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小城镇建设规划

议小城镇建设规划

ID:12580232

大小:120.5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8-07-17

上传者:U-3745
议小城镇建设规划_第1页
议小城镇建设规划_第2页
议小城镇建设规划_第3页
议小城镇建设规划_第4页
议小城镇建设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议小城镇建设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浅议我国小城镇建设规划刀新华今年十月十五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将在首都北京召开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关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稿。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伟大的祖国社会全面建设事业正在蒸蒸日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以下要求:一、要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二、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个伟大的民族即将迎来一个伟大的复兴时代。为了这个时代的到来,曾几何时,多少华夏儿女历经千辛万苦;有多少仁人志士为祖国的革命鞠躬尽瘁、为建设事业呕心沥血;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奉献着。自从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社会各行各业建设无不呈现出兴兴向荣的发展景象。国泰民安、安居乐业;作为民生与安居工程相统一的城镇建设与其他社会建设一样时刻散发着自身建设规划所特有的勃勃生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预言: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主体。 马克思主义创立者关于城乡学说的基本观点是:在人类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低下,社会分工不发达,农业与畜牧业、手工业直接结合在一起。那时,整个社会无城乡之别,浑然一体。当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社会分工深化了,于是出现了城市,开始了城乡分离甚至对立的历史。城乡在分离过程中的进一步前进,目标则是社会劳动分工逐步消灭,城乡重新进行更高级的综合,形成兼有两者优势又避免两者缺陷的新的社会统一体。这里所说的“更高级的综合”,就是“城乡融合论”,即“将结合城市和乡村生活方式的优点而避免二者的偏颇和缺点”。为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在最先进的国家里可以采取的方法是: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之间的差别逐步消灭”。其具体途径有多种多样,农村工业化之路未尝不是一条现实之道,“要使这些被排挤出农业的人不致没有工作,或不会被迫集结城市,必须使他们就在农村从事工业劳动”。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和《反杜林论》中均提出了“城乡融合”的重要思想,列宁则指出了“电气化将把城乡连接起来”的必然趋势。总之,马列主义关于城乡关系的基本理论认为:“城乡结合”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一理论为我们寻找城乡关系的最佳结合点,即城市之尾、农村之首的小城镇发展指明了道路。胡锦涛总书记曾经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所作的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部分章节中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07年10月28日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策的进一步深化落实,关系国计民生的城乡规划建设,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及公众的高度重视。国家已经立法,将城乡规划纳入国民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的举国重任来看待。 小城镇建设隶属于城乡规划范畴,是城乡规划不可或缺的必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城乡总体建设布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我们进行‘小城镇建设’规划,先要搞清楚我国对‘小城镇’概念界定。再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来细致组织实施;‘小城镇’,顾名思义即为较小的城镇。她介于城乡之间,地位特殊。归纳起来,不同的学科对小城镇概念的理解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我国狭义上的小城镇是指除设市以外的建制镇,包括县城。这一概念,较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法定含义。建制镇是农村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的中心。1984年国务院转批的民政部《关于调整建制镇标准的报告》中关于设镇的规定调整如下:(1)凡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均应设置镇的建制。(2)总人口在2万以下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20%的,可以建镇;总人口在2万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的亦可建镇。(3)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边境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虽不足20%,如确有必要,也可设置镇的建制。我国广义上的小城镇,除了狭义概念中所指的县城和建制镇外,还包括了集镇的概念。这一观点强调了小城镇发展的动态性和乡村性,是我国目前小城镇研究领域更为普遍的观点。根据1993年发布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对集镇提出的明确界定:集镇是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因而集镇是农村中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社会和生产活动中心,是今后我国农村城市化的重点。”小城镇建设是小城镇的各种要素的创立或组合以及一定区域内小城镇体系的设置、改造和发展的过程。小城镇建设规划关系国计民生、千秋大业要着眼未来,从长计议。从微观方面入手,严格把控好物质与精神文明双重建设任务的要求。根据一方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综合因素来因地制宜,制定长期确实符合当地社会发展状况的规划纲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小城镇建设的模式不应生搬硬套,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划执行方案;反复认真研究讨论;扎实执行,稳步推进。小城镇建设尤其要着重解决好以下问题:一.小城镇建设规划与环境污染综合预防与治理相结合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在建设中走过许多弯路。往往是先建设;边建设边破坏、边污染;大功告成之际,正是各种污染毒害之时。现在,我们提倡“建设在后,规划在前”,“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建设之前的科学规划尤为重要。节能减排虽然指部分工业建设要求,但是对于关系众多民众生活的城镇建设也仍然适用。众所周知,环境污染是人类生存的大敌,只要有人类活动的地方不可避免要产生各种形式的垃圾污染环境;环境资源承载着巨大的压力,有时必须付出惨重的代价。这就对我们建设规划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搞小城镇建设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一整套既适应于当地情况又适宜人居环境的小城镇建设模式,力求做到城镇建设同污染防范措施与有效治理相结合;因为规划布局不合理,排污结构不妥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给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致命性的后果,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以下为我们例举了规划建设中,由于未注意环境保护中的地下水源保护。造成了浙江海盐县地面沉降严重的后果,直接危及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海盐:加强圩区规划与建设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本站9月19日讯】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海盐县地面沉降严重,处于南排工程的下游,再加上已建圩区工程标准低,上游洪水南排时,低洼地区群众饱受水淹之苦。该县水利局干部职工急群众所急,在积极开展封存深井工作,遏制地面沉降的同时,加强圩区规划与建设工作。目前,该县水利局根据杭嘉湖圩区规划原则要求,结合海盐县实际,将44片规划圩区列入《杭嘉湖规划圩区整治规划》,总规划面积31.85万亩。根据近几年受灾情况分析,将23片圩区列入近期规划,圩区面积17.78万亩,圩区工程建设分三年逐步推进。在编制规划的基础上,开展新一轮圩区建设,概算总投资为1051万元的武原镇西片圩区建设已于1月11日开工建设,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计划于今年10月完工。目前该项目已列入省2010年圩区工程建设项目,争取省级补助资金243万元。 海盐县水利局在加强规划的同时,正积极探索《海盐县圩区建设实施意见》,计划加强圩区规划与建设,缓解地面沉降引发生态问题,从根本上改变该县圩区易洪易涝的局面,提高全县整体防洪能力,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全县粮食生产安全。还有另一则关于建设规划中不注意空气质量的把控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例子。虽然例子中所及不是法定含义上的“小城镇”;但是对于发展中的我国小城镇建设也同样具有高度借鉴作用。引言网络有关报道:空气环境污染“我接受秋风大雪提供的网上题目的征集,选择这个题目另开专题.征求市民建议.完善提案建议.向政府有关方面反映.引自<<深圳新闻网>>空气是人类生存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空气的正常化学组分是保证人体胜利机能和健康的必要条件。然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规模的扩大,生产、生活、交通等对煤和石油的大量消耗,造成了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到空气中,致使空气环境质量下降。近年来,深圳市的空气环境质量呈现持续下降态势,给城市居民的健康和生存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尤其是阴霾天气天数迅猛增加,2003年出现霾的天数为131天。