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504124
大小:4.72 MB
页数:164页
时间:2018-07-17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肃南县榆木庄至康乐建制村通畅工程环评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目录前言11总论31.1编制依据31.2评价目的及原则61.3环境功能区划61.4评价标准71.5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91.6评价内容及重点121.7评价时段及方法121.8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因子121.9环境敏感点及保护目标132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152.1现有公路概况152.2建设项目概况152.3工程分析182.4施工技术条件242.5污染源分析293区域环境概况333.1自然环境概况333.2社会环境概况383.3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393.4区域环境质量现状484产业政策、规划符合性及工
2、程布置合理性分析684.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684.2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684.3工程布置合理性分析695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725.1施工噪声影响分析725.2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735.3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745.4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765.5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765.6社会环境影响846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866.1运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866.2运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1006.3运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1016.4运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1026.5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027水土保持方案1037
3、.1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1037.2工程建设水土流失影响分析及防治责任范围103ii7.3水土流失预测与分析1057.4水土保持防治方案1097.5水土保持监测1147.6水土保持投资估算1167.7水土保持结论1168环境风险评价1178.1环境风险评价目的1178.2环境风险识别1178.3运营期环境风险分析1178.4环境风险防范措施1188.5环境风险应急预案1198.6环境风险评价结论1229污染防治措施与减缓对策1249.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1249.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13010环境管理与监控计划
4、13310.1环境管理13310.2环境监控计划14010.3环境保护竣工验收14111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4211.1环保投资14211.2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4312公众参与14412.1公众参与的目的和意义14412.2公众参与工作程序14412.3公众参与范围与对象14512.4公众参与的形式和内容14512.5公众参与调查结果14812.6公众参与调查四性分析15412.7调查结论15513结论与建议15613.1结论15613.2建议159附件附件1委托书附件2项目立项文件附件3保护区位置关系文件附件
5、4生态影响专题报告批复附件5环境监测报告附件6公众参与调查材料附件7建设项目审批登记表ii肃南县榆木庄至康乐建制村通畅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前言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发展,强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重点考虑尚未通沥青(水泥)路的建制村、易地扶贫搬迁和城镇化建设等需求,重点加大对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的支持力度,推进了贫困地区建制村通畅工程建设。肃南县榆木庄至康乐公路属于建制村通畅工程的组成之一,建设后将进一步改善不良通行条件,优化当地路网结构,极大的方便各建制村及公路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在
6、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动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与保障社会稳定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另外,本项目公路还是通往康乐草原的便利通道,康乐草原是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由于现状公路为四级公路,线形较差,路基路面宽度较窄,已不能满足当地旅游开发的需要,因此本项目的改扩建,不仅会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出行的便利,加快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对当地政府开发沿线旅游资源,发展当地旅游经济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肃南县榆木庄至康乐建制村通畅工程,路线全长27.8km,项目总投资4318.9675万元。公路起点位于肃南县白银乡,终点位
7、于红石窝村。路线由北向南同S213线平交后沿大肋巴沟逆流而上,途经九个泉、康丰、干沟门,终点位于红石窝村。该公路基本沿现有公路走向,并以充分利用现有老路为原则,改线路段主要包括K1+170-K1+830段、K2+200-K2+300段、K5+700-K6+800段。K0+000-K17+010段设计车速40km/h的三级公路标准,K17+010-K19+685段设计车速30km/h的三级公路标准,K19+685-K27+800段设计车速20km/h的四级公路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颁布的
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4月,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委托我公司进行肃南县榆木庄至康乐建制村通畅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接受委托后我公司技术人员在现场实地踏勘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并对拟建公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要求进行公示及公众意见调查,在认真征询建设单位和相关部门的基础上,严格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