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后用冷敷还是热敷

受伤后用冷敷还是热敷

ID:12686996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8

受伤后用冷敷还是热敷_第1页
受伤后用冷敷还是热敷_第2页
受伤后用冷敷还是热敷_第3页
资源描述:

《受伤后用冷敷还是热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受伤后用冷敷还是热敷  如果你扭伤了脚,周围的人都想帮你解除痛苦,有人说赶快把脚泡在冰水里,也有人讲不要那样做,还是用只热水袋吧!你倒底该听谁的呢?  受伤后恢复的快慢与当初处理是否妥当有很大关系。过去公认的做法是:受伤后先用冰,以减少伤处的肿胀,可是很快又要改用热敷或用热水来促进伤口的愈合。现代医学认为。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受伤(挫伤、扭伤、碰伤、韧带撕裂伤、肌肉和软组织伤等)以后,至少开头的48小时应当用冰袋而不是用加温的办法,这种做法在美国的体育界已被广泛采用。  冰的作用不只是减少通往伤处的血流,使受伤部位内出血和肿长情况得到控制,恢复的

2、过程也会加快。为什么受伤后开头2天不能用热敷或泡热水呢?因为如果受伤处温度高了,会使流到那儿的血液增加,使伤处肿痛加剧;如伤处有小血管破裂,会增加出血量,使以后血肿吸收困难,延缓恢复过程。  怎样进行冷敷呢?一般在受伤后头二天,每1、2个小时使用冰袋10~20分钟,冰袋与皮肤之间要用毛巾,绷带之类的东西隔开。如果受伤的是手或脚,也可以直接泡在冰水里,每次不要超过15分钟。除了冷敷,受伤初期还要做到三点:一,让伤处休息不要活动;二,将伤处适当地包扎起来,也可以减少肿胀;三,把受伤的部位适当提高,提得比心脏部位稍高些,以减少血流。当发生以下情况时,不适

3、用冰敷:3  如果伤口起了水泡或应破了,即开放性伤口;对低温特别敏感或心血管系统有病的人要慎用。冷敷的时候要当心,不要造成冻伤,用冰时只要冷到皮肤的感觉迟纯就行了。不能一面冷敷一面睡觉。如用化学冰袋更要小心,防止冻伤或化学灼伤。在肘关节或膝关节部位尤要注意防冻伤,因为这些部位的神经比较最近皮肤。当伤处的肿胀得到控制,并开始消退,此时加温热敷就有好处了,提高温度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对于促进伤口愈合和康复有多方面的好处。温度可以减少疼痛,使肌肉松弛,并且也可减少关节僵硬的程度;热敷可以扩张局部血管,促进血肿吸收。加温热敷也有二种方法,一种是于法加温,就是

4、把热水袋或装有热水的瓶子放在伤处;另一种是湿法加温,就是敷热毛巾或把伤处泡在温水里.温法透热效果好。用热水袋或瓶子时,跟用冰袋一样,也要用毛巾等物与皮肤隔开,一次不要超过20~30分钟,以防烫伤。但如果一个人正在发烧,或身上有什么地方发生了感染,不宜用热敷。冷敷热敷,如何具体实施  冷敷的常用方法有“干、湿”两种:  ①干冷敷法。在橡胶制成的冰袋[或橡胶手套等代用品)中,装入半袋碎冰[或冰水或冷水),扎紧袋口后,在冰袋与皮肤之间用毛巾、布套等隔开。冷敷的间隔时间一般为1—2个小时,每次敷20分钟,每日可效多次。3  ②湿冷敷法。用两块小毛巾或纱布浸

5、在盛冷水的盆里(如有冰则放入冰块,没有冰则用新打上来的井水),轮流取出拧至半干后敷于患部。4~5分钟更换一次敷布,每次敷20~30分钟,每日可敷多次。如果受伤的是手或脚,也可以直接把受伤的手或脚泡在冷水里,每次不要超过15分钟。  热敷的常用方法也有“干、湿”两种:  一是干热敷法。这是用热水袋热敷的方法:将60摄氏度~70摄氏度的热水灌满热水袋容量的2/3,排出气体,旋紧袋口(注意不要漏水)。将热水袋装入布套或用布包好敷于患部,一般每次热敷20~30分钟,每日3~4次。如无热水袋,亦可用金属水壶(注意用毛巾包好),或用炒热的食盐或米或沙子装入布袋

6、来代替。  二是湿热敷法。事先把两块小毛巾或纱布浸在热水盆内,轮流取出并拧至半干,用自己的手腕掌侧测试其温度是否适当(必须不烫时才能敷于患部),上面再盖以棉垫,以免热气散失,大约每5分钟更换一次,总计20~30分钟。每日可敷3~4次。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