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616322
大小:3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8
《中药个体化治疗实践与tdm探讨120729》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药个体化治疗实践与TDM探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陈天朝(郑州,450000)摘要:目的:探讨中药个体化治疗实践与TDM。方法:通过对中医临床用药及药物安全性现状分析,结合中医药理论及现代系统生物学研究成果,开展相关研究。结果:随着中医药的推广应用,临床毒副作用、不良反应的报道逐年增加,以辨证施治个性化用药而著称的中医药面临新的挑战,似开展中药的个体化治疗与TDM势在必行。通过对中医临床用药现状的分析认为,中医临床辨证施治、因证加减、用药灵活等个性化用药并非真正意义的个体化用药。提出采用“方证研究”、“药证研究”及“临床中药学研究”等研究成果,进行中药
2、的个体化用药实践。即“因证选择方”、“因证选药”及“因证选炮制品”,三者的有机结合完成中医的个体化用药。同时,提出中药的TDM范围,以中医认为易失阴亡阳的虚证、重证、危证、急证,以及毒性较大、作用剧烈的方药为主要对象。即对危重病人的用药,以及使用毒性副作用较大药物的患者进行治疗药物监护。最后提出中药TDM的方法,①中医临床证法,即根据中医用药过程中证的变化,监测药剂的安全性。②生命体征及生化指标法,即以用药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及生化指标的变化替代血药浓度,进行治疗药物监护。③基因蛋白组学指标法,即根据用药过程中患者“比较基因蛋白组学”的变化,开展TDM。④代
3、谢组学/血液小分子物质变化指标法,即根据用药过程中患者代谢物/血液小分子物质谱的变化,监测治疗药物的安全性。结论:本法符合中医药理论及现代研究成果,但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的大量研究工作,方可完成相关项目。关键词:中药TDM个体化蛋白组学代谢组学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推广应用,临床毒副作用、不良反应的报道逐年增加[1-4]。国家局发布的《2010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ADR/AER共85.3万份,中药的病例报告占总报告的13.8%,其中中成药占99.7%,饮片不足0.4%。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中,中药近3,400例,占全部严重病例报告的12.2%。中
4、成药严重报告中,报告数排名前五位的类别分别是活血化瘀药、益气养阴药、凉开药、辛凉解表药、清热解毒药。以辨证施治个性化用药而著称的中医药面临新的挑战,似开展中药的个体化治疗与TDM势在必行。1、中药的个体化用药1.1对中医临床个性化用药的认识中医临床有辨证施治、因证加减、用药灵活等个性化用药特点,但并非真正意义的个体化。中医对患者证的认识,可以说“非常个体化”,即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证完全一致,故开汤剂处方时做到了“一人一方”。如感冒分风寒、风热,又因人个体的不同,风寒又表现为实证(太阳伤寒)、虚证(太阳中风),或兼湿证等,故可能需要在麻黄汤或桂枝汤的基础上加
5、减,形成方剂。但在方剂的具体药物选择上并非完全个体化,甚至陷入茫然。以麻黄汤举例说明麻黄汤中成份(同一饮片有不同的炮制规格)麻黄:4种炮制规格(麻黄、炙麻黄、麻黄绒、炙麻黄绒)桂枝:2种炮制规格(桂枝、蜜桂枝)苦杏仁:3种炮制规格(苦杏仁、炒苦杏仁、焯苦杏仁)甘草:3种炮制规格(甘草、炙甘草、炒甘草)通过上述品种的排列组合,共形成72种麻黄汤。如果加上36种基原就更多,究竟用哪一种麻黄汤,往往让医生茫然。1.2中药的个体化用药中医临床的个体化用药,主要目的上更加“对证用药”。可以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借鉴多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个体化治疗的实践。如近年来的方证
6、研究、药证研究成果。即在辨证基础上选用合适的方剂、药物。1.2.1方证研究成果:随着方证研究的进展,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主的方证研究获得了可喜成果,以方-证对应的研究成果,使临床复杂的证用方剂名称获得命名,如麻杏石甘汤证、桂枝汤证、葛根汤证等,为临床用药选方提供了标准化、规范化依据。主要体现在因证选择方剂上,如表证选麻黄汤证、里证选理中丸;表实证选麻黄汤,表虚证选桂枝汤等。1.2.2药证研究成果:药证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药证对应—中药的药性、药效规律”上,主要体现在因证选药上,尤其是同类药中药的选择上,如四君子汤选用党参/人参而非黄芪;外感表实用麻黄
7、、表虚用桂枝等。1.2.3临床中药学的研究成果:主要领域是以药理、药化为基础的炮制原理研究产生的丰硕成果。该成果用于临床主要体现在同一药味不同炮制规格上的选择,如补肾助阳治疗不孕、不育、阳痿用炙淫羊藿,治疗肾阳虚风湿的腰腿痛则用生淫羊藿;实热便秘用大黄、目赤咽肿用酒大黄、活血化瘀用熟大黄、食积痞满及产后瘀停用醋大黄等。即只有“因证选择方”、“因证选药”及“因证选炮制品”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完成中药的个体化用药。2、中药的TDM在医学不太发达的仲景时代,医药的分工尚不明确,故仲景既是一位名医,又是一位杰出的药学和护理工作者。故《伤寒论》是集医、药、护三为一体
8、的典范,成为后世从事中医、中药、中医护理的必读之物,也为我们临床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