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 重点笔记 总结

中医骨伤科 重点笔记 总结

ID:1266254

大小:75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7-11-09

中医骨伤科 重点笔记 总结_第1页
中医骨伤科 重点笔记 总结_第2页
中医骨伤科 重点笔记 总结_第3页
中医骨伤科 重点笔记 总结_第4页
中医骨伤科 重点笔记 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骨伤科 重点笔记 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伤科学·一、小题1<1>.中医骨伤科学古属“疡医”范畴,又称“接骨”“正骨”“正体”“伤科”。2<4>.唐·蔺道人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第一部骨伤科专著,其中提出了正确复位、夹板固定、内外用药和功能锻炼的治疗大法,首次描述髋关节脱位,并分为“从档内处”(前脱位)和“从臀上出”(后脱位)两种,利用手牵足蹬法复位。3<6>.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首载其创的“悬吊复位法”。明·薛己撰《正体类要》中序云:“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4<6>.清·吴谦等著《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将正骨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5<9>.损伤的

2、分类:1.)按损伤部位分:外伤(皮肉筋骨脉)和内伤(脏腑损伤以及脏腑、气血、经络功能紊乱)。2.)按损伤性质分:急性损伤(急骤暴力所致)和慢性损伤(劳逸失度或者体位不正确)。3.)按受伤时间分:新伤(2~3周内)和旧伤(/宿伤)。4.)按受伤部位破损情况分:闭合性损伤(钝性暴力损伤而无外部创口)和开放性损伤(锐器、火器或钝性暴力,皮肤、粘膜破损,深部组织与外界相通)。5.)按受伤程度(取决于致伤因素的性质、强度、作用时间长短,受伤部位及其面积大小、深度)分:轻伤和重伤。6.)按伤者的职业特点分:生活性损伤、运动性损伤、工业性损伤、农业性损伤和交通性损伤。7.)按致伤因素的理化性质分:物

3、理性损伤、化学性损伤和生物性损伤。6<10>.损伤的外因主要是外力伤害,包括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过度强烈收缩和持续劳损四种。7<11>.损伤的内因是指由于人体内部变化的影响而致损伤的因素,包括年龄、体质、解剖结构、先天因素、病理因素、职业工种和七情内伤等。8<20>.损伤的一般症状体征:疼痛、肿胀青紫、功能障碍。9<21>.损伤的特殊症状体征:畸形、骨擦音、异常活动、关节盂空虚、弹性固定。10<21>.骨病的一般症状体征:疼痛、肿胀、功能障碍。11<22>.骨病的特殊症状体征:畸形、肿块、疮口与窦道、肌肉萎缩、肌肉挛缩。12<23>.伤科局部望诊包括:望畸形、望肿胀瘀斑、望创口、望

4、肢体功能。13<29>.测量肢体长度时,应将肢体置于对称的位置上,而且先定出测量的标记,并做好记号,然后用带尺测量两点间的距离。四肢长度具体测量方法如下:1.)上肢长度:肩峰—桡骨茎突尖(或中指尖)2.)上臂长度:肩峰—肱骨外上髁3.)前臂长度:肱骨外上髁—桡骨茎突或尺骨鹰嘴—尺骨茎突4.)下肢长度:髂前上棘—内踝下缘或脐—内踝下缘(适于骨盆骨折和髋部病变时)5.)大腿长度:髂前上棘—膝关节内缘6.)小腿长度:膝关节内缘—内踝下缘或腓骨头—外踝下缘14<30>.测量肢体周径时,两肢体取相应的同一水平测量,测量肿胀时取最肿处,测量肌萎缩时取肌腹部。15<30>.中立位0°法测量人体各关节

5、功能活动范围为:见表1。16<35>.各部位特殊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见表2。17<134>.伤科疾病/骨折的治疗,应以辨证论治为基础,贯彻动静结合(固定与活动统一)、筋骨并重(骨与软组织并重)、内外兼治(局部与整体兼顾)、医患合作(医疗措施与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密切配合)的治疗原则。18<48>.伤科的药物治法分为内治法和外治法。19<48>.伤科内治法的初期治法有:下法(攻下逐瘀)、消法(行气消瘀)、清法(清热凉血)、开法(开窍活血)。<表1—人体各关节功能活动范围(中立位0°法)>关节前后左右旋转内外上下颈椎前屈、后伸35°~45°左右侧屈45°左右旋转60°~80°肩前屈90°内旋

6、80°外展90°上举90°-12-·中医伤科学·后伸45°外旋30°内收20°~40°肘屈曲140°过伸0~10°旋前80°~90°旋后80°~90°腕掌屈50°~60°背伸35°~60°桡偏25°~30°尺偏30°~40°旋前、旋后80°~90°腰椎前屈90°后伸30°左右侧屈20°~30°左右旋转30°髋屈曲145°后伸40°内旋、外旋40°~50°外展35°~45°内收20°~30°膝屈曲145°过伸15°内旋10°外旋20°踝趾屈40°~50°背伸20°~30°20<56>.骨伤科四大治疗方法是:手法、固定、药物、练功。21<56>.正骨手法的注意事项有:明确诊断、密切注意全身

7、情况的变化、掌握复位标准、抓住整复时机(伤后30min>伤后4~6h>伤后7~10d)、选择适当麻醉、做好整复前准备(人员和器材)、参加整复人员精力要集中、切忌使用暴力、尽可能一次复位成功、避免X线伤害。22<58>.正骨手法包括:拔伸、旋转(适用于旋转畸形)、屈伸、提按(适用于侧方移位:前后侧/上下侧/掌背侧)、端挤(适用于侧方移位:内外侧/左右侧)、摇摆(适用于横断、锯齿型骨折)、触碰(又称叩击,适用于需要使骨折部紧密嵌顿者)、分骨(适用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