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复习提要

高一地理复习提要

ID:12703597

大小:132.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8

高一地理复习提要_第1页
高一地理复习提要_第2页
高一地理复习提要_第3页
高一地理复习提要_第4页
高一地理复习提要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复习提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卓越教育:www.zy.com微博:http://weibo.com/beststudy微信号:zhuoyue1997高一地理复习提要第一单元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太阳地轴  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平均1o/日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时15o(两极除外)  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

2、面的交角。目前是23o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

3、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o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o26’S向南北降低  23o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23o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13高分热线:400-880-9880卓越教育:www.zy.com微博:http://weibo.com/beststudy微信号:zhuoyue1997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

4、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  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小时,每1o相  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

5、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o-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

6、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  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

7、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13高分热线:400-880-9880卓越教育:www.zy.com微博:http://weibo.com/beststudy微信号:zhuoyue1997第二单元大气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  高度温度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层大气2000-30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