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531568
大小:3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7
《2009届高二语文综合学案 02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们一直在努力——为2009年语文高考涂抹一片底色2009届高二语文综合学案024班级学号姓名一、阅读《父亲》,完成下列各题:(孙玲修订)1.儿子写了些东西,老父亲为什么“很是自豪”?作者写父亲“很是自豪”的目的是什么?2.在第七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泥土与书本所涵括的内容却往往若我与父亲命运的内容,迥然不同又有许多相同”?3.本文刻画父亲,主要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但局部也使用了第二人称的写法(如第一段),请分析人称这样转换的作用。4.本文第十段用了一定的篇幅抒发“我”与家乡告别时的情感,是否冲淡了对“父亲”这一中心人物形象的刻画?为什么?5.本文刻画“父亲”这一形象,
2、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一种表现手法分析其表达效果。3组卷:张艳花我们一直在努力——为2009年语文高考涂抹一片底色二、请结合《乌夜啼》,完成下列题目:(郎国华编题)乌夜啼【南唐】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本词在情感的表达上和《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有什么相同之处?[资料链接]写散文的刘鸿伏廖祖笙“当我的蓬船偶尔泊在这芦蒿的浅渚时,那只鸥鸟也正好从青空里非落在这洲渚的某片岩石上。寂寥的花正颤动在丝竹般爽然的秋风里,四围显得清寂极了。”刘鸿伏如此打开话匣,解读鸟的心情,言说人的心绪。他的用词有些怪异,
3、但又味若橄榄,这样的文字,后面有诗词长期的浸淫。多年前,为践出版社的稿约,我买了一堆散文集回家,给自己紧急“充电”。那堆书看完,除了《绝妙人生》(刘鸿伏著,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还留在枕畔,其余的已难得一阅。人生有限,书海茫茫,把读不腻的书入厕时带着,入梦时枕着,我们想要的那种书香,便也缭绕此生了。写散文的刘鸿伏,当年是湖南某报的负责人之一,现家居哪里,高就何处,我无从得知。但我知道不论他身在何方,故乡的父老、蓬船、水车、芦苇荡等等,都会随着他哀婉温情的叙述,飘摇地走进读者的双眸。他有着割舍不去的故土情结,乐用华章领着读者去凝望以往,亲近田园,感觉世事的苍茫。读刘鸿伏
4、久了,你的心里会多出一丝沉寂,偶尔也会被勾惹出淡淡的忧伤。优美的笔调、率真的性情、悲天悯人的情怀,是刘鸿伏结构散文的主要元素。他用细腻冷艳的笔触描画日月山川,但决不仅仅风花雪月地泼洒文字。他把爱憎、忧思以及对理想的寄托和表达,天衣无缝地镶嵌在与自然的对话中,勾画景致只是为了更好地烘托心声。于是,你在阅读这些美文的同时,不仅读出了秀雅的意境,也读出了刘鸿伏的种种心情。把书随手翻开,宛若听到有人在弹奏轻柔哀怨的古筝,又仿佛听到深夜的窗前,有智者在喃喃低语,那低语里流淌着智者的真性情,这样的文字让我沉醉。感谢弄笔人中,多了一个写散文的刘鸿伏!3组卷:张艳花我们一直在努力—
5、—为2009年语文高考涂抹一片底色参考答案:(024)一、1.父亲为儿子能写一些东西而自豪,是因为父亲对能写会算的文化人迷信、崇拜,儿子能写文章,当然值得自豪;父亲拿儿子的文章夸耀于乡亲朋友,获得了一种安慰。写父亲的“很是自豪”目的是为自己没有写一写自己的父亲而感到悲哀,表达了一种歉疚之情。2.“泥土”是父亲活着的依靠,而“书本”也是“我”活着的依靠;“泥土”能让父亲活着,而“书本”能让“我”更好地活着;“泥土”决定了父亲的命运,而“书本”却改变了我的命运,所以“泥土与书本所涵括的内容”确实“若我与父亲命运的内容,迥然不同又有许多相同”。3.便于直抒胸臆,表达对父亲
6、的深沉的爱和未能写一写父亲的深深的愧疚之情。4.没有。表达对故乡的依依不舍的告别之情,正是表达对父亲的留恋之情,因为故乡是父亲一生赖以生存、生活的地方,是父亲生活的背景与根基;也为下文进一步描写与父亲的告别作铺垫。5.可选择的角度有以下一些:(1)点面结合,有对父亲的概括描写,更有对典型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从不同侧面丰富了父亲的形象,显得详略得当,重点突出。(2)细节描写,如父亲的两次流泪,一次拿钱,以及“青头巾、黑包袱、灰布衣”的肖像描写,深微含蓄而又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感人的父爱深情。(3)比较(对比),写自己读朱自清先生《背影“的震撼却不如何感动,凸显了父亲的生活的
7、艰难以及对“我”人生的深远影响,表现了对父亲深沉的爱。(4)描写、抒情、议论的有机结合,采用描写,充分地展示了父亲的形象,在描写基础上的抒情、议论则饱含情感、哲理,深化了对父亲这一形象的刻画,三者的结合使得行文苍凉、哀婉,内涵丰富,忧伤感人。(5)语言的朴素与清丽,叙述的地方真切而朴实,抒情的地方美丽而悠远,而对于乡间风光的描写极富抒情意味,而比喻、排比修辞的运用,读来声韵回环。二、见《创新课时训练》。3组卷:张艳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