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571579
大小:36.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17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_世说新语读书心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世说新语读书笔记_世说新语读书心得篇一:《世说新语》读书笔记《世说新语》之雅量本篇所记的就是名士们的雅量。在遇到喜怒哀乐等方面的事情时神色自若,应付自如。如果因身心畅快而面露欢娱之色,这就显得有所计较而不宽容了。逢喜事却能不异于常,这就很有涵养而显出雅量。例如第35则记谢安得知淝水之战大捷的消息后,“意色举止,不异于常”。如果怒气使人面带怒容,这就有失风度,不好。本篇记载了一些豁达处世、宽容待人的事例,受到困辱打骂也不发火,不吵骂,更不动手报复。例如第18则记久负盛名的褚季野旅居驿亭时被亭吏驱移牛屋
2、下住宿,后来县令了解原委,“于公前鞭挞亭吏”。对这前后两种态度,褚季野表现得襟怀磊落,“言色无导,状如不觉”。第9则记裴遐在宴会上因饮酒事被人拽倒在地,爬起来后,举止如常,颜色不变,复戏如故”。就算遇上牢狱之灾,杀身之祸,也应该若无其事,好像心胸能包容万物。例如第2则记嵇康“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转见于色”,而“谢之宽容,愈表于貌”。两人对比,显示出谢安不凡的气度。在突发事变面前未尝仓皇失措,也是气量宽宏的表现。例如第1则记顾雍在宾客满座的情况下知道自己的儿子死于任上时,虽然心里痛苦不堪,“以爪掐
3、掌,血流沾褥”,可是终于能控制住而在言谈神色上没有露出痕迹。第28则记谢安和诸人坐船到海上游览,遇上风急浪猛,大家都惊恐失色,他却仍神态安闲,心情舒畅。除此以外,只要没有虚伪的表现,纯任自然,不为外物所累,都可以看成雅量。例如不为威逼利诱所动;不吝惜财物;不怕丢失官职;保持真诚直率,不做作;等等。第19则记郗家到王家选女婿时,王家子弟“咸自矜持”,只有王羲之“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这正是直率、不掩盖、不做作的很好写照。第15则记祖士少和阮遥集二人各有嗜好,虽然同是为外物所累,可是前者处置失当,被
4、人看见而“意未能平”,后者处置得宜,在人前仍“神色闲畅”,相比之下,人们就认为后者有气量。真正有雅量的名士,确也表现出一种难得的修养,值得肯定。但是从记载中可以看出,有一些士族名士所讲究的魏晋风度实际是假装的。有的故作旷达,有的不过是脸皮厚而已。(一)能藏能敛,情感深蕴。(二)脱略荣辱,善于忍耐。(三)面对险象,处之泰然。豫章太守顾劭,是雍之子。劭在郡卒。雍盛集僚属自围棋,外启信至,而无儿书,虽神气不变,而心了其故,以爪掐掌,血流沾褥。宾客既散,方叹曰:已无延陵之高,岂可有丧明之责!于是豁情散哀,颜
5、色自若。这篇短文通过顾雍面对儿子死去,自己却神色不变,颜色自若。表达了顾雍参透生死,对生命形式的超越。当我们突然接到亲朋好友去世的消息,我们会大惊失色,会痛哭流涕,会黯然神伤,会悲伤泣血。因为那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的去世让我更加孤单和清醒。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永远陪着你的全部生命,他们只能陪你走完一段路程,而剩下的路只能你自己慢慢独行。面对他们的死亡,我们到底如何面对呢?顾雍的声色自若,当然不是他的冷酷无情,而是他对生命的顿悟和对人生的参透,死去的人最大的愿望应该是活着的人好好的活着,而不
6、是在他去世的阴影里孤独终老。面对死亡,应该坦然面对,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都是一个赤裸裸的婴儿,生命本来没有不同,可是二十年三十年之后,我们却有了各自不同的性格和人生信仰,对生命有着不同的解读。雅量是一种胸襟,是一种风度,一种境界,一种襟抱。当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看到了他的从容,他的优雅,他对世俗的蔑视,对王权的嘲讽和对礼教的轻蔑。我是宇宙王,我是这个世界的王,什么也不能是我屈服。万物皆备于我,一切裁用于心。读雅量,学会宠辱不惊,学会处之坦然,学会去参悟生死,参悟生命!篇二:《世说新
7、语》读书笔记1500字《世说新语》读书笔记1500字《世说新语》是汉末人物品评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反映,它的不少故事是取材于魏晋时期作品《语林》、《郭子》、《名士传》等书的。看了《世说新语》就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逸事笔记的内容和形式了。也可以说它是一部魏晋风流故事集,从而起到了名士教科书的作用。按冯友兰的一句说法,风流是一种人格美。当然这种人格美是以当时士族的标准来衡量的。《世说新语》是研究魏晋风流的极好的史料。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谈,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任诞,简傲,种种人格追求,以及种种嗜好
8、,都有生动的描写。综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如《德行》中: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通过与华歆的对比,赞扬管宁淡泊名利。所以由此可看出一个人是否有高超的德行,并不是一天两天所造成,德行是日积月累所培养出来的。有德行的故事还有许多,如情绪这方面,德行较不好的人常会以它个人的情绪为中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