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郑和与哥伦布航海差异的文化归因

论郑和与哥伦布航海差异的文化归因

ID:1271999

大小:3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09

论郑和与哥伦布航海差异的文化归因_第1页
论郑和与哥伦布航海差异的文化归因_第2页
论郑和与哥伦布航海差异的文化归因_第3页
论郑和与哥伦布航海差异的文化归因_第4页
论郑和与哥伦布航海差异的文化归因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郑和与哥伦布航海差异的文化归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郑和与哥伦布航海差异的文化归因摘要:十五世纪,世界上出现了一股巨大的航海热潮,中国的郑和下西洋和西方的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都为世界航海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尽管如此,这二者之间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充分反映了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本文旨在探究造成二者之间差异的深层文化因素。关键词:郑和、哥伦布、文化归因、差异前言15、16世纪既是世界远洋航行探索取得重大突破的时代,也是旧大陆以外大量未知世界被发现征服的时代。郑和与哥伦布的航海成为了中西方这个时代航海的典型代表,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郑和远航与哥伦布远航相比,规模大得多,造船技术,航海技术都更先进。但是郑和的壮举却在当时的封建王

2、朝中没有产生什么巨大的影响,并且很快就“随郑君之没以俱逝”[1],并没有促使中国走向繁荣富强,而相反使中国进一步闭关锁国。哥伦布西航美洲,并不是一个孤立、偶然的事件。是西欧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是整个欧洲大陆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其规模虽小,但却揭开了欧洲繁荣的序幕。使全世界划开了一个新纪元。笔者认为以郑和和哥伦布为代表的中西方航海,在性质、目的、方式和产生结果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不仅仅只是社会、政治、经济等社会历史原因。仔细分析研究可知造成差异的原因当中包含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即中西方文化差异。一、郑和下西洋的社会背景及目的1405年到1433年,郑和以“钦差总兵太监”[]之名义,受明

3、朝皇帝之委任,率27800人、分别乘62艘宝船先后进行了七次航海,同时带着大量的丝绸、瓷器和金银铁器等,途径中南半岛、南洋群岛和印度洋沿岸的许多地方,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其规模之巨大可想而知。郑和下西洋处于明成祖统治时期,属于封建中央集权高度统一的时期,社会的基本经济结构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我国可以在长期封闭的情况下解决生活问题,无需与外夷通商,因此实行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严禁私人下海贸易,这就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可以看出郑和下西洋并不是由于经济需求的促使,而是政治上的需要。可以说郑和下西洋是由封建国家中央政府组织的政治性质的外交活动。因为在整个下西洋活动中

4、,明朝政府只算政治账,从没考虑过经济成本的问题。根据大部分学者的观点,普遍认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有四。一是为寻找建文帝的踪迹,《明书·郑和》云:郑和“领上密谕,踪迹建文。”二是“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3]。三是为了对付中亚新兴的帖木儿帝国,通过郑和下西洋联合被帖木儿蹂躏过的南洋诸国,给帖木儿东侵造成后顾之忧,维护国家安全[4]。5郑和在下西洋的整个过程中都保持与各国友好、和平亲善的国家关系,船队携带了大量的礼物和宝物,每到一处,不是赠送礼物就是公平地甚至贱卖贵买地进行货物交易。不仅如此郑和船队还为亚非各国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的独立、经济的发展繁荣、文化交流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因此受到四方诸国的

5、爱戴,至今在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缅甸等国还存留着为纪念郑和而建的庙和竖的碑。二、哥伦布航海的社会背景及目的1492年8月3日,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开始了横渡大西洋的远航,10月12日首次登上美洲。15、16世纪正是西欧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代,这个时代所显示出的特征是:商品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日益发展起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就要求突破自然经济的束缚,促使国内外市场联系加强和商品交换范围的扩大。于是充当商品流通手段的贵重黄金日益成为西欧的经济生活的必需品,西欧社会各阶层都涌动着向海外扩张的强烈冲动,希望通过海外扩张来发财致富。哥伦布冒着生命危险航海探险也无非就是为了寻

6、求利益,而西班牙王室会资助他航海也是因为利益的诱惑。因此哥伦布远航美洲是一种以获取财富才目的,带有经济性质的活动。在新发现的海岛上,起初哥伦布的船队用毫无价值的东西与印第安人换黄金,随后他们发现印第安人毫无反抗能力,竟然把他们的一切都据为己有。他们的海外殖民活动给美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祸,西方殖民者对当地人的剥削和压迫可谓惨不忍睹,哥伦布进入新大陆后带去了两件杀伤性武器,那就是枪炮和病菌,他们运用这种卑鄙的手段成功征服了美洲新大陆。三、两次航海差异的文化归因通过两次航海的社会背景及目的性质分析,可见每种文化行为背后必定存在其深层的文化归因,究其根本,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归因。(一)农耕

7、文化与商业文化不同的自然与人文地理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功能需求的差异是造成人类群体民族性格和文化精神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地理地貌及气候条件的差异都可能影响到某一文化的发展方向。众所周知,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发生有着不同的地理基础。我国的地理环境的特点首先是幅员辽阔,腹地纵深;其次地形地貌复杂多样;第三气候温暖湿润。第四边缘地形呈半封闭式[5]。这种地理环境形成了我国以农为本的生产方式,故中国文化带有浓厚的农业心态,自给自足、谋生而不谋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