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发资〔2017〕298号附件10

国科发资〔2017〕298号附件10

ID:12549942

大小:1.36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7

国科发资〔2017〕298号附件10_第1页
国科发资〔2017〕298号附件10_第2页
国科发资〔2017〕298号附件10_第3页
国科发资〔2017〕298号附件10_第4页
国科发资〔2017〕298号附件10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科发资〔2017〕298号附件1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国科发资〔2017〕298号附件10“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近年来,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问题已成为我国广泛关注的重大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对现代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十多年的科学研究和大量的实践证明,由于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特殊性,照搬国外技术与理论无法切实解决我国农业领域所面临的重大环境和科学问题,难以有效地遏制农业环境污染和日趋加剧的发展态势。为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绿色发展理念和《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

2、》(国发〔2014〕64号)文件精神,落实《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确定的“保护耕地资源,防治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环境污染,改善农业农村环境”重点任务,聚焦我国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问题,按照“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技术集成创新研究与示范”全链条一体化设计,组织实施了“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13—重点专项。以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高发区和重金属污染典型区为重点,以农田面源污染物和重金属溯源、迁移和转化机制、污染负荷及其与区域环境质量及农产品质量关系等理论创新为驱动力,突破氮磷、有毒有害化学生物、重

3、金属、农业有机废弃物等农田污染物全方位防治与修复关键技术瓶颈,提升装备和产品的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建设技术集成与示范基地。到2020年,示范区实现氮磷和农药污染负荷降低20%以上、农药残留率降低30%以上,污染农田重金属有效性降低50%以上、农产品质量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农业有机废弃物无害化消纳利用率达到95%。围绕专项总体目标,衔接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防治与修复全产业链三个层次,在2016年、2017已经启动实施26个项目的基础上,2018年度拟发布9个任务方向,其中共性关键技术研究1个任务方向,技术集成创新研究与示范8个任务方向,拟安排国拨经费

4、1.3亿元。一、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类1.集约化养殖粪污污染综合防治技术与装备研发—13—研究内容:针对主要畜禽种类集约化养殖过程中粪污环境污染问题,研发主要畜种集约化养殖场规划布局、畜禽厂环保型设施设计、粪污污染控制规程;研发集约化养殖粪污收储运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及关键技术设备;研发集约化养殖业粪污高效转化利用关键技术及专用设备;研发主要畜种集约化养殖环境与粪污无害化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及装备;开展基于污染防治的集约化养殖场综合养分管理技术应用及其经济与环境效应评价研究。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编制粪污污染控制技术规程2套,粪污收集、运输和贮存的智能化控制

5、关键技术设备3套,研发粪污污染处理技术专用设备3套,研发粪污无害化现场快速检测技术规程3套;提出粪污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方案3套;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件,有效转化3件。开展集约化养殖粪污污染防治技术和设备的试验示范,实现集约化养殖业粪污无害化利用率达到95%以上。【预期性指标】编制主要畜种集约化养殖粪污污染防治技术标准草案4项;发表SCI论文10篇。执行期限:2018-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二、技术集成创新研究与示范类2.长三角镉砷和面源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示范研究内容:针对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农业集约化程度高所引起的农田重金属和面源

6、污染加剧问题,以都市农业、城郊农业发展对生态环境质量高要求为目标,集成农田重金属污染物阻断技术与材料、设施农业水肥一体化技术及氮磷流失消减—13—技术、农田有毒有害化学/生物污染防控技术与产品、典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技术、集约化农田生态种养技术和模式;优化配套重金属低积累作物品种、超富集/耐性植物间套作技术、生态修复技术和农艺管理措施;应用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检测技术、设备和标准,开展重金属污染和面源污染的监测和评价,建立区域重金属和面源污染的预警系统;构建长三角高度集约化农业重金属和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模式,编制技术规范,开展工程化

7、应用。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形成长三角高度集约化农业重金属和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模式4套,编制水稻等主要种植制度污染防治与修复技术规范4项,建设农业废弃物污染控制技术工艺生产线1条,年处理能力1万吨。建立长三角高度集约化农业重金属和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与修复集成技术示范区,核心区面积0.1万亩,示范区面积0.5万亩。实现土壤镉、砷等重金属去除率达12%以上,或有效性降低50%以上,农药残留率下降30%以上,氮磷和农药污染负荷消减25%以上,农产品质量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农业废弃物利用率达到95%以上。【预期性指标】技术辐射推广5万亩,实现污染负

8、荷消减目标,培训技术人员3000人次。执行期限:2018-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3.黄淮海粮食主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