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516153
大小:3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7
《浅谈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创新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发展学院姓名:田飞电话:18943156829邮箱:wys7219@163.com【摘要】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腾飞为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带来了空前的发展空间,但我国的视觉传达设计兴起较晚,而且其教学意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较不完善,培养出的设计人才一时难以满足社会需要,所以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必然要创新,要以创新带动创作,以创作促进教学。一、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VisualCommunicationDesign)是指利用视觉符号来传递各种信息的设计。设计师是信息的发送者,传
2、达对象是信息的接受者。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是设计师将思想、情感、和概念转变为视觉符号形式的过程,而对接受者来说则是个相反的过程。“视觉传达设计”一词于本世纪20年代开始使用,而正式形成于60年代,视觉传达设计在过去可称商业美术或印刷美术设计,当影视等新影像技术被应用于信息传达领域之后,才改为视觉传达设计。在西方,有时也称之为信息设计(ImformationDesign)。视觉传达设计包括字体设计、标志设计、插图设计、编排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展示设计、导向设计、影视设计等。二、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
3、最终目的是培养出一批能站在时代前沿,适应社会发展,正确传达信息并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优秀视觉传达设计师。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商品经济不断繁荣,视觉传达专业悄然兴起,并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市场对设计人才的需求也逐渐扩大,在这种情况下不少高等院校相继成立了设计院系。但是由于我国的现代设计教育起步较晚,视觉传达设计没有很多人了解,在较短时期内发展起来的中国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必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致使一些视觉传达设计的从业人员眼高手低,尽管他们有一定的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实际上适应社会需求的动手能力较差,而社会的发展急需具有综合素质
4、的设计人才。可见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时代进步、市场发展的需要,要想培养出具有现代观念、创新能力的设计师就必须把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创新重视起来,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意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改革,鉴于时代的要求与视觉传达设计本质的要求,以创新为前提充分准确地传达信息进行创作,以创作带动教学。“创新”一词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要求我们的教学“从理论到实践,从构思到设计,到创新”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人才不单要有过硬
5、的能力和技术,他们还要有自己的艺术思维,能够成为业务能力强,具备高素质创新能力的设计人才。因此说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陈旧教育模式阻隔了学生与社会、学生与企业、学生与客户之间的联系,学生得不到及时的实践锻炼,使学生在就业后要经过一个相对漫长适应阶段、转型时期,所以教学的创新在高校的视觉传达设计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三、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创新的具体内容(一)教学理念的创新传统的教育理念是以书本为依据、为基础,依靠书本上的知识教授学生。而视觉传达设计是一门与时代紧密联系,引领时代潮流的学科,往往书本上的知
6、识已经过时,而当学这些知识的学生经过大学的几年学习毕业,走向社会,必然会出现与时下最流行的设计思维与技术脱轨的现象,又何谈创新思维、创新意识。设计灵感来自于对信息的积累,信息的积累主要来源于我们对外界事物的观察,所以要想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学生,其教育就要从创新入手,要有创新的教育理念,除了不断的更换课本,选择与时俱进的教材外,还要敞开校门,鼓励教师和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设计公司,了解时下设计动态,把最新的设计思潮、最新的设计观念,最新的技术带回课堂。在学校与社会间、学生与设计公司间、建立互动紧密联系,是避免脱轨的好办法,是
7、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学改革的必然措施。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要强调自主学习和非结构化学习,就必须减少固定的课堂学习时间,增加社会实践课程,强化自主性、实践性、体验性学习。也可以通过假期课堂,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所,通过不同的形式,向社会学习,向不同文化背景与经历的人学习。学生作为探索者参与项目或教师的学术研究,使学生增长工作经验。把单纯的课堂学习变为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从一个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一个主动、独立的学习者。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走向市场、学以致用。视觉
8、传达教育就要切实改变观念,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换到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上来。实现课程社会化和实用化,使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理论课程、设计课程与现实社会更紧密的结合起来,加强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激发促进学生智能结构的整体发展,走产学研教学改革的新路。(二)教学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