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542013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7
《浅议我国上市公司常用几种盈余管理手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浅议我国上市公司常用几种盈余管理手段摘要本文从盈余管理的涵义出发,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几种常用手段,最后对如何治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提出了四点建议。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在上市公司的年报、半年报公布之后出现了很多公司的业绩大幅下滑,甚至严重“变脸”的情况。而许多上市公司呈现亏损之后,扭亏为盈成为它们避免退市的主要手段,而扭亏为盈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于是盈余管理就成了这些公司实现扭亏为盈的手段之一。一、盈余管理的涵义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层在不违背现有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等职业判断或构造规划交易事项等经营手段向企业外部一切会计信息使用者传递非真实的会计信息,以实现企业经营者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影响其他以会计数字为依据的有关契约的履行结果的行为。6 盈余管理并不能增加或者减少企业实际的盈利,它只能通过改变企业实际盈利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分布和会计报告上数字的调整来控制所披露会计信息的内容,以实现管理当局的利益。二、我国上市公司常用的几种盈余管理手段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主要是利用关联方交易,利用会计准则的不完全性和可选择性,利用债务重组,盈余管理的手段、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目前常用的手段有以下几种:1.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会计准则中定义“关联方交易”是指在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关联方”是界定关联交易的关键。《企业会计准则》是从控制和重大影响的角度来界定关联方的,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企业往往隐瞒或漏报关联交易,但只要找出了企业所有的关联方关系,关联交易就比较容易发现了。关联交易形式主要有资产重组、资金融通、租赁和购销四类。关联交易最为常见的形式就是关联购销,很多上市公司本身并没有完整的产供销全流程,原材料供应和市场销售很多还依赖于集团公司或大股东,这样上市公司就可以利用转移定价来进行盈余管理。当上市公司当年的业绩很好时可以利用转移定价把利润转移到集团公司或大股东,当上市公司需要借助关联交易来使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更加好看时,也可以利用转移定价进行盈余操纵。6 除了关联购销之外,关联公司之间还可以利用关联公司之间的资产重组、经营租赁等手段进行盈余管理。比起一般企业之间的资产重组,关联公司之间的资产重组具有重组速度快,易于包装,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改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2.利用会计准则的不完全性和可选择性进行盈余管理利用会计准则关于收入、费用的确认规定来将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时间提前或延后,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会计准则虽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有着较为明确的规定,但是在会计实践中还是有些地方被不少企业利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明确规定收入的确认应同时符合以下几个条件:(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在以上五个条件中只有第三、第五个条件是明确并可以量化的,其它三个条件都难以量化,甚至可以说是模糊不清。一般情况下,只要开具了销售发票、结转了销售成本就可以确认收入了,不少企业就是利用这点来提前确认收入,把并没有真正实现销售的产品开具销售发票、结转销售成本,把下一年度的收益提前确认。而与之相反的则是企业也可以利用延缓开发票等手段推迟确认收入、成本,可以使下一年度的收益呈现平滑上升趋势。6 此外,对成本费用的盈余管理也有提前确认和延迟确认二种方法,提前确认成本费用的方法主要包括预提费用、提取资产减值准备、调整会计估计以增加当期的折旧和摊销,而延迟确认成本费用的方法主要有延长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变更存货的计价方法、费用资本化等。总之,对于收入和费用的盈余管理行为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利润低的年份增加收入、减少成本费用,在利润较高的年份减少收入、增加成本费用,以达到各年度的盈利水平保持相对平滑。或者在当年发生严重亏损并且无法挽回的情况下进行“洗大澡”,干脆一亏到底,为下一年度的反弹做准备。3.利用地方政府的各种补助进行盈余管理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有一个常见的项目就是政府的各项补助和补贴收入。补助和补贴本是政府对企业的发展给予一定的支持或扶持,是政府的财政手段。由于目前各地都在争取上市指标,上级政府又以上市公司的数量作为对其考核的指标之一,但尽管如此,上市的难度依然较大,而当上市公司因盈利指标数据不能达到监管的要求而被ST或面临终止上市的情况时,地方政府为了保住“壳资源”往往会“出手相救”。如直接或间接的给企业各种财政补贴、奖励、贴息等优惠政策,以改善上市公司的报告期盈利水平。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6 1.进一步完善我国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上市公司能够进行盈余管理正是利用了我国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的不完善,完善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就会增加企业盈余管理的难度,也就会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如以前上市公司可以利用计提和冲减资产减值准备来调节利润,但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发布实施,上市公司已不能再利用此方法进行盈余管理了。可见完善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对治理盈余管理还是颇为有效的。2.加大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及处罚力度目前盈余管理行为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屡见不鲜,很多并没有被监管机构发现和处罚,究其原因还是证券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不强、处罚过轻。因此要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对滥用盈余管理损害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的,除进行行政处罚外,还应引入民事赔偿和诉讼代理人制度。3.强化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6 加强审计机构、评估机构、保荐人等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中介机构要对其服务的上市公司有盈余管理行为而未发现或者未尽到应尽责任的行为负责。建立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保荐人、保荐人代表诚信档案和黑名单制度,让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可以透过这些中介机构来了解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质量水平。4.加大“买壳上市”的操作难度,降低“壳资源”的价值此外还应加大“买壳上市”的操作难度,以降低上市公司“壳资源”的价值。不少上市公司即将面临退市的处理,但为了保住上市公司这个“壳”,还是采用包括盈余管理等手段,以使公司不被退市处理,就是为了最后这个“壳”的价值最大化。参考文献◆王其超,陈亚萍.公司盈余管理及其防范的研究与分析[J].财会通讯,2006,2;◆宁亚平.盈余管理的定义及其意义研究[J].会计研究,2004,9;◆刘长根.我国创业板企业IPO盈余管理与保荐人声誉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2;◆张宗益,黄新建.我国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中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10):37-39学,2012。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