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工艺学教学教案

金属工艺学教学教案

ID:12647791

大小:419.50 KB

页数:43页

时间:2018-07-18

金属工艺学教学教案_第1页
金属工艺学教学教案_第2页
金属工艺学教学教案_第3页
金属工艺学教学教案_第4页
金属工艺学教学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属工艺学教学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教案《金属工艺学》专业:机电技术应用班级:2016级机电1、2班教师:张生军学年: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理论教学教案NO:01课程名称金属工艺学授课时数2周次班级2016级机电1班时间年月日节次班级2016级机电2班时间年月日节次教学内容第一章金属的力学性能教学方式理论【教学内容目标要求】1、掌握金属材料的材料的强度、塑性、硬度、韧性与疲劳强度的定义与含义。2、了解拉伸试验、硬度试验的过程与结果。【主要能力点与知识点应达到的目标水平】教学内容题目职业岗位知识点、能力点与基本职业素质点目标水平识记理解熟练

2、操作应用分析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知识点:1、强度的定义2、塑性的定义3、硬度的定义4、韧性的定义5、疲劳强度的定义能力点:了解并掌握各知识点的定义。职业素质渗透点:体会金属材料的力学特点,在生产制造业中的应用。√√√√√√√【教学策略】本次课程的内容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授课过程中针对每个知识点多举一些生产中的实例给学生进行解释,增加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程度。每个知识点结束后,进行小结,采用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检测,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随机调整下一个知识点讲授进度、内容和方法。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多采用引出问题让

3、学生首先进行理解和思考,然后老师进行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过程组织】Ø自我介绍Ø课前点名,认识学生。Ø介绍本课程的考核要求Ø介绍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一、自我介绍介绍姓名,性格特点等等二、课前点名因为是第一堂课,认识和了解学生是至关重要的,在点名的过程中,要求每点到名的同学必须起立,简要介绍自己,让大家很快能够融入到课堂中来,不至于感到课堂的压力。三、上课要求课堂中必须关闭一切通讯工具。课堂中不允许迟到、早退、旷课、睡觉等等。课堂中要求各位开动脑筋思考问题,积极回答问题,能够与老师、同学们之间产生很好的互动。我们

4、每节课结束后都要布置课后作业,并严格要求作业的书写格式、作业上交时间等四、考核要求课程成绩=平时成绩(包括考勤30%)+作业成绩(20%)+考试试卷成绩(30%)+实验成绩(20%)五、开始新课内容(这是本节课的主要部分,因此最为重点举例讲解)第一节强度与塑性一、强度定义:强度是指金属抵抗永久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拉伸试验:1.弹性极限—试样产生完全弹性变形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应力。2.屈服点—试样在试验过程中力示增加(保持恒定)仍能继续伸长(变形)时的应力。3.抗拉强度——试样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第

5、二节硬度一、硬度的定义定义: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是衡量材料软硬程度的判据。1.布氏硬度(1)试验原理:D、F、t、S(2)符号HBS(HBW)=F/πDh(3)表示方法XXXHBS(W)XX/XXX/XX(4)应用范围:测定结果较稳定、准确,但不宜测薄件或成品件。HBS用于测小于450的材料;HBW用测小于650的材料。主要用来测灰铸铁、有色金属及经退火、正火和调质处理的钢材。2.洛氏硬度(1)试验原理:用顶角为1200的金刚石圆锥或直径为1.588mm的淬火钢球作压头,在初始试验力

6、F1(98N)及总试验力F作用下,将压头压入试样表面,按规定保持时间后卸除主试验力,用测量的残余压痕深度增量计算硬度。(2)符号:HR=K-(bd/0.002)(3)表示方法:在符号前写出硬度值。(4)应用范围:操作简便、迅速、压痕小,不损坏试件表面,可直接测量成品或较薄工件,但结果不够准确。第三节韧性与疲劳强度一.韧性与疲劳强度的定义韧性:金属在断裂前吸收变形的能力。韧性的判据是通过冲击试验确定的,它表示了金属材料抵抗冲击的能力。二.冲击试验冲击试样缺口底部横截面积上的冲击吸收功。将被测材料制成标准U型或V型试样

7、,缺口背向摆锤冲击方向,摆锤举至H1高度,然后自由落下,冲断试样升至高度H2。摆锤冲断试样所消耗的能量,即试样在冲击试验力一次作用下折断时所吸收的功。A=mgH1-mgH2=mg(H1-H2)J冲击试样缺口底部处单位横截面积上的冲击吸收功,称为冲击韧度。αk=Ak/SNJ/cm2冲击吸收功Ak作为材料韧性判据。冲击吸收功与温度、试样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内部组织和缺陷有关。三.疲劳强度定义:材料在指定循环基数下不产生疲劳断裂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实际的疲劳强度值,规定钢进行1×106~107次,有色金属进行1×10

8、7~1×108次交变循环而不发生疲劳破坏时的最大应力值,即为该材料的疲劳强度σ-1。疲劳强度与抗拉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如碳素钢σ-1≈(0.4~0.55)σb,灰铸铁σ-1≈0.4σb,有色金属σ-1≈(0.3~0.4)σb。疲劳破坏的原因:应力集中——微裂纹——扩展——断裂破坏。避免措施:改善内部组织、外部形状和表面状态,减小和避免应力集中,表面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