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630378
大小:22.3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8
《道德社会化视野下的高职院校德育问题及对策_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道德社会化视野下的高职院校德育问题及对策摘要:道德社会化是高职生社会化的核心,高职院校德育是促进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在促进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顺利进行。因此,应更新高职院校德育观念,更好地促进高职生道德社会化。关键词:高职生;道德社会化;高职院校;德育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内涵所谓道德社会化,就是道德主体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与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①社会总是希望将包括高职生在内的青年人培养成为符合其主导价值观,能实现其
2、道德目标的一代公民,因此,道德社会化是高职生社会化的核心。高职生道德社会化就是高职生个体逐渐接受被现存的道德体系所肯定的道德信念与规范,形成特定的道德态度与道德行为的过程,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基本内涵:10/10在道德认知层面上,学习并构建道德理论框架。道德认知是道德主体对道德现象、道德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是个体道德心理的基础。高职生个体通过学习、思考与实践,可以了解特定社会的道德现象、道德体系、道德理论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了解有关道德知识并提高认识能力和参与意识。在道德心理层面上,体验道德情感,形成道德态度。道德情感是道德
3、主体在道德生活中对道德体系、道德活动、道德事件及道德人物等所产生的内心体验与感受;道德态度是在道德主体认知与情感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综合性心理倾向,表现为从肯定到否定、从赞成到反对的连续状态,集中反映了道德个体对道德系统的心理状况,是道德社会化强弱的重要指标。在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点、道德立场、道德理想、道德价值标准、道德心理等具有潜在隐性的特点,是极为重要的导向性因素,决定着高职生的价值取向与道德行为选择。在道德实践层面上,培养和掌握参与道德生活实践的行为习惯。道德实践是公民通过多种合法方式参加道德生活并影
4、响道德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与过程的行为,是基于道德认知、情感与态度之上的实际行为投入,积极有效的道德实践行为是道德社会化的最终目标之一。参与道德实践是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重要内容。通过道德社会化,高职生可以负道德角色承担者的责任,改造社会,改造自身,从而实现道德上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10/10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内涵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正确的道德认知是道德社会化的前提和基础,崇高的道德情感和坚定正确的道德态度是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核心,良好的道德实践行为是道德社会化的目标。三者构成了对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本质要
5、求。当代高职生道德社会化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高职生的健康成长和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而且影响着我国道德文明的发展,决定着我国未来的道德走向与社会主义的前途。培养高职生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要求的丰富的道德理论知识、积极健康的道德心理、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坚定的道德信仰和较强的道德行为能力是高职院校德育的目标。高职院校德育存在的问题10/10德育内容缺乏时代性,不足以支撑学生的道德信念德育内容需要一定的稳定性,但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必须能够及时更新,以与社会的整体发展相吻合。如今的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社会变化日新月异
6、,社会变革必然带来道德生活的变化,提出新的道德问题,这就要求德育的内容不能一成不变,必须应对时代与现实的挑战,不断更新充实,始终贴近实际生活。目前的问题是德育内容稳定有余,更新不足,不能充分反映变化了的道德生活,某些教育内容由于陈旧而严重脱离实际,导致学生无法用在学校里学到的道德知识指导自己的道德实践。现代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是社会未来的栋梁,高职生的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未来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由于高职院校德育偏重于理论说教和灌输,相对忽视了对活生生的社会道德现象与实践的把握,因此常常导致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与社会规范脱
7、节。而“如果一个社会在道德教学中偏重言辞,缺乏实践模范,或是教的是一套,社会上普遍行的又是另一套,那么这个社会就产生了道德危机”。②长此下去,高职生必然会对自己的道德知识产生怀疑,无法坚定自己的道德信念。10/10重视道德知识的传授与掌握,忽视道德情感的培养与道德实践在2017年对南京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结果中显示,学生道德知识的掌握情况令人满意,但是言行分离的情况严重存在。如果只从道德认识水平来评价,有的高职生的道德水平是无可挑剔的,但如果联系道德行为进行评估,就会为二者之间的巨大反差而惊讶。高职生群体
8、中大量出现的知行分离、言行不一的状况,反映出我们在德育上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道德被马克思称之为“实践精神”。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主观见之于客观,就是把思想变成行动,就是具体去做。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指出,德性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多做,反复地做,直到做好。杜威也有一句名言“从做中学”。德育必须强调学生的道德实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