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仓储业发展现状

我国仓储业发展现状

ID:12530278

大小:6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7

我国仓储业发展现状_第1页
我国仓储业发展现状_第2页
我国仓储业发展现状_第3页
我国仓储业发展现状_第4页
我国仓储业发展现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仓储业发展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仓储物流业的发展概述一、我国仓储业发展现状1、我国仓储业发展现状2009年仓储业的主要指标年初下滑,年中回升,年底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要得益于中央刺激经济的政策和企业的努力。根据中国物资储运协会对全国65个大型仓储企业的调查,58家企业盈利,7家亏损,亏损面为10.7%,亏损额略有降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5亿元,比去年下降11%;实现利润3.41亿元,比去年增长9.6%;完成货物吞吐量8458万吨,比上年增长0.4%;期末社会库存457万吨,比上年增加30.2%;货物周转次数9.25次,基本与上年持

2、平。其中,期末库存量增加令人担忧,这意味着销售不畅、商品积压,市场未恢复到良性循环。2、仓储业发展的特点一是物流园区逆势增长。在国家振兴规划的引领下,物流业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最突出的表现是物流园区发展。在2008年全国有475家物流园区的基础上,2009年又新增近200家规划、在建和建成的物流园区。规划占地面积43134万平方米。根据联合会收集到的10个省会城市和3个直辖市的数据,13个城市拥有132个物流园区,占地113.4平方公里。二是仓储面积保有量继续增长。13座城市拥有仓储面积5456.6万平方米,平均每个

3、城市为419万平方米,按照仓储面积与占地面积1:2的比例计算,13座城市仓储占地面积约为10912万平方米;货运站717个,占地面积1135万平方米,平均每个城市拥有货运站55个,平均每个货运站占地面积1.58万平方米。三是物流强度增大。13个城市拥有仓储、货运站、物流园区的总占地面积为182平方公里,平均每个城市为14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每年支持的货运量(类似物流强度)为1787.7万吨。拥有港口水运的城市物流强度较大,而内陆城市的物流强度明显较小,约为700万-900万吨。四是特种仓储面积需求增长。主要表现在

4、化工危险库、液体库、冷藏库的需求增长较大。上述13个城市拥有特种库房328万平方米,占整个仓储面积的5.67%,平均每个城市特种库房拥有量为25.2万平方米,不能满足需求。五是期货交割库和电子商务交割库需求增大。随着经济的发展,期货交易机构的交易品种迅速增加,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粮食、塑料、石油的交易量迅速增长,需要有足够的交割库。同时,由于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对实体仓库的需求也在增加。六是仓储物流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和工厂自动化

5、对自动化仓储提出更高的要求,搬运仓储技术要具有更可靠、更实时的信息,工厂和仓库中的物流必须伴随着并行的信息流。自动化立体仓库大量涌现,信息化、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射频数据通信、条形码技术、扫描技术和数据采集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仓库堆垛机、自动导引车和传送带等运输设备上,移动式机器人也作为柔性物流工具在柔性生产中、仓储和产品发送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实现系统柔性化,采用灵活的传输设备和物流线路是实现物流和仓储自动化的趋势。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必将推动自动化仓库技术向更高阶段即智能自动化方向发展,在智能自动化物流阶段,

6、生产计划做出后,自动生成物料和人力需求,查看存货单和购货单,规划并完成物流。如果物料不够,无法满足生产要求,系统会自动推荐修改计划以便生产出等值产品。这种系统是将人工智能集成到物流系统中。七是物流地产有新进展。物流地产业的发展前提是:土地紧缺,土地价格持续上涨,有足够的客户和运营收入,有充足的资金来源。这几个条件将在20年之内持续存在,物流地产行业仍有较大发展前景。八是质押监管业务增速放缓。累计融资额比上年增长20%,同时监管费率下调幅度达15%以上。九是政府部门对物流中心的支持力度增大。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财政部

7、、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从不同角度支持物流中心和物流聚集区的发展,分别出台贴息、补助、示范、引导等政策措施,让仓储业得到国家振兴措施的实惠;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放宽了IPO的限制,使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募集资金的渠道更加畅通。二、我国现有的仓储物流的类型1、配送中心(流通中心)型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型仓储物流,具有发货,配送和流通加工的功能,其位置处于物流的下游。储存物品的品种较多、周期短。一般采用“门到门”的汽车运输,作业范围较小(200——300公里),为本地区的最终客户服务。其应具有强大的多客户、多品种、多频次、

8、少批量的拣选和配送功能。其应具备的条件如下:必须依赖现代情报信息的作用,其配送在规模、水平、效益、速度、质量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水平。在“分货”、“配货”、“配装”等项活动中,都大量采用各种传输设备及识码、拣选等机电装备,使流通工作的一部分工厂化。配送是技术进步的一种产物,也是大生产、专业化分工在流通领域的反映。作用和意义:①完善了输送机整个物流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