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及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及培养模式

ID:12568232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7

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及培养模式_第1页
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及培养模式_第2页
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及培养模式_第3页
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及培养模式_第4页
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及培养模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及培养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及培养模式林崇德,浙江象山人,1941年出生,196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学专业。现任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前理事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兼教育学·心理学学部召集人,《心理发展与教育》主编,荣获“全国劳模”“全国十佳师德标兵”等光荣称号。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我以及我们课题组对“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与培养模式”这一主题的理解。这个报告的内容主要基于三项重大课题,首先是刘川生书记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教育创新与创新型国家建设重大问题研究(2008—

2、2012)”,我有幸成为其子课题三“创新型人才培养影响因素与创新型人才使用实证研究”的负责人;其次是我们主持的两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分别是“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2003—2007)”以及“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与培养模式研究(2011—)”。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这两点重要指示也成为我们课题组进行研究以及今天我所汇报内容的重要指导思想

3、。一、什么是创新或创造性?我要申明的是,在今天的报告中,我将创新(innovation)与创造性(creativity)视为同义语。因为今天社会上比较多地谈创新,可是我们心理学界谈的是创造性或者创造力,我们要回避两个概念之间的分歧,而无须争论哪个概念大,哪个概念小,更重要的是踏实地做一些实证的研究。中央领导同志在谈到创新和创造性的问题上,有时候谈创造性,有时候强调创新,也把它们看成是同义语。譬如说,江泽民同志在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强调的是创造性人才辈出,到了2002年在我们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的盛典上,江泽民同志提到了教育创

4、新。因此,创造性、创造力、创新,我们都应该把它们视为同义语。5目前,国际上对什么是创造性,什么是创新有三种定义:第一种定义更多地强调创新和创造性的过程;第二种定义更多地强调创新和创造性的产品;第三种定义认为,创新和创造性不是简单的创新和创造性的过程,也不是简单地去分析那些产品,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或者智能的差异。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经过分析,提出了一种定义,并且把这个定义向心理学界和教育界的同行做调查,这个定义现在在中国心理学界和教育界基本上站住脚了。这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应用一切已知的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意义

5、或者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对这一定义进行分析能够看出,“根据这个目的,运用一切已知的信息,产生”什么,这是过程;“产生出新颖独特、有价值、有意义的产品”来,这就是产品。谈到产品的时候,好多人更多的是强调物质产品。我认为产品这个东西,它既有物质一面,又有精神的一面,大致可以概括为四种产品:一是认识性的产品,譬如调查报告,消息报道,社会动态,科学考核、考察等;二是表现性的产品,譬如文学作品,艺术创新和创作等;三是指导性的产品,譬如工作计划,工程设计,技术图纸,改革方案等;四是指创造性的物质产品,譬如科学技术,科学发明,远景规划等。但

6、是我们没有定义到产品上,而是将定义最终定到品质或者个性上。换句话说,创造性,它是一种个体的活动,是个人的行为,是一种个性的表现。人与人之间在创新或创造性上,有很大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的实质是什么?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创新或创造性的实质是什么。我们认为,创新或创造性的实质5,是主体对知识经验或者思维材料高度概括以后集中而系统的迁移,进行新颖的组合分析,找出新异的层次和交结点。在创新或创造性的活动中,概括性越高,其创造性就越突出;知识性越强,创造性越突出。换句话说,创新或创造性需要知识的系统性的基础。谁能够把知识像压缩饼干似的压缩在自己的

7、头脑中,减缩性越大,他的创造性就越突出;谁能够把知识迁移,并且迁移得越灵活,他的创造性就越突出。创新或创造性需要灵感,灵感的基础是精力集中、有意的注意,那么注意力越集中,创造性越突出。5基于对创新或创造性的定义及实质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对创新人才或创造性人才的内涵进行思考。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创新或创造性人才成长的过程中,同样有着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影响。这里的外因即为创造性的环境。前面提到,我们党的十七大反复强调要营造良好的环境,这些环境包括文化环境(如文化传统、时代特点等)、教育环境(包括家庭、学校、教师、导师

8、等)、社会环境(如政府环境、行政支持或社会支持、社会条件等)、所在单位的环境(包括单位性质、职务——所处地位、人际关系——合作或协作状况等)以及资源环境(如投入、硬件条件,也包括自然环境等)。内因则是指创造性人才的心理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