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甫诗歌的创作技巧

论杜甫诗歌的创作技巧

ID:1271801

大小:6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1-09

论杜甫诗歌的创作技巧_第1页
论杜甫诗歌的创作技巧_第2页
论杜甫诗歌的创作技巧_第3页
论杜甫诗歌的创作技巧_第4页
论杜甫诗歌的创作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杜甫诗歌的创作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杜甫诗歌的创作技巧[内容摘要]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相对鼎盛的一个时代,也是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初唐四杰各领风骚,李白、杜甫等中唐诗人更是把诗歌艺术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杜甫又以其特有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贯绝一时。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的诗歌博采众长,搜炼古今,形成了独特的创作技巧。杜甫的诗歌被人称为“诗史”,是由于其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但如果没有独特高超的技巧,尽管他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再透析,也不能把这些事物通过诗歌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因此,我们探讨其诗歌创作技巧显得十分必

2、要。[关键词]杜甫诗歌;艺术创作技巧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相对鼎盛的一个时代,也是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初唐四杰各领风骚,李白、杜甫等中唐诗人更是把诗歌艺术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杜甫又以其特有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贯绝一时。前人曾说:杜甫诗“无一字无出处”。这说明杜诗的渊源是十分广泛的;又有人说过:杜甫是“集大成的诗人”。这说明杜诗渊源虽广,但杜甫却又能融会贯通,采集众人之长而自成一家。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杜甫诗歌的创作成就不仅仅在于继承前人,更多的则是自我创新的结果。首先我们来看其诗歌的精神实质。《兵

3、车行》、《新安吏》等都是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而且毫无夸张造作之辞,这种创作手法我们称之为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这是杜甫继承了《诗经》中的《小雅》的创作手法,也就是说:《小雅》诗是杜甫诗歌精神实质的渊源。因《小雅》既言情,又加以议论,而且具有很强的时代针对性,议论大多是在论世。杜甫的很多诗篇例如《北征》、《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三吏”、“三别”都是除言情外还在叙事并加以议论的。胡夏客这样评论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凡五百字,而篇中叙发京师、过骊山、就泾渭、抵奉先,不过数十字耳。余皆议论,

4、感慨成文,此最得变雅之法而成章着也。”①杜甫的诗歌得变雅之法,我们认为这正是杜甫吸取和继承了中国古代诗歌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而又在现实社会的基础上加以发扬光大的。杜甫之所以能够真实地、深刻地、广泛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我们说它正是继承了《雅》。这正好指出杜甫诗歌的精神实质与《雅》诗的精神实质是一脉相承的。杜甫诗歌创作的精神实质多来源于《雅》,那么表现手法也就多以《雅》为模板了。他的诗歌创作运用以赋为主、间用比兴的手法,也可以说是散文化了的诗。尤其是如《新婚别》、《垂老别》、《新安吏》等篇幅比较长的诗更

5、是如此,这种散文化诗的来源,是和班固《咏史诗》有着深刻的联系的,而更多的则是学习蔡琰的《悲愤诗》,我们知道《悲愤诗》是写汉末之乱的诗,而杜甫的《北征》同样以散文化的手法即以赋为主的手法写了天宝之乱中的遭遇,二者多么相似。 以赋入诗、兼用比兴杜甫诗在布置段落方面则是条理清晰、长短兼有、参差不齐却又错落相间,并且有明有暗、有重有轻以求方板。例如杜甫的《北征》则段落划分很有章法,前有叙事,后又加以抒情和议论。杜甫的长篇大多如此布置段落;在音律节奏方面杜甫则更是高人一等。如著名的《兵车行》中对音律节奏的把握和

6、创造很能说明这一点,其它长篇诗对这方面的处理也很有讲究,杜诗节奏音律变化之精巧,韵律把握之准确,罕有后人与其相提并论。下面我们重点讨论一下杜甫诗歌的用韵方面。杜诗长篇在用韵方面,相对于《雅》则有不同的变化。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全篇一直押韵,而且是押同一韵;另一种则是中间换韵或者说是转韵。一韵到底的如《哀王孙》、《寄韩谏议注》等这是杜甫不同于初唐长篇的换韵,而自行创造出来的,妙在用意曲折,描写多端,并不平板排列。例如《哀王孙》: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金鞭折

7、断九马死,骨肉不得同驰驱。脖下宝玉青珊瑚,可怜王孙涕路隅。……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全诗除一二句外都押“乌”韵,韵脚落在最后一个字上。读起来琅琅上口,而整体内容有自然连贯,毫无有意造作之感。杜诗长篇一韵到底的并不多,大多是中间转韵。如《丹青引》、《高都护骢马行》、《乐游原歌》等,不过各篇又各有不同,都有些许变化。如《丹青引》诗全诗押韵首尾腰腹,安排得十分匀称;《玄都坛歌》则又长短不齐,充分显出参差之美。同时杜甫在转韵的时候又有所创新,那就是在转韵的首句不用韵。如《兵车行》中的转韵首句“或从十

8、五北防河”,《剑器行》中的“先帝侍女八千人”,《醉歌行》中的“君不见东吴顾文学”等等诗句。就七古而言,杜诗亦有声韵之特色。《哀王孙》怜王孙之困苦,实忧国家之颠覆。诗句以比兴起头,所谓“长安城头头白乌”。接着写王孙之遭遇,诗人对他的同情和慰勉。这和《兵车行》诗一样同样是一韵到底的。至于《哀江头》则写沦陷时曲江残破景色,和《丽人行》可以两相对照,一写繁华,一写悲惨,对照极为鲜明。本诗用仄韵,而又有所转换。本来七古转韵,在初唐七古之中极为普遍。杜甫之七古则有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