。《灵枢·邪客》云:“(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

7、吸。’,《中医基础理论》归纳宗气的功能主要有两种:一是走息道行呼吸,“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都与宗气的盛衰有关叶。二是贯心脉行气血。气血的运行,心搏之强弱及节律等亦皆与宗气的盛衰有关。根据夺气的表现,应是宗气大衰而非中气。      :        对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几个问题的探讨    2011-5-1114:02:32                                                  教材(第111页)中说:“虚里搏动数急而时有一止,为中气不守。”此说似无理论根据。《内经》明确

8、指出:“胃之大络,名曰虚里,出于左乳下,其动应手,脉宗气也。”教材中此段文字的前面亦写道:“按虚里可测知宗气之强弱。”而未言测中气的情况,故此处之“中气不守”似改为“宗气不守”较妥。  5其他  5.1教材(第68页)中说:“征忡常是惊悸的进一步发展,多由内因所引起。”但在此段文字之前,称惊悸“常由外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