2004年到11月11日为止,阴霾天气已经有133天,再创纪录。空气污染问题削弱了深圳的吸引力,成为建设“和谐深圳”一大障碍。  一、目前深圳市空气质量保护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能源结构、产业结构 燃煤、燃油一向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就目前深圳市的能源结构而言,传统能源依然占据最大比例。同时,虽然深圳市大力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投资密度、低污染的产业,但是目前的经济增长依然以高投入为代价,带来了高消耗,高排放和高污染。  (二)空气污染指标体系及规划污染控制标准低,比如机动车排放标准,污染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空气污染控制规划不完善、不合理等问题是造成深圳市空气质量恶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目前造成深圳市阴霾天气的罪魁祸首是机动车排放,如执行更为严格的标准如欧III,会在一定程度减缓空气质量的恶化。另外,目前污染评价的指标体系不完善,比如针对二次污染(光化学烟雾等),缺乏合理有效的评价标准。另外,规划在城市发展中居于“龙头地位”,同样适用于空气污染控制,合理的规划将很大程度控制空气污染源。  (三)机动车数量激增随着深圳的迅猛发展,机动车拥有量也激增,从1991年的10多万辆,到2004年65万辆左右。车辆的增多一方面增加了正常行驶时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导致路面车速下降,更加剧了排放量的增大。机动车污染已成为深圳市主要大气污染源。  (四)境外污染严重空气的流动性决定了空气污染的特殊性。空气污染已不仅仅是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的问题,而是一个跨区域,协同的问题。比如深圳市的空气质量状况不仅仅是因为深圳一个城市的问题,而是整个珠江三角洲的问题,包括香港、广州、东莞等城市。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土地利用结构改变,地表覆盖类型改变,进而影响了风向等气象条件,改变了风场。这是整个珠江三角洲的问题,深圳的大气质量的改善必须放到珠江三角洲这个大的背景下,协同控制才能真正治本。  (五)监测体系不完善,科研力量不足 从目前深圳的情况来看,大气环境监测存在诸多问题:1、监测仪器不完善,对很多新型污染缺乏必要的监测仪器。2、监测手段限于实验室分析,不具备自动化、在线监测能力,缺乏现代实时监测平台。3、监测数据利用科技力量不足,缺少数据综合开发技术,更重要的是数据开发模式研究工作薄弱,无法形成有效的信息产品,信息服务薄弱,缺乏精确的预报预警。尤其是像光化学烟雾等二次污染类型,需要对相关污染物进行有效、实时地监测,同时需要科学的手段对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得到及时、合理的预测甚至预警。  二、深圳市空气质量保护的重要意义  (一)改善人居环境,保护居民身体健康澳洲科学及工业研究机构的科学家指出,根据研究发现,由於受到空气污染的影响,每天有8000人死亡。研究也发现,每年有大约280万人死于室内的空气污染,另外有2万人死于室外的空气污染。死亡原因主要是由于空气中有过量微粒,包括烟雾,恶劣的空气素质会引致疾病,甚至死亡。柴油机车辆、烧煤和生物燃料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空气污染比如阴霾还会给市民带来心理上的不舒适。空气质量的改善将改善人居环境,避免空气污染给居民身体健康带来的威胁。  (二)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坚强后盾和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大气环境质量不仅仅保护了居民的身体健康,还带来精神和心理上的愉悦,是舒适人居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舒适的人居环境是“和谐深圳”建设的基础。同时,保护空气环境的过程需要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而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改变将为“效益深圳”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改善深圳市的生态环境 大气不仅仅是人类生存必需,也是动、植物生存、生长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大气污染不仅仅影响人类的健康,还给其他生物带来了威胁。良好的大气环境将很大程度上提升深圳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之,空气质量保护对深圳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经济意义和生态意义。良好的大气环境是是“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的城镇规划建设不充分考虑各种环境污染隐患;各种已经成为事实的环境污染的后果,对人民的生活造成严重后果的事实。这样的建设规划还不如不做。这样的建设规划真叫人们难以接受。我一切都是摆在我们眼前重要的建设课题。环境友好型,以防治加预测性环境科学规划是我们做好小城镇建设规划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倡导绿色、生态、适宜人居环境建设总要求所必然采取的必然科学举措。一.小城镇建设规划与当地人文环境相协调自从有了人类,就产生了人类历史。人们在长期的物质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具有独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风俗。这些习惯已经根深蒂固地植入人们的观念中。尤其是审美评判体系中,人们自然也已经十分习惯于这样的人居、人文生活环境;也十分适应其发展的变化与变化中的发展。引言〈〈理论前沿〉〉第四期关于我国小城镇建设的人文因素,以示说明小城镇建设规划与当地人文环境相协调的战略格局。   “大环境下来讲,小城镇不可能脱离其所在区域而独自发展,必须综合分析小城镇所处的特定环境与其所具备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资源状况等特殊条件,在大区域背景下,合理确定小城镇在区域中的功能、地位与作用,进一步确定小城镇的性质、发展方向与规模。具体来说,小城镇建设包含着很高的文化含量,其人文内涵不但体现在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功能布局、生态环境、文化品格等宏观方面,还体现在建筑的设计创意、造型风格、民族特色等具体的艺术形式上。   (一)小城镇的发展规划及建筑风格    小城镇建设目标、发展趋势,要与本地可持续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对乡土传统建筑和文化表现出了越来越大的兴趣,这是经过20年的现代化建设后的自然回归。在建设中,人们尤其要注意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发展小城镇文化,铸造小城镇精神,优化小城镇形象,提高市民素质;尤其要重视城镇特色的研究,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将特色风格和现代气息有机结合起来。   小城镇特色最直观形象的体现就是建筑风格。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文化融合当地自然环境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我国的建筑物是很富有地方特色的,如江南小巧玲珑的民居与北方厚实的四合院就是两种风格迥异的特色建筑。北方厚重的单体平房和四合院,华中封闭的天井和马头墙,西南山区的杆栏式木楼和竹楼,西藏粗犷的平顶碉房,云南“一棵印”,福建“土楼”和西北窑洞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居,都是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遵循自然规律营造的安居环境,它们贴近自然,利于生态平衡,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现今,这些民族文化特色正面临着失去光辉和走向衰落的危险,我国的传统民居正在逐渐消失。   建筑风格也是乡土文脉的物质表现,是真正属于小城镇的内在的本质特色。保护文化传统,挖掘历史文脉,这不仅关系民族文化的兴衰,更与小城镇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有利于提高小城镇的文化品位,并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使文化传统成为丰富的“财源”。小城镇的建设应从建筑风格特色及文化与传统特色等方面着力培养。文化与传统特色的形成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挖掘历史文脉,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淀;其二是依托传统文化背景,创造具有时代气息的新文化。提倡文化传统特色是在新时代对优秀传统的发扬光大,绝不是一味地复古。要在一个新的层次上,继承传统民居建筑的优秀思想和手法,保持小城镇原有的格局,设计小城镇小巧近人的规模尺度,依傍环境优美的山水风光,体味自然亲切的田园气息,发展和创新出能够体现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民居建筑,强化小城镇的建设特色,延续各地的传统民居建筑风格。   (二)人文因素促进小城镇产业集群的形成    产业群集本身意味着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由此导致了人口的聚集和城镇的形成。产业群集是实现经济活动在局部空间聚集的基础,也是诱导人口聚集的关键。而产业群集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市场力量的自发作用过程。从经济角度看,较高的就业密度,资本和技术的集中,以及人、物、资金、信息的充分流动,是小城镇可靠的经济增长动力源。从世界市场的竞争来看,那些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其产业内的企业往往是群居在一起而不是分居的。   在产业群的形成过程中,经济活动的聚集,乃至人口的聚集,都以产业群集为起点和基础。充满活力的经济是小城镇繁荣和发展的基础。产业聚集是农村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农村工业都必须向小城镇聚集,而是有选择地向小城镇聚集。选择的依据是,这个产业对聚集程度要求较高,且这个产业是具有地区特色的优势产业。只有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的产业集群,才有生命力,才能引导乡镇企业合理集聚,并利用产业的带动,把农民集中起来形成小城镇。当地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农户有能力也有需求,必然会向小城镇过渡。城镇内部居民的生活、生产活动和土地利用都存在着人文因素的模式与联系,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人口的集中居住使许多服务以集约方式提供,为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提供条件,从而节约材料、能源及劳力。人们生活方式与心理因素的变化等因素影响着小城镇的发展规模。一般而言,当小城镇的人口规模达到5万人以上,才能发挥集聚作用。