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听众作业优化案例(定稿)

唯一的听众作业优化案例(定稿)

ID:12648155

大小:7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8

唯一的听众作业优化案例(定稿)_第1页
唯一的听众作业优化案例(定稿)_第2页
唯一的听众作业优化案例(定稿)_第3页
唯一的听众作业优化案例(定稿)_第4页
唯一的听众作业优化案例(定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唯一的听众作业优化案例(定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作业优化案例《唯一的听众》(五年级第二学期)青浦区崧泽学校丁媛陆梅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陈凤英【作业目标】⒈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丰满老教授的人物形象。⒉联系文本情境,展开合理想象,揣摩人物心理。⒊学习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转换叙述角色,掌握转换技能。⒋加强对文本语言的内化、重组和积累。【作业设计的优化】第一次作业(课后“说写双通道”)第二次作业设计假如课文的叙述者换成老教授,会怎样呢?请你试着把老教授作为第一人称,叙述这个故事。一天早晨,我正坐在树林里的一张木椅上休息,。请你试着把老教授作为第一人称,叙述1—8小节的内容。一天早晨,我正坐在树林里的一张木椅上休息,。要求

2、:①转用第一人称;②将听到的,看到的说完整,说具体;③展开想象,说出内心的感受和想法。【作业实施的改进过程】第一次作业情况统计等第评价要点优良合格需努力目标达成度目标达成度目标达成度角色转换能正确转换角色28.7%基本能转换角色31.6%39.7%7人称转换不正确,或不能完成角色转换信息完整性能把老教授的所见、所闻、所感说完整32.3%基本能够把老教授的所见、所闻、所感说完整48.4%不能把老教授的所见、所闻、所感说完整19.4%想象合理性能联系上下文,站在老教授的角度合理想象19.4%基本能联系上下文,站在老教授的角度合理想象35.5%不能联系上下文,站在老

3、教授的角度进行合理想象45.2%语言连贯性语言连贯、流畅51.6%语言基本连贯、流畅38.7%语言不连贯、流畅9.7%典型作业列举案例一:一天早晨,我正坐在树林里的一张木椅上休息,忽然,一阵难听的小提琴声传入我的耳朵里,我抬头一看,是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正在练习拉小提琴。他看见我吓了一跳,我平静地望着他,他的脸顿时烧起来。他觉得自己拉得很难听,想溜走,这时,我叫住了他:“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里坐一会儿。”我想我一定要帮助他,不能让他半途而废。案例二:一天早晨,我正坐在树林里的一张木椅上休息,突然传来一声声熟悉的小提琴声,不过声音非常难听,

4、我向发出声音的地方看了一眼,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小男生,我正想冲他打招呼时,他突然转过了身发现了我,我连忙说:“是我打搅了你吗?”我想:他一定很想练好琴,我不可以打搅他,我应该帮助他,而且我也是一名出名的小提琴手呀!案例三:一天早晨,我正坐在树林里的一张木椅上休息,突然,一阵阵难听的小提琴声传了过来,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位小伙子正在拉小提琴。从他这琴声中我看出他是一个初学者,又看到他那沮丧的神情,一定是在为自己拉琴拉得不好听而伤心沮丧。我心想:这个小伙子多么认真啊!可能是拉得太难听了,没有得到家人的认可,才偷偷跑到这里来练琴的吧!正在这时,他转过身来发现了我,脸顿

5、时红了起来,不好意思的年轻人正准备溜走,我把他叫住了,我想虽然他拉得不好,但他却这么勤奋,我一定要帮帮他。于是我告诉他我是个聋子,希望小伙子每天早晨都来拉小提琴。小伙子答应了我。就在以后的每个早晨,小伙子都会到林子里拉小提琴给我听,每当小伙子停下来时,我总是鼓励他,给他几分信心。7以后的每天清晨,他都会按时来到树林,为我演奏乐曲。有一次,我告诉他,他的琴声能给我带来快乐和幸福。后来他每天早晨都来得比我早,而且拉出的曲子越来越动听,我很珍惜我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问题汇总从上述三个案例中可以发现这样的相同点,学生的语言表达基本能做到连贯、流畅,有一定的语言功底。然

6、而三个学生在复述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⒈文本信息缺失,学生语言重组有困难老人在林中看到的和听到的内容,文中都有写到,学生可以依据文中的句子来说,看似没问题。但是在复述时,孩子描述老人看到的内容时,表述很简单,没有把“我”在林中拉琴的样子说具体;有的只说到了看到的和想到的,听到的忘说了,三个方面既没说完整也没说清楚。⒉虽然转换了人称,但是角色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转换学生在复述中应将文中的老人变成了叙述者“我”,而原来的叙述者“我”要变成老人看到的年轻人,人称转换看似简单,但学生还是会出问题。例如案例中学生说,“我看到年轻人沮丧的神情……”这句话好像是对的,文中确实写到

7、了男孩十分懊恼、沮丧,可仔细一想,老人此时坐在年轻人身后,她怎么能够看到年轻人的面部表情呢?再举个例子,第一个案例中,学生说到“他觉得自己拉得很难听,想溜走,”此时的学生还是站在年轻人的角度,而非老人的角度来看。再者,老人是音乐学院的教授,她看到年轻人如此喜欢拉琴,可是又缺乏自信,她一定有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然而学生在复述中也没有深入体会。所以说,学生虽然改变了人称,但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角色互换。⒊老师有意识为学生提供拐杖,但是具体指导不足老人的内心活动是文章的空白点,老师有意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语“静静”,“平静”,根据老人的动作和神态来揣摩心理活动。可是当学生大

8、多围绕着“老人要帮助年轻人树立自信”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