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535522
大小:3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7
《理工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实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理工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实证研究 本文是一篇专业的教育论文,主要是关于理工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实证研究,详情请看下面的介绍。 一、理工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 1.调查对象与方法本调查以发放统一问卷的方式,对湖北三所理工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开展媒介素养调查。问卷的发放方式为在三所理工高校每所随机发放问卷1(30份,共计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9份,有效率为96.3%。对所有的原始数据都采用Excel2003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其中回收的有效样本基本情况如下: (1)性别构成情况:男生占59.2%,女生占40.8%;
2、(2)学历构成情况:专科占22.8%,本科占77.2%;(3)专业构成情况:文史类占26.3%,理工类占73.7%;(4)年级分布情况:大一占23.5%,大二占40.5%,大三占29%,大四占7%。 从以上的样本基本情况可以看出,本次调查的调查对象设置较为合理,能基本反映当前理工类高校的总体情况,数据有较高的可靠性。 2.调查结果与分析(1)被调查大学生的媒介接触情况样本学生接触媒介种类排名情况。在“平时主要从何种媒介上获取信息”的调查中,问卷给出的五种媒介排名情况如表1,从中可以看出,网络和手机的受欢迎程度远远
3、高于其他媒介,说明理工高校大学生对新兴媒介接受度较高,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但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大学生对接受方式趋向于娱乐化的影像媒介信息的兴趣较高,而忽视了更能发挥主体性意识、理性处理信息的印刷作品。样本学生接触媒介的动机。为了了解理工高校大学生接触媒介的动机,我们设置了“接触媒介的主要动机”这一问题,其排名情况如表2所示,从调查情况看,大学生把休闲娱乐放在首位,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媒介的功用的理解还仅停留在休闲娱乐上。另外,对获取新闻的重视表明了理工高校大学生希望了解社会、关心现实的欲望。 在希望获取的新闻信
4、息的种类上,国内新闻和社会新闻位居前列,说明大学生更关心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存环境的动态,当然由于各自的喜好,对于体育新闻、娱乐新闻、经济新闻、军事新闻等各有所爱,选择比例相差不大,说明他们对社会的关注点Et益多元化。样本学生接触网络媒介情况。鉴于网络媒介在大学生中的普及面之广、利用率之高,我们专门调查了理工高校大学生对网络媒介的接触情况。 对于“是否有原本打算使用电脑30分钟,最终却超过了一个小时的情况?”的回答,经常的占52.2%,偶尔的占43.6%,而从不的仅占4.2%。 这说明大学生的自制力和理性使用网络的
5、能力还有待提高。对于上网的主要目的,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大学生接触网络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其上网目的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同时,大学生对网络功能的利用越来越广泛,对网络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他们通过一般浏览关注各种资讯、了解社会,通过网络查阅资料帮助学习,通过网络聊天交友,网络在给他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弱化了他们的基础学习能力和与社会正常交往的能力。(2)被调查大学生对媒介的认知能力对媒介的认知和了解是衡量大众媒介素养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包括对媒介运作方式的了解、对媒介传播内容的鉴别与批判以及对媒介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认识等等
6、J。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生的媒介认知能力做了考察。 样本学生对媒介及媒介素养的了解情况。针对理工高校大学生对媒介的了解,我们设置了“你是否参加过媒介培训或在媒体及相关行业进行工作”的问题,在此项回答中,没有的占94.1%。这说明我国教育体制中对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的关注度很低,大学生直接接触媒介机构的机会和对媒介运作方式的了解较少,仅有4.8%的学生接触过“媒介内幕”,很有可能也只是由于专业原因或者家庭原因,比如学的是新闻专业或家中有人从事媒介工作等。在对“是否了解什么是媒介素养”的回答中,了解的占2.4%,
7、知道一点的占64.4%,完全不知道的占37%。由此可以看出,在缺乏媒介素养教育的情况下,理工高校大学生对媒介素养有一个低水平的认知,但这种认知是自发的,需要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加以引导和提高。在考察理工高校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鉴别和批判能力方面,对媒介报道经常产生质疑的占18%,偶尔的占77.9%,从不质疑的占4.8%。 从调查结果可知,理工高校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质疑能力和思辨的评价能力还待提高。而对媒介报道是否引起自身的思考方面,经常思考的占30.8%,偶尔思考的占65.7%,从不思考的占3.8%。这表明媒介信息对理
8、工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有一定的影响。如果他们对媒介信息的质疑和思辨的评价能力有较高水准的话,则会弱化甚至消解污染信息对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负面影响。 (3)被调查大学生对媒介的使用能力对媒介的使用能力主要体现在通过媒介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参与媒介的能力两个方面,是媒介素养的较高层次:公众面对媒介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媒介为我所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