从小城镇内部的生存环境、就业状况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看,小城镇内部例如住房制度、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和社会公用设施水平等诸多人文因素,促进了产业在地理上的集群,对产业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形成集聚经济,产生增长中心,使小城镇实现经济上的飞跃,带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集聚效应。   (三)人文因素决定小城镇的最终发展    文化对经济以及其他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方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这种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人们对影响方式的线性思维要求阻碍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人类个体的认识能力非常有限,历史对于个人来说,是无法经由学术的方法由学者个人全部认知的。即使生活在同一文化历史传统的现实中,每个人头脑中的“传统”形象也都各不相同,但个体的差异并不否认整体一致性。   我国传统文化主体是儒教文化,中心就是家族主义,主张通过教育和强调家庭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而其他形态的社会联结则相对松散。在千百年来儒教思想的熏陶下,国人的家庭结构较之其他民族更为坚实,凝聚力更强。西方对个体经济行为的研究是在“经济人”的假设前提下展开的。但如果认为经济活动的动力,完全来自个人物质利益的假设是有局限性的。人是“社会的人”,他的利益要比单纯的物质利益广泛得多,在任何一级收入水平上,个人的行为都会受到利益以外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个人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物质利益对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的激发会有所减退,个人会较多地从利益以外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他在经济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的一大部分也可能由此而来。这里的非利益因素,主要就是人文因素如传统文化思想、道德准则、风俗习惯、民族特色、宗教信仰等。对社会上的大多数人来说,在个人利益与公共目标之间不需要做出二者只能择一的情况下,个人利益的实现与公共目标的实现是可以相容的。   衡量小城镇能不能价值最大化,要看其能否创造更强大的经济实力;要看其否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要看其能不能为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遇。科学技术进步,不仅涉及科学知识的深刻变革,也涉及人的观念的变革,两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科学技术中渗透着人文因素,人文因素中也渗透着科学技术,并在加速进行中。科学技术发展与人文因素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可以说,人已经无可争论地作为第一性而存在,人的价值也就成为我们思考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最终的归宿。以人为根本价值取向的思维,使我们在思考小城镇建设和发展问题时有着一种最终的底线。从人文视角来考虑小城镇建设,不能不注入更多的文化观念。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民素质的原因,造成城乡之间、农村不同区域之间差距,致使我国的小城镇建设过于注重经济的发展,硬件的投资过高,软件的投资过低,公共事业发展相对来说比较慢。小城镇能否真正形成,实质上,完全是市场力量作用下的空间聚集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人的素质问题,最终也即是人文因素是小城镇能否真正形成与发展的决定因素。”综上引言所述,我们在规划建设中,要确实 本着实际情况,树立起根据当地人文环境相谐调一致的文化观念,尽量做到让老百姓满意,满足人民群众对生存环境较高的审美情趣味。真正实现建设规划促人居环境和谐的最高宗旨。一.小城镇建设规划要酌情考虑地理位置、地质情况虽然说小城镇建设规划并不是简单的建房与筑路等基础工程建设,但是作为与城镇基础建设相关的自然环境因素,在建设中有着重中之重地位:它们是人们常说的地理方位、地质状况。这是建设规划必须酌情考虑的两大因素,在人类历史上有许多沉痛的教训,因为建设地理位置选址不当,事先对地质条件研究不够;未采取相应的有效防范措施;最终在大灾难来临之时未能有效采取行动;大量的不科学不合理结构化形式化城镇建设规划由于遇到地质灾害而带来不可估量的各种损失例子不胜枚举,教训深刻而惨痛。二.小城镇建设规划要结合地方财力负担情况我们作规划搞建设,并不是要求面面俱到;我们会选择其重点开发项目,优先发展。根据财力负担情况。适当向这些优先发展的项目倾斜。一份因过高或过低财力负担情况的建设规划预算都会因为不切实际而流于形式,最后破产。因此,建设规划来不得半点马虎,要认真调研、仔细研究建设当地的实际情况,人力、物力、财力等综合因素都要考虑进去。做到规划可执行性最大化与实际成本支出最小化两全齐美。三.小城镇建设规划要借鉴同类地区条件相类的地方成功经验成功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要想在建设规划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我们要懂得去借鉴同类地区,各种气候、地理、地质、人文、风俗等条件相类的地方成功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可以避免我们少走一些冤枉路。达到有的放失,建设从规划到实施的事半功位,直击目标。实现又好又快完成任务的良好局面。反之,会令我们走入建设规划的歧途,走弯路,事倍功半;最后成了流于俗套的纸上谈兵。这方面的教训实在太深刻了。一定要引以为戒。四.小城镇建设规划要结合考虑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性” ,这是近年来,各行各业用得比较频繁的词汇。任何满足于人们物质文化需求与精神文化需求的好事情,都可以找到与这个词相匹配的论段。教育发展要有可持续性;国民经济增长也要有可持续性;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更要讲可持续性。似乎一切事关人类生产、生活的事情都要讲可持性。的确,事物要发展,如果没有了“可持续性”。发展自然就成了一句空话。小城镇建设规划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她是一件“志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在有计划的组织、规划中,根据实际情况按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从某种角度讲,这也算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小城镇建设规划要做好民意调查,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办人民满意的小城镇建设规划,这是我们党和政府始终坚持的路线。换句话讲:就是“走群众路线”。人民群众的城建如果没有了大家的参与,如同空中建楼阁。人民群众不答应的事情,注定要失去最广泛的支持基础。因此,建设规划要做好民意调查,务必认真细致收集民意。大型的项目要举办听证会,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参与建设小城镇。形成生动、活泼、和谐城镇建设良好新局面;达到建设规划由民众全参与,建设成果为民众所共享的最佳目标。二.小城镇建设规划要考虑多方面保障措施小城镇建设保障措施指为了完成小城镇建设所涉及的包括财力在内的各种资源保障。我们在做规划时,要认真分析保障的优、劣势。做到资源的有效配置与重组。碰到财力不足的情况,要扩大融资渠道。多方面筹措资金,有力保障优先发展项目得于顺利实现的目标。建设规划考虑保障举措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机应变。尽量结合整体可利用资源全方位深刻考虑。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做到建设规划科学化;统筹协调保障合理化;组织实施有力化“三化”规范。三.小城镇建设规划要遵循“整体布局、分步执行”原则小城镇建设规划一定要纳入城镇社会全面建设的体系中考虑。小城镇建设是同时兼有整体性、综合性、复杂性、长期性、差异性等多种性质的浩大社会系统工程。除了要结合以上所述应注意问题外,还要进一步加强认识,按照从大局着眼,“整体布局,分步执行”原则来推进整个建设规划的顺利完成。四.小城镇建设规划要与专家论证相结合,融智型(新型规划模式) 这一部署,实际是借助“外脑”来实现自己建设目标的有力举措。城建专家是长期从事这一行业建设,并在这一行业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士。他(她)们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同时,长期的实践中,帮助他(她)们积累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虚心听取他(她)们的意见与建议。本身的学习过程就是一种提高。建设规划要与专家论证相结合,并不是全照搬专家的那一套。而是要做到借鉴与创新并举。任何建设规划都有其自身特殊性,一味照搬将适得其反。这就是所谓“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最好诠释。十一.小城镇建设规划应合理部署各类功能性区域小城镇建设规划虽然规模上不及大城市及经济特区,但是仍然需要注意合理部署各类功能性区域规划。诸如:安居工程区、商业中心区、农贸集散地交易区、中、高端物流聚散地等等。一个小城镇的功能性布局越合理,越能够体现成本节约化与资源有效配置化。适当的时候,恰当留有部分预留空间以求得更长时效的发展。在空间上体现可持续发展性。十二.小城镇建设规划应着力搞好灾难疫防机制城镇建设规划涉及到国计民生,关系政府民心向背。每一个环节都不可疏忽,建设规划中要自觉融入一系列关于自然、人为灾难疫防应急机制。做到预留科学的设计逃生空间,完备的城镇民众疏散通道。各种战备防空、防毒设施。这是建设规划中常被忽略的“建设死角”。应着力强调并确实实施。十三.小城镇建设规划还应与人口规划相协调人口的增加会给城镇建设带来更大的压力。人均居住面积的不足,人口混杂群居的管理问题;都是社会公共管理的大问题。因此,在城镇建设中要统一协调好与统计部门真实有效数据。人口计划生育是国策,还是人口居住数量的稳定与流动性是很难被掌握的。因此,在城镇规划中应当预留一部分规划住宅用地以解决人口培增带来的住房紧张问题。政府有关部门要随时保持与公安部户籍管理部门的联系,加强沟通协调。务求我们的城镇建设规划有坚实的数据支持。不偏离科学有序的发展方向。十四.小城镇建设规划应大力优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是反映该区域内社会总体建设水平的窗口,也是衡量国民经济能否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在小城镇建设规划中,我们应大力优先加强此类设施建设。务求实效与高速!当今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高速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今后,我们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将会在更多范围内投入财力兴建“利在千秋”的基础设施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物质文明的需求。“富国强民”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具体反映在包括人居环境与经济运营环境在内的小城镇建设规划和其他方面的社会建设的和谐推进。十五.小城镇建设规划要避免重复性资源无端浪费。许多地方的小城镇建设,因为规划不当。造成了资源的重复性利用。直接使得资源利用率呈低效率运用状态。