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肝炎及肝硬化腹水的民间秘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七旬老人献出治疗肝炎及肝硬化腹水的民间秘方顶礼世间一切好心人!!首先声明一点此贴不是我原创,偶然在另外一个医学网站上发现的,看此方配方独特 立意精确,配伍协调,所以转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以便更好的服务患者,在此向此贴的原创者表示感谢 此方是安徽黄山的一名姓杨的退休工人(男,现年79岁)祖传治疗肝炎、肝腹水验方,其外祖父卢少华,享年88岁,系安徽省庐江县人,祖籍世代业医,本人是当时庐江县知名中医,尤以祖传专治肝病见长,晚年悬壶乡里,因医德崇尚,医技精湛,深得居地方园数百里民众准崇.杨自幼耳闻目染,秉承家训,得此传方,自五十年代移居
2、太平县(现黄山区)后,用此传方在民间治愈肝病患者达千人之余,方药疗法独特鲜为人知,据笔者考证,中国医史书尚未见记载,确属祖传中医经验秘方。 方药组成:针砂,皂矾,茵陈,黑白丑,槟榔,陈皮,六神曲,山楂,鸡内金,肉桂,桂枝,桔梗. (“我只是老人家的方子公布出來,而且具體用量,我也不得而知,也只是隨證加減”,此句是原创人回答,有关此方剂量问题时的原话)制备方法上药按剂量调配,皂矶生用,肉桂干燥.茵陈、陈皮、桔梗、桂枝等晒干,针砂、鸡内金、山楂、神曲同炒黄,二丑盐水炒制,上十二昧中药同研细粉,过100目筛,另加红糖适量拌匀,装入容器内干燥
3、贮存备用.服用方法每服药粉一汤匙(约l0克左右),早、晚各服一次服药宜忌及注意事项严禁饮酒及服食晕腥,辛辣物品(包括公鸡、鸡蛋、鲤鱼等),严禁房事。服药期间大便变黑色属正常现象,停药即恢复正常;少数患者开始服药时有呕吐、烦燥表现,可改为先小剂量服用,逐渐加大到正常剂量。功效用途祛湿热,退黄疸,解毒活血祛瘀,消肿利水。主要用于治疗甲、乙型肝炎(急、慢性),肝脾肿大并早期肝腹水。治疗效果急性肝炎(甲肝)需服药30~40天左右;慢性肝炎(乙肝)需服用药2~4个月;早期肝腹水需服药l~2个月左右,临床治愈率达95%以上,随访5年以上均未复发。中、晚肝脾肿大并
4、腹水常期服用有软缩痞块,消退腹水作用,可减轻或延缓病情恶化,近期疗效明显;肝癌患者服用镇痛效果明显.近期有抑制癌细胞扩散或延缓死亡时间作用。重复服用有效,无毒付反应.【针砂的功效介绍】:针砂(《本草拾遗》)【异名】钢砂(《本草拾遗》),铁砂(《医学入门》)。【来源】为制钢针时磨下的细屑。【采集】现多从各制针厂中收集。【药材】为黑色或灰褐色的细粉,并夹有少量不超过0.05立方毫米的碎片,具有金属光泽,质重而坚。以愈细者愈好,粗者不宜入药。能被磁石吸起成长条者为真,以火烧之,火花四射并啪啪发响者为佳。【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铁,杂质为氧化铁(水化物)等,但
5、也常含碳、磷、硅、硫等元素。【炮制】针砂粉:将针砂置炭火上煅红醋淬,反复六、七次,捣研成粉用。【性味】酸辛,平。①《本草拾遗》:性平,无毒。②《握灵本草》:甘,平。③《本经逢原》:酸辛,无毒。【归经】①《要药分剂》:入脾、大肠二经。②《本草撮要》:入手太阴经。【功用主治-针砂的功效】补血,除湿,利水。治血虚黄胖,水肿。①《本草拾遗》:飞为粉,功用如铁粉。②《本草蒙筌》:治黄胖。③《纲目》:清积聚、肿满、黄疸,平肝气,散瘿。④《握灵本草》:镇心平肝。⑤《本经逢原》:治湿热脾劳黄病,消脾胃坚积黄肿。⑥《医林纂要》:行水消肿,兼济心肾。【用法与用量】内服:
6、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和药敷熨。【选方】①治食积与黄肿,又可借为制肝燥脾之用:针砂二两(醋炒红),陈皮、苍术、厚朴、三棱、蓬术、青皮各五两,香附一斤,甘草一两。上为末,醋糊丸,空心姜、盐汤下;午后饭食,可酒下。忌犬肉、果菜。(《丹溪心法》大温中丸)②治疸,又能去食积:针砂(醋炒红);苍术、川芎、香附、神曲;春加芎,夏加苦参或黄连,冬加吴茱萸或干姜。(《丹溪心法》小温中丸)③治葵黄病,浮肿:针砂(醋煅,研细粉)三钱,红枣肉适量。制成丸药一百粒。每回一至二粒,一日三回,温水送服。(《现代实用中药》)④治脾劳黄病:针砂四两(醋炒七次),于漆(烧
7、存性)三钱,香附三钱,平胃散五钱。为末,蒸饼丸梧子大。任汤使下。(《摘元方》)⑤治湿热黄疮,助脾去湿:针砂不拘多少,擂尽锈,淘洗白色,以米醋于铁铫内浸过一指,炒干,再炒三、五次,候通红取出;用陈粳米半升,水浸一夜,捣粉作块,煮半熟,杵烂,入针砂二两半,百草霜炒一两半,捣千下,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用五加皮、牛膝根、木瓜浸酒下。初服若泄泻,其病源去也。(《乾坤生意》针砂丸)⑥治水肿尿少:针砂(醋煮炒干)、猪苓、生地龙各三钱。为末,葱涎研和。敷脐中约一寸厚,缚之,待小便多为度,日二易之。入甘遂更妙。(《德生堂传方》)⑦治项下气瘿:针砂入水缸中浸之,饮食皆
8、用此水,十日一换砂,半年自消散。(《仁斋直指方》)⑧治风湿脚痛:针砂、川乌头。为末,和匀炒热,绵包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