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入侵生物—空心莲子草

外来入侵生物—空心莲子草

ID:12693702

大小:2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8

外来入侵生物—空心莲子草_第1页
外来入侵生物—空心莲子草_第2页
外来入侵生物—空心莲子草_第3页
资源描述:

《外来入侵生物—空心莲子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外来入侵生物—空心莲子草空心莲子,草别名:水花生、喜旱莲子草、革命草、水蓊菜、空心苋,拉丁学名: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Mart.)Griseb.,苋科植物,原产地:南美洲。为害特点:喜旱莲子草主要在农田(包括水田和旱田)、空地、鱼塘、沟渠、河道等环境中生长为害,已成为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草害问题,主要表现在:阻塞水上交通,封闭河塘水面,降低作物产量,影响农田排灌,危害人畜健康,危及生物多样性及破坏生态环境等。形态特征:属挺水型水生植物。一般簇生或大面积形成垫状物漂于水面。节间长,有时可达19cm长,直径为0.5~1.4cm。根:由茎节上

2、形成须根,无根毛,外皮层无明显分化,中皮层具6~9层薄壁细胞,气腔分布其中;维管束3~4原型,一轮。茎:基部匍匐蔓生于水中,端部直立于水面,不明显4棱,长55~120cm,节腋处疏生细柔毛;茎圆桶形,多分枝,光滑中空,只具初生构造,髓腔较大,细胞密度小,细胞内未见草酸钙晶体形成。叶:对生,有短柄,叶片长椭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长2.5~5cm,宽0.7~2cm,先端圆钝,有尖头,基部渐狭,叶面光滑,无绒毛、叶片边缘无缺刻。叶柄长0.3~1cm,无毛或微有柔毛。一般斑块状或浓密的成片草垫状,节间最长15cm,直径约0.3~0.5cm。根:有根毛,陆生植株的不定根次生生长可

3、形成直径达1cm左右的肉质贮藏根,即宿根,茎节可生根。茎:圆桶形,多分枝,茎秆坚实,具次生构造,含丰富的菱晶簇和羽纹针晶,细胞密度大,髓腔小或实心。叶:对生,有短柄,叶片长椭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先端圆钝,基部渐狭,叶片略有绒毛.叶片边缘常有缺刻。叶片较水生环境中的叶片长宽度略小,厚度略厚,叶色较深,叶片与茎之间的夹角较小,较挺立。生物学特征及发生消长规律:水陆两栖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可生长于海拔0~2700m间。发生区域除沟塘河湖水域外,还蔓生于旱地、果园、苗圃和宅旁。据调查,旱地喜旱莲子草以越冬宿根发芽的占61.3%,以越冬宿茎发芽的占38.7%。

4、而在水域中越冬的则以近水边的地下茎根越冬,待发芽生长后再向深水处延伸(林冠伦等,1990)。水生型喜旱莲子草在平均气温8.5℃即可萌芽生长,陆生型在气温9.5℃开始萌发。平均气温10.5℃喜旱莲子草均已普遍出苗,开始进行营养生长。幼苗开始有2~4对嫩叶,叶小,紫红色。气温逐渐升高,其生长速度剧增,平均气温21℃左右迅速增长,叶面积急剧扩大,但节间数并不增多。控制方法:(1)采取植物检疫,建议在我国建立健全该植物的检疫体系。(2)机械人工防除:对喜旱莲子草的防治,应侧重于预防。结合农业措施,在耕翻换茬时花大力气挖除在土中的根茎,然后务必晒干或烧毁;在种群密度较小或新发现

5、的入侵地手工拔除,进行根除。对新入侵的喜旱莲子草,深挖1m,并彻底焚烧,连续三年,能起到根除的效果。在许多水域依靠人工打捞,但打捞后的植株如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处理又会死而复活。(3)化学防除:目前在我国,化学防除是抑制喜旱莲子草的主要措施之一,草甘膦、使它隆、农达、水花生净等在国内应用较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