重复利用如果呈现这种状态,就说明规划没有系统性与科学性。小城镇建设规划中要考虑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循环经济可持续开发利用。避免资源浪费或者无端闲置。例如:开建一条城镇公共交通要道,由于规划不当,造成刚建好的道路,使用年限不到一年又进行拆除。这样既造成了财力的损失又带来了不良的社会影响。直接加重了人民的财政负担并浪费了国家土地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在内的多部门工作资源。因此,小城镇建设规划部门在工作中,要慎之又慎,思前想后。反复论证;务求做到规划的科学、合理、高效。十六.小城镇建设规划要总体纳入国家每“五年计划”与国家的每“五年计划”相协调;适应决体规划。小城镇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发展这个大环境大气候。统筹城乡大局。小城镇起到一个纽带的作用。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因此,在建设规划中,要高度保持与国家每“五年计划”的一致性。有时还可以结合这个大计划,做到资源配置的“二合一”,例如:国家立项的高速公路要经过一个正在规划的小城镇。该区域就可以一步到位避免了规划此涉及基础施设建设的重复。纳入国家公路网规划,一次性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规划。又适应了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又达到了国家的要求。“二合一”的规划模式值得在许多小城镇建设规划中广泛运用。十七.小城镇建设规划应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小城镇建设模式避免雷同,各地有其自身的特殊地理环境、气候、人文差异。因此,要充分考虑其符合差异性要求的规划设计。做到“一城一镇一品” 格局。避免了千篇一律的枯燥型建设模式。地区差异性永远存在,我们只有勇敢正视她。小城镇建设规划是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相结合,创造人类文明,实现人类进步是必由之路。做到深入研究、细致策划;实现科学发展,这是对小城镇建设规划地区性最常见要求。政府各级有关部门应当协调一致,努力达成小城镇建设规划新局面。十八.小城镇建设规划工程务求扎实,避免“豆腐渣”工程“豆腐渣”工程祸国殃民,贻害四方百姓;施工方的不负责任行为遭到人们的强烈的谴责。小城镇建设工程属于千秋基业的一部分。务求扎实根基。强化每一个细节的工程质量;全面实行工程质量管理。避免“豆腐渣”工程的再现。这是建设规划执行过程中,必须时刻强调的原则。为严格遵守这一原则,将高质量的工程落到实处,要求我们的规划人员与执行人员不断提高素质。对人民抱有高度的责任心。“以建设大局责任高于一切的”的座右铭严格要求自己。为了教育我们的领导干部,一当发现“豆腐渣”工程要严肃查出有关负责人的责任。实行“一把手领导干部问责制”。从根本上杜绝此类工程事故的再度发生。对广大干部具有警示作用。让大家都知道:“人民的事情无小事”。人民的城镇人民建,建好城镇为人民。工程质量马虎不得。十九.小城镇建设规划还应当处理好名胜、古迹、文物保护关系作为关系千秋万代基业的小城镇建设规划,不但要求我们搞好眼前的规划与未来的打算。更要求在我们考虑长远未来的同时,不忘历史留给我们的遗产。作为国家的财产,名胜、古迹、文物都属于人民共享的不可再生资源。因为城镇建设规划不妥当而造成这些资源的永久性破坏,实在是得不偿失。小城镇建设规划部门一定要从大局出发,着力组织并保护好这些资源。一方面,使得整个新时期建设规划宏伟蓝图得于实现,另一面,又有效地保持了历史文化遗产的原貌不遭破坏。体现了统筹兼顾、历史与现实的和谐与统一。二十.小城镇建设规划还要考虑好清洁能源与节能减排的环保要求。小城镇建设规划,旨在建设适合于人居的环境。清洁能源与节能减排的环保要求,是必然要求。是合符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物质与精神生活之体现。因此,一个没有完全考虑到清澍能源利用与节能减排相结合的规划不是成熟的小城镇建设规划。不达标的建设规划,就不会被启用与执行。强制执行则会导致 整体建设的失败。我们的建设规划人员要提高这方面的素质,以对人民对社会高度负责任的态度来面对小城镇建设规划工程。二十一.小城镇建设规划要与当前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这里指的“小城镇建设规划要与当前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是特别说明在“建设规划规模上”,不能一味贪大求全;好高骛远。规划出一些不切实际的“纸上谈兵”的蓝图。也不能总是唯唯诺诺,裹足不前。总是囿于小范围内的闭门造车。要严格把握好一个恰如其分的规划。其最直接的标准是与当地眼前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能够使人民满意,服务型政府也乐于在这样的规划体系中体现更高效率的工作水准来。小城镇建设规划应该体现“多方满意多向赢取”的社会效果。二十二.小城镇建设规划必须与国家全局规划大局相协调一致类似于国家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大局,每隔五年制定一套系统的五年规划。规划将涉及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小城镇建设规划不应超出这个规划系统。应与其在方向和务实可操作性方面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这样做的好处是协调并能有效平衡发展,避免地区差距过大而带来的社会全面建设不和谐现象。充分反映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本质。也有利于从战略的高度统领小城镇建设规划前程,做到切实密切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基础上的国家中、远期发展规划。有效保证政治、经济资源的充分运用。促进并带动全社会建设的和谐。二十三.小城镇建设规划应本着“因地制宜”原则、要求各级相关部门应通力配合、实行资源最有效配置规纳起来讲,小城镇建设规划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划纲要,大型的规划项目除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法定程序申报外,还要特别举行人民群众听证会。听取民众的意见,聚群策群力;政府各级相关部门应通力配合,在诸如土地审批手续、散户搬迁、政策动员宣传等方方面面协调工作。务求实效。以最终达到实行资源最有效配置。二十四.小城镇建设规划要正确处理好国内与国际化相接轨的关系 虽然我国目前仍然未来长期必将一直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但是改革与开放的基本国策是永不会动摇的。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建设加剧。小城镇也必会受到全球化的影响。我们在做建设规划的时候,也要求考虑到应对措施。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但同时更要在整体上体现世界民族大家庭的责任与义务。一些规划项目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尽量保持同世界的接轨。譬如:在建设规划中常碰到的世界性遗产保护等情况。在云南省的红河州元阳县就有一处梯田文化。虽然不十分明确统属于小城镇建设规划范畴。但是,附近的小城镇建设就不能将这类宝贵的民间遗产化为乌有。与世界接轨,倡导人类文明全人类共享。我们的物质文明建设应该与精神文明建设相保持高度的统一。相辅相成,整体推进。二十五.小城镇建设规划应极力避免成为“作秀工程”面子工程、作秀工程;老百姓深恶痛绝。规划力戒成为一些地方官员的作秀工程与面子工程牺牲品。小城镇建设规划本身是一件非常严肃、严谨的国家大事。应该按照本身的特点依法规划。适度灵活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变通规划。目的只有一个:促进科学、和谐发展中的小城镇更健康有序。以积极正面的效应来影响相应的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一些责任心不强、认识不到位的官员很可能在这个时候心血来潮,视小城镇建设规划为自身政绩筹码。一味强调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与作秀工程的滥作。小城镇建设规划则成了政客们玩弄权术的把柄。一把折不断,始乱而终弃的滥把柄。这就完全违背了我们和谐建设、有序规划推助人民奔小康的良好宗旨。与人民的意愿完全背道而驰,最终只会落得可贻笑大方。从这个意义上讲,小城镇建设规划应该上升到政府管理机构中决策者案上,基于重权之下的重中之重课题,当作民心向背的大事情来抓。二十六.小城镇建设规划要与地方国民经济发展不平相适应任何规划,其实一旦脱离实际;尤其是与地方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就会成为空中的楼阁、水中的月亮;老百姓无法真正感受到规划带给人们的真正的和谐。因此,为了达到建设规划与地方国民经济发展水相协调、适应并有序发展;要求我们要认真调研、充分论证,从根本上杜绝形而上学的作风。小城镇建设规划始终要本着以人为本,坚持用科学发展观作为全程指导思想。不走弯路就等于成功的一半。从这一角度来说,也反映出“经济是基础”。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只有夯实了发展的基础,特别是物质基础;小城镇建设规划发展的宏图愿望才有可能出现。然而,为实现以上理想所做的关键一步仅仅是迈出“调研” ,深层次研究“分析”。得出与地方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发展策略。最终为达到规划等一系列纲要的成功实施奠定了无比坚实的基础。二十七.小城镇建设规划应注意审美与功能双性的充分结合小城镇建设规划,旨在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然而这仅仅是单从审美角度来看待建设规划;很显然颇具有局限性。而随着商业社会的大规模建设时代的到来,人们在全心全心搞建设,一心一意谋求经济发展的理念驱使下;我们的建设设计规划要注意从审美与建设功能性两方面全盘考虑。使得小城镇建设规划从精神层面上体现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风范与高规格。小城镇建设规划是关系民众千秋生计的事情。“以人为本”,“充分满足人民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是我们建设规划的最终宗旨。”时刻保持对人民高度负责任的态度,从长计议;我们就一定可以在细致周到的规划工作中,摸索出一条可以最终实现多赢效果的道路。二十八.小城镇建设规划应酌情考虑旨在缓解地方社会压力建设需要人才,资料显示:到2010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达到2亿人。要吸纳这些劳动力,需要建设1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200个,如果建设50万以上人口大城市需要400个,这在10年内做到,显然是空想。如果发展小城镇,即使在现有的1.9万个建制镇的基础上,每镇10年内吸纳1万人,也可解决近2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居民分散居住在村庄,所从事的往往只能是第一、第二产业,如果居住在小城镇,除了可以继续从事第一、第二产业外,必然会推动第三产业的大发展。各地新建小城镇的实践证明,发展最快的是第三产业,不仅可以满足已在城镇居住的劳动力就业需要,而且可以吸纳大量镇区以外的劳动力就业。如果2010年全国小城镇达到3.6亿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可打1亿左右。无疑这将有利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事实雄辩地表明人才是生产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然而,活用人才的机制建立非旦一朝一夕之事。