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战略研究(发表).doc

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战略研究(发表).doc

ID:12644778

大小:4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8

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战略研究(发表).doc_第1页
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战略研究(发表).doc_第2页
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战略研究(发表).doc_第3页
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战略研究(发表).doc_第4页
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战略研究(发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战略研究(发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加快推进开县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战略研究开县统计局刘衍文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个重大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实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战略,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五个统筹”的关键,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开县是人口大县、农业大县,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重庆直辖十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促使城乡交融、一体化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基本成熟。因此,正视经济社会中客观存在的二元结构,通过统筹的方式协调和处理城乡关系,解决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促进农村与城市共同繁荣、农业与工业协调发展,已成为新时期发展中的战略选择和重要任务。

2、一、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现实基础(一)开县的县情特征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提供了现实需求开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地处大巴山南麓、长江三峡水库小江支流回水末端。东接巫溪、云阳,南依万州,西邻四川开江、宣汉,北连城口。距万州40公里,距重庆市330公里(经万开高速公路缩短为280公里)。地势北高南低。海拔134-2626米(县城167米)。幅员面积3959平方公里,耕地100万亩,辖3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448个村60个社区。开县基本县情特征可以概括为“三大”:一是农业大县。农业人口比例高,农业产值比重大,农产品资源丰富,是全国商品粮、生猪、山羊、柑桔、药材基地县,

3、粮食、肉类总产量分别位居全市40个区县第3位和第4位,水果总产量居全市第1位。二是人口大县。2007年末户籍人口158万,在全市40个区县中居于第2位(仅次于万州),是全市、全国劳务工作典型试点县,常年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46万人,劳务收入20多亿元,占农民纯收入的一半,已成全县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三是贫困大县。2002年开县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8截止2007年底,全县有市级特困村157个,贫困人口24.1万人(绝对贫困人口7.1万人,相对贫困人口17万人),占全市贫困人口总数的10%左右。在城市经济较快发展,城市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的情况下,农民热

4、切期盼农村经济和自身收入得到较快增长。同时,作为农业大县,要建设经济强县,也必须推动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协调发展。(二)开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1、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发展轨道快速健康。2007年开县生产总值达到91.4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7%,比1997年增长2.0倍,十年平均增长11.5%。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开县生产总值为7923元,比1997年净增5357元。尤其是2002年以来,开县按照能快则快尽量快的发展要求,地区生产总值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发展步入高速增长期。2002年至2007年,开县生产

5、总值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10.2%、12.6%、12.1%、13.7%、12.5%、15.7%。全县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在全市的位次分别由2001年的第19位、第34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17位、第19位,分别上升了2个和15个位次。2、经济结构逐步优化,优势产业得到培育。通过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间的互动协作,全县三次产业的比重由1997年的40.1:29.7:30.2调整为2007年的25.0:42.0:33.0,三次产业的次序由“一三二”变为“二三一”。一是优质农产品稳步增长。2007年,粮油、肉食、柑桔三大优质农产品产值分别达到8.96亿元、10.96

6、亿元、1.4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9.8%、36.4%、4.8%。二是劳务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一大特色。2007年,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46.3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3.5亿元。三是8工业支柱行业迅速壮大。全县围绕能源、建工建材、绿色食品加工、天然气化工四大支柱产业,扶优扶强骨干龙头企业,工业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日益凸显,对全县工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2007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29.96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占开县生产总值的32.8%,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9.1%;能源、食品、建材、轻纺服装四大行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84.01亿

7、元,比上年增长22.9%,实现增加值29.42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98.2%。2007年末,全县工业总产值超亿元的企业7个,超5000万元的企业11个。3、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发展环境明显改观。一是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2007年末,全县投入使用的水利工程达3.1万处,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7.5%,各种造林2.6万亩,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二是城乡用电状况得到改善。2007年末,全县变电站达20座,总容量达202.2MVA。居民人均用电量达84度,比1997年增长3.5倍。大规模的电力投资使开县输变电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缓解了电力不足对经

8、济发展的“瓶颈”制约,较好地满足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