小城镇建设规划过程中,涉及到人力资源配置问题;为了避免人才的浪费,务求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之目标,建设部门应当协同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部门;交由人事主管部门统一招募当地年富力强的劳动力投身建设。这是一种最直接最实际的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途径。我们的人事部门尤其要注意收集并统一制定科学人力资源配置规划,一并纳入小城镇建设规划的体系统筹考虑。 此举也可以同时纳入地方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政绩考核评估系统。作为民心工程的一部分考虑。进一步丰富并且完善我们的小城镇建设规划体制。形成多系统高效联动促建设规划的良好局面。二十九.小城镇建设规划特别要注重农工商区域布局的合理化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各大产业;是我们在做小城镇建设规划中要特别注重的问题。按照总的规划要布局合理,考虑环境美好;注重节能环保的理念;更是为了实现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理想。我们的农工商业区域布局要求做到基础设施建设的低成本化;工业园区的环保化;商业区域的集中化;三化原则作为基本原则,统领整个规划工作重点。因此制宜,有效利用时空资源,多快好省实现建设规划目标。三十.小城镇建设规划还应考虑到人口增长与环境资源协调开发问题。归根到底,我们的建设规划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为了使环境更加友好;为了创建适宜人居的优良环境,一方面在作总体部署规划时,要充分论证;考虑到人口自然增长与外来移民问题。做到布局合理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充分安置各种社会阶层的人们。让居者有其屋,让人民生活在环境优美、布局合理的人居环境中。而环境资源协调开发自然就成了规划中必不可缺少的论证要点。众所周知,人类的存在离不开自然环境。对自然环境的科学开发与利用自然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为了使我们的开发更有利于发展的需要,与人口、经济、社会等全面建设相适应,我们更加注意结合自身的实际协调各方力量有序开发。这样,小城镇建设规划才可能走上一条健康发展之路。综合以上三十段论述所言,结合中国成功建设规划的小城镇案例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从政府的宏观规划体系来讲。加强小城镇建设有着促国计民生,有效拉动内需的明确目标。同时,考虑到小城镇是连接中国城乡的最直接最便利、资源最可被直接利用的纽带。起到城乡物资流动渠道、桥梁的作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温度计”。也是“工业反哺农业”的必经之道。搞好小城镇这“一表一计”的规划,是中国整个城乡建设规划的重中之重。我们要从根本上本着从长计议,因地制宜的态度。求真务实,精心组织与调研;不断加快各种体系建设,基层政府要加快自身向服务型政府职能的转变进程。有条理、有目的、有系统地引导好城镇规划。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化城镇发展道路。其中就有一个“特”色的深刻内涵。这个“特” 字可作文章。我们提倡因地制宜,一城一镇一特色。力戒不分青红皂白,千篇一律。在自身的建设规中,注重节能、资源的优化配置;不要把城镇建设规划简单理解成建房子、筑路;而要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文明”建设的高度来理解城镇建设需求与规划。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要与当地的国民经济水平相适应;有些超大型建设项目还要考虑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长远大计相结合。确实做到特殊规划中的物尽其用。小城镇是连接城乡的桥梁和纽带,是城乡物资流通、信息交换的“中枢”。在城乡发展结构中,小城镇承上启下,既是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又是农业产业化的服务依托,还是城镇化的基础支撑。正确认识加快小城镇发展的战略意义,科学总结小城镇发展的经验教训,有的放矢地提出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基本对策,使小城镇建设的理论能够与时俱进,这对于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实现国民经济社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显的尤为重要。下面简要论述我国小城镇建设的战略意义:1、发展小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最佳结合点。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党的十七大提出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强调必须统筹城乡发展,这正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同时,农村的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农民全面实现小康是同一历史过程,必须城乡统筹考虑,两个题目一起解。实践证明,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全国八亿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小城镇正是连接城乡的桥梁与纽带。由此可见,发展小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2、发展小城镇有利于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病”和“乡村病”。 世界上有些国家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分别出现过“城市病”和“乡村病”。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城镇化在城市结构未得到优化之前,农村人口、外国移民大量涌入华盛顿、纽约、芝加哥、旧金山等大城市、特大城市,使之出现了“城市病”,即:交通拥挤,住房紧张、贫民增加,犯罪率上升。由于工业企业大量进入城市,造成环境污染,地价飞涨,居民生活质量下降,经济秩序、生活秩序、社会秩序紊乱。为此,美国政府才开始实行以城市人口外移为目标的“郊区化和小城镇化”政策,有效解决了“城市病”问题。发展中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走城镇化道路。当时,主要依据“增长极核”理论,采取了集中发展中心城市的方针,想以“中心地”的繁荣带动周边乡村地区发展。结果,中心城市的发展不仅没带动乡村的发展,反而夺走了农村的大量资源、人力和投资机会,出现“乡村病”。1984年10月,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柏林召开了“促进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以及中心镇发展”会议,确定了“控制大城市规模,优先发展资源、交通、人力、基础设施等方面有明显和潜在优势的较好的镇”的方针,之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走上了健康之路。国际经验证明,城镇化必须有优化的结构,即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必须保持合理比率,而小城镇更是处于不可或缺的战略地位。3、发展中小城镇有利于推进我国工业化和城乡二元结构向一体化转变,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加速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特别是严格限制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使得中国农民尤其是在土地承包之后获得解放的劳动力寻找致富的出路时,把主要眼光盯在了创办家庭工业、乡镇企业上,并使之异军突起,这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乡镇企业1998年其增加值占全国GDP的1/3,财政收入占1/4,出口创汇占48%,工业增加占47%。这些乡镇企业大部分聚集在小城镇。乡镇企业的发展,造就了全国1.6万个小城镇, 吸纳了1.7亿人口进入小城镇,占1998年全国城镇总人口的45%。可见,中国的乡镇企业及其由此兴起的小城镇,推动了中国工业化进程。历史已经证明,小城镇是工业化的坚实基础,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是城乡二元结构向一体化转变的巨大推动力。4、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启动农村市场,拉动消费,带动经济增长。据国务院研究室李炳坤的资料统计,如果2010年全国小城镇人口提高到3.6亿,比目前的1.7亿增加1.9亿人,即使按目前城镇人口社会消费品平均额高于农村人口平均额3000元计算,小城镇居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即可增加6000亿元,相当于目前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20%,可使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平均每年增长1.5个百分点。这无疑大大启动了农村市场,扩大了内需,增加了消费。同时,小城镇的良好基础设施和工商居民建房投资,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将大大释放农民的消费能量。如果全国每年新建1000个小城镇,投资规模可达3000-4000亿元,可拉动GDP增长2-4个百分点。5、发展小城镇是农村现代化乃至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体系。国家现代化,无论从区域上看,还是从产业上看,都是一个整体概念。不能想象,在一个有众多农民从 事农业劳动和过着简单生活的国度里,可以实现国家现代化。所以,我国现代建设的基础,必须着眼于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做到这一点,除了发展大中城市,吸纳农村人口外,必须更多地发展小城市和重点镇。用这种办法调整和优化农村的经济结构。实践证明,小城镇建设使“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种植能手集中,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集中”,走出了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所说:“我国现代化和产业化的起点在城市,最终落脚点却在农村,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我国的现代化。”小城镇建设规划中常存在的问题:1.小城镇布局不合理,规划滞后,严重影响了其建设质量2、小城镇自身规划滞后,规划管理不严肃,建设随意性强,导致用地布局较为混乱。城镇规划是城镇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我国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重视建设而轻视规划的状况。一些地区出现了先建设、后规划或边建设、边规划,建设牵着规划走的不科学现象,导致城镇布局不合理,功能定位不清,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此外,小城镇随意更改规划的现象比较严重,乡镇一级主要领导的变动比较频繁,新领导上任后,对小城镇建设往往有自己的想法,从而对原有规划进行变动,使小城镇规划流于随意,缺乏长期性和严肃性。3、小城镇人口聚集规模较小,非农化程度较低,吸纳能力弱镇区人口是反映小城镇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理论认为,小城镇人口应为5万人以上,镇区人口2—3万人才能产生一定的聚集效应,而我省小城镇聚集规模小,非农化程度较低,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聚集二、三产业的能力不强。造成小城镇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小,对周边的资源和资金的吸引小,使城镇功能的发挥受到极大影响。4、小城镇建设偏重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忽视增长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由于乡镇一级主要领导变动较频繁,新领导上任后,往往注重考虑自己任期内小城镇的发展,导致在我国众多的小城镇建设中,把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看的比较重,重视经济建设,追求短期效益,却忽视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发展。结果,经济虽然发展了,却对资源合理利用、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保护、计划生育等注重不够,社会治安和生活环境也较差,出现了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现象,最终影响了小城镇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5、资金筹集渠道过于单一,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目前,小城镇的投融资体制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但政府仍然是最重要的投资者,各类企业、个人参与投资的很少,在吸引社会资本上缺乏有效的机制,不能调动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到小城镇建设中来。而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乡镇财政状况紧张、资金短缺现象比较普遍,不利于小城镇的健康发展。6、小城镇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现象较为普遍由于有些地方对生态环境问题重视不够,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掠夺性开发利用资源,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城镇发展建设不当,对一些重要生态功能用地造成新的破坏;二是环境管理以及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污染加剧;三是多数乡镇企业科技含量不高,不重视“三废”治理和环境保护;四是小城镇注重近期效益,引进企业门槛过低,在产业筛选、主导产业培育等方面,缺乏长期设想,甚至无条件地接纳大城市淘汰的污染企业,使小城镇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五是城镇周边农村生产和生活污染依然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镇环境质量的改善。 7、小城镇的体制改革滞后,引导性政策措施不配套,不适应小城镇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小城镇建设中仍存在一些政策和体制性障碍,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集中体现在财政体制、投融资体制、土地使用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和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第一,在财政体制上,镇一级财政不能完全独立,收入上缴县财政,支出由县级财政拨给。镇财政多收不能多得,使镇级财政无力来办镇发展与建设上的事情。第二,在投资体制上,适应市场化的投融资渠道不通畅。小城镇不仅基础设施资金严重不足,而且乡镇企业发展和居民消费亦缺少中长期贷款支持。多种投资方式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民间资金投入的积极性未能更好地发挥出来。第三,在土地使用制度上,缺乏必要的土地置换和流转机制。首先,虽然我国某些地区开展小城镇改革试点工作,确定了重点镇,但小城镇建设用地并没有对重点镇倾斜,仍沿用各乡镇平均分配建设用地年度指标的做法,使重点镇的建设用地得不到保证,影响着重点镇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其次,农民进镇后农村的宅基地,乡镇企业迁入镇区的用地与原占土地不能置换。绝大多数农民承包的土地未能有偿转让。这些问题反映了在土地管理上仍沿袭着旧体制,制约着产业和农民向小城镇聚集, 导致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形式大多数都是采取半工半农,就业者“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流动”不“转移”,农村工业与农村城镇化相分离,制约了小城镇的快速发展。第四,在户籍管理方面,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打破,对城镇人口仍实行非农业的指标控制,入镇经商办企业的农民,得不到在参军、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市民”待遇。这种计划体制下的户籍管理制度,人为地割裂了人的户籍与从业之间的关系,限制了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影响小城镇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扩大。第五,在行政管理体制上,不同城镇之间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往往注重自身的利益,导致城镇之间缺乏协调与合作,从总体上也影响了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三、加快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对策思考总体要求:我国推进小城镇发展的总体思路,就是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用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综合改革为动力,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市场)、建设工贸小区,全面提升小城镇综合经济实力和小城镇建设管理水平为重点,努力实现我省小城镇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城乡经济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为此,加快我国小城镇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在发展观念、相关体制以及政策上实现创新,除了以上所提及三十条原则外,这里还要特别强调我们应该从各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制定科学有效的对策措施。 (一)借鉴国内外小城镇建设典型模式的有益经验1、国外小城镇建设的典型模式及其启示。国外小城镇建设以美、英、德三国为典型。按性质和功能划分:主要有综合型小城镇、工矿业小城镇、交通枢纽型小城镇(如港口、铁路、公路和运河小城镇等)、商贸小城镇、文化小城镇等。按区位的不同划分:有大城市边缘区的小城镇、郊区小城镇和农业地带小城镇。至少有四条经验可以借鉴:一是小城镇在整个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都明确把小城镇定为介于大中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一种准城市社区单位加以规划和发展;二是把小城镇建设成为使居民能享受城市文明的生活居住区和农村二、三产业的聚集中心;三是小城镇发展要根据自己的区位条件,培育支柱产业,创出特色优势;四是小城镇财政必须在基础设施方面做出较大的投入,才能为小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极其重要的保证。2、国内小城镇建设的典型模式及其启示。“浦东模式”、“企业化小城镇模式”、“浙江模式”、“双阳模式”、“西部模式”,分别代表着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的典型经验。从各地实际出发,使国内外小城镇建设经验本土化,对于积极推进本土城市化进程,开创具有特色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道路,促进地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均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二)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道路1、加快培育和发展城市群。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2、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三)科学规划,严格管理,提高小城镇规划和建设水平,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规划是建设的龙头,是生产力,规划必须先行。要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各具特色,保护耕地,优化环境,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抓紧编制统一协调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省小城镇应重点完善小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土地使用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的制定,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严格规划管理,进而全面协调和提高小城镇规划建设水平,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根据规划学的理论,合理的小城镇规划至少有三个特点:一是超前性,即用改革的发展的观点,科学预测小城镇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发展状况,并以此为基础做好小城镇未来发展的科学预测。二是科学性,即优化布局,节约土地。每个小城镇都要规划好六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工业区、商贸区、住宅区、行政区、绿化区),并要妥善安排各个功能区的协调发展。三是本土性,即小城镇规划要体现地方特色,解决实际问题。1、小城镇规划应小城镇规划要满足区域发展的合理需求。注重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小城镇应与中心城市配套规划,形成城镇一盘棋,周边城镇相互呼应的系统效应,使小城镇成为联接广大小集镇、农村与城市的桥梁和纽带。2、小城镇规划应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仅仅意味着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五中全会突出强调,“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意味着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也将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城乡差距有望逐步得到缩小,农村面貌将迎来新一轮的历史性巨变。小城镇作为农村之首,对于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大的引导和协调作用。小城镇规划,应充分考虑小城镇作为农村“领头羊”的地位,统筹协调城镇腹地的农村经济和公共事业发展,合理安排村庄空间布局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和基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等。3、小城镇规划应以科学选址、准确定位为前提。小城镇选址和定位要注意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根据自身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经济结构等实际,对小城镇进行功能定位,对山地、平原及坝上地区,分别形成工业型、农业型、商贸型、旅游型、资源开发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和不同风格的景观结构。4、小城镇规划应合理划分不同功能区,力求最佳的用地布局,为远景发展搭好框架。每个小城镇都要规划好工业区、中心区、住宅区、绿化区等不同的功能区,妥善安排各功能区的协调发展。其中工业区选址是小城镇规划布局中的重中之重,工业区选址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小城镇乃至周围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关系到城镇居民的居住环境质量。而在小城镇中,工业项目一旦建成,搬迁难度很大。因此,合理确定工业区选址,妥善处理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的关系,显得极为重要。 影响城镇工业区选址的因素主要有气象、水文、地质、交通、土地、基础设施等因素,同时也应与城镇现状工业的布局统筹协调。从环境要素的影响分析,城镇工业区应设在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可以就近服务、土地贫瘠但用地开阔的区域,同时,为了减少工业区对城镇的环境污染,有空气污染的工业应布置在城镇主导风频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有废水污染的工业应设于城镇地表水、地下水的下游。在与现状工业布局的关系处理上,城镇规划工业区应尽可能与现状相结合,实现工业用地相对集中的布局,以便污染治理、卫生防护和生产协作,实现工业的集约化发展。5、加强小城镇的规划管理。一是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规划的战略地位和统揽作用,树立科学发展观,指导小城镇发展相关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二是要以抓好城镇近期规划为重点,切实加强规划实施过程的监督,克服随意性,增强规划的综合调控功能。三是在全省重点镇中,对城镇规划实施用地布局和建设活动,实施动态监测与管理,逐步推广先进的规划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四是要建立健全决策权和执行权分离的规划管理体制,实行规划公示制度,接受全社会对规划的监督,改变目前城乡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长官意志,以权代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状况。(四)培育小城镇产业支撑体系,夯实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促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1、培育小城镇产业支撑体系,促进区域性特色经济发展。 小城镇经济繁荣的核心在于培育产业支撑体系,尤其是形成少数有特色、有规模的主导产业。其基本途径是从本镇的区位、资源、经济基础等实际情况出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加入WTO为契机,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选准适合自身实际的经济发展路子,并据此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同时,要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支持力度,乡镇财政要向重点企业倾斜,努力培育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以优势产业强镇富民。2、发挥区位优势,发展民营经济。苏浙粤小城镇发展快,主要得益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区位优势和民营经济的较快发展。我国小城镇要进一步加快发展也要遵循这一规律,一是必须充分利用自身所处的经济区域的优势,抓住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找好定位,积极置身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洪流中,在区域经济产业分工中寻得一席之地。二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没有民营经济的发展,就谈不上小城镇的发展和壮大,只是二十多年来小城镇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只要民营经济这一亮点能够亮起来,我国小城镇就获得了较快发展的原动力。3、抓好城镇工业小区建设。结合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着力推进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工贸小区集聚。聚集的区位主要选在地理和设施条件好的城关镇和中心镇,增强小城镇聚集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能力,促进小城镇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资源合理配置,增强小城镇的载体功能。在吸引乡镇企业进城的同时,小城镇还应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大中城市的资金、产品和企业向小城镇工贸小区转移。4、抓好市场体系建设,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实现以商兴镇。市场建设对小城镇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小城镇作为城乡结合、农工结合、农商结合、生产科技结合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利用其人口集散特点,兴办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小商品零售市场和各类专业批发市场,通过市场带动加工业发展,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促进小城镇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目前,我国小城镇市场体系建设的重点,应放在积极引导传统市场上档次上水平、发展并完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培育完善生产要素市场、规范发展市场中介和积极推进市场信息化建设等方面。5、抓好高效特色现代农业,从而夯实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促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小城镇建设要坚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乡镇企业发展、小城镇建设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农副产品是发展小城镇的天然秉赋,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可以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条。根据经济发展比重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模式,以农业为例子说明:小城镇建设应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服务业,走以农兴镇,以镇促农的路子,注重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城镇化。通过培育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形成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既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又可以推动小城镇快速发展。(五)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改善小城镇投资、就业环境1、要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 改革传统的市政建设方式,运用市场化运行方法,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鼓励多渠道、多形式投资兴办营利性基础设施,对能够赢利的国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可通过拍卖、股份制和有偿转让等方式,实现市场化经营,以有效解决城镇建设资金不足等问题;二是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在经济不发达地区,要重点解决供排水、排污、道路、通讯等必要的配套基础设施,要注重投资的实效和技术的引进,要有利于中小企业和农民的低成本进入,切忌大搞形象工程,抬高企业和农民进入的门坎。在经济较发达地区,要着力解决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要广泛开展文明生态村的和卫生城活动,提高城镇文化品味,以保护水源、大气为重点,不断优化城镇总体环境质量和空间格局,实现城乡协调发展。2、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更多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进镇就业。完善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信息服务。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市化的重要途径,要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引导和管理,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为此,要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及时掌握劳动力输入地就业信息,做好输出地和输入地的供需对接,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与就业实用型人才对接,为农民外出打工就业提供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切实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六)强化科技进步,加大环境管理力度,保证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小城镇是关系子孙后代的百年大计,小城镇建设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把提高环境质量贯穿于规划、建设、发展、管理的全过程。1、强化科技进步的支撑作用,实施科技兴镇。科技进步是实现小城镇经济和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必须强化科技进步的支撑作用,把国内外先进的科技成果、技术人才乃至高科技企业吸引到小城镇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抓好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工业性项目,将科技成果迅速转化成现实生产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严格实施小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战略,并有专项资金作为保证,做到小城镇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一是同步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应与环境保护规划同步编制并相互协调。二是同步实施,要严格实行“三同时”的规定,新建及改建项目,环境保护工程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不执行“三同时”的项目,一律不准开工或投产。3、建立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综合运用法制、经济、行政、教育等环境管理手段,遏止小城镇生态环境恶化的局势。(七)建立多元投资机制,拓宽小城镇建设筹资渠道1、盘活土地资源,以地聚财。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节约土地的原则,将土地受益大部或全部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2、千方百计启动民间投资,加快小城镇建设,使小城镇尽快步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轨道。一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城镇基础设施领域的改革,打破政府对公益事业的垄断,大力发展招商引资,鼓励集体、个人及社会各方面的人士参与小城镇开发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小城镇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最大限度地为小城镇开辟资金渠道。二是引导农民投资建城。农民作为小城镇发展的主要承担者和受益者,在小城镇建设中具有符殊的地位和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民投资建城是小城镇建设的主体。为了吸引更多的农民投资建城,就必须有效地运用市场机制,树立“自己城镇自己建”的理念。三是大胆探索实践依靠民间投资建设小城镇的投融资体制, 大胆采取BOT(投资建设、运营获益、移交政府)BOO(投资建设、拥有产权、运营获益)、BOOT(投资建设、拥有产权、租让经营、移交政府)等融资方式,吸引国内外资金,使小城镇尽快步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轨道。除此以外,还应探索在建设银行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革金融体制,在小城镇创办股份制性质的金融机构等途径,为小城镇提供更多资金来源。(八)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完善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和制度建设,营造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环境1、适时调整行政区划,通过以强并弱或强强联合,形成一批能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中心镇。或将人口规模大、区位优势好、经济实力强的小城镇群(带),发展成为小城市甚至中等城市,提升其在城镇体系中的地位。我省应在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调整规划,通过实施撤县并镇,使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得到扩张,发展后劲增强,逐步改变我省县乡偏多、规模偏小、经济实力偏弱的现状,以增强城镇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合并乡镇时应尽可能把处于同一经济区域的乡镇归到同一行政区域,注重合并地区的资源、产业之间的优化组合,以真正提高小城镇的档次和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功能。2、大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聚。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口管理制度、就业管理制度和服务制度,吸引农民向小城镇聚集。 要实行按固定住所划分城市和乡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与非农业人口的新型户藉管理制度。允许人口在一定辖区范围内自由流动,为实现户藉城乡一体化管理创造条件。基本途径有二:一是裂变式改革,一步到位,以身份证制度替代户藉管理,取消户藉制度以及与此相关的种种制度规定,实现由市场机制来调控人口的空间配置;二是渐进式改革,即户口管理制度仍然保留,但是逐步淡化户口的作用,降低农民进城镇的门槛,保证进城农民在就业、工资、劳动保障、医疗保险、子女上学、社会保障等基本需求方面,享受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待遇,逐步实行按居住地登记户口。3、进一步推进小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按照国家《土地管理法》的规定,要严格控制城镇用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保证耕地总量控制平衡。当然,耕地要保持动态平衡,而非静态平衡。因此,要按照既有利于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又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原则,创新土地利用和管理制度,保证小城镇建设用地需要,同时为小城镇建设集聚资金,促进小城镇的发展。我国小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主要应强调四点:一是土地使用向重点镇倾斜。在小城镇土地管理上,应改变以往小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平均分配的做法,体现重点支持的原则。对小城镇建设用地,做到既从严控制,又保证合理用地需要,力争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政策的前提下,给重点镇以更多的自主权和发展空间。二是扩大土地有偿使用范围,由市场定价。对小城镇国有建设用地,除法律规定可以以划拨方式提供外,都应采用出让、租赁等有偿使用方式提供。 三是盘活小城镇的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率。小城镇建设用地主要靠立足存量,内涵挖潜,集约利用城镇土地资源,达到保护耕地的目的。四是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在保护耕地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处理好小城镇建设合理用地与严格保护耕地的关系,引导农民宅基地和责任田的有序流转,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盘活存量土地,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4、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增强小城镇政府协调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的调能力。一是要进一步理顺县镇两级政府间的关系,合理下放权限,健全小城镇政府功能,应允许重点镇政府在工商、税务、公安、土地、城建等部门享有部分县级管理权和审批权,改变小城镇政府责任无限、权利极其有限的问题,发挥小城镇政府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小城镇发展中的统筹和协调作用。二是按照“小政府、大服务”和“精简、高效”的原则,进行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改革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条块分割、机构臃肿的旧体制,建立政企分开、政事分开、职责分明、高效精干的新体制。三是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和分税制改革的要求,改革小城镇财政管理体制,合理确定了县、镇财政分配关系,以此增加镇政府可支配财力,增强小城镇经济发展活力。 应将事权与财权分离、“统收统支”、“多收不多得”的现行财政体制,改为事权与财权主相统一,以分税制为基础的镇级财政,增强小城镇自我发展能力。为此,条件成熟的小城镇可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原则,建立具有完整预算和收支功能的机构,条件不成熟的应遵循“让利于镇,适当放宽”的原则,增强税费留镇的规模,扩大小城镇可支配的资金范围。四是小城镇政府工作重心要从目前的直接干预经济、参与兴办产业和完成上级指标的做法,转移到管理社会事业和提供公共服务上来。五是要树立科学的政绩观,探索建立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5、探索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创新,逐步破除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体制,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要逐步建立和健全以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障为主题,政府、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和会保障制度。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地区发展并与城镇相衔接的社会保险与养老保险制度。要重点研究解决城镇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险,农民工的养老保险问题,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确保农村人口迁移和就业的安全有序。要逐步扩大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对老弱病残人员、生活特困人员实行求助,确保社会稳定。(九)积极推进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小城镇建设,探索小城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模式、新途径实际上就是要积极推进小城镇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协调发展,促进小城镇的全面繁荣,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论文引经据典,部分资料来源:〈〈深圳新闻网〉〉〈〈理论前沿〉〉〈〈河北省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