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b

马原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b

ID:12502376

大小:5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7

马原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b_第1页
马原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b_第2页
马原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b_第3页
马原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b_第4页
马原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b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原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b》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A)A、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B、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C、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D、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2、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B)A.理论和实践的关系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D.精神和物质的关系3、一些哲学家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在哲学史中被称作(A)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D、思辩唯物主义4、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C )A、观察实验方法B、逻

2、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归纳演绎方法5、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B)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B、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斗争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斗争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6、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C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7、“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了(A)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D.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8、“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而外都是

3、鬼话。”这是一种( A )A、相对主义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唯心主义观点D、辩证法的观点9、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C  )A、意识决定物质B、意识创造物质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D、意识依赖于物质1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在哲学上讲是( C  )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特殊性D、矛盾的同一性11、“无物常驻,万物皆流”属于(A)A.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宿命论的观点D.诡辩论的观点1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D)A、客观实在性的观点B、主体性的观点C、反映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13、正确发挥主观

4、能动性的前提是(C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D、对保守思想的克服14、辩证的“否定”不同于形而上学的“否定”,它是(A)A、事物内在的自我否定B、绝对排斥“肯定”的否定C、由外力赋予的否定D、思维型的反对态度15、“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B)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关系1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表明(A)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B.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C.质变体现量变的成果D.质变为

5、新的量变开拓道路17、“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句话意味着(B)A、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B、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C、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D、任何真理都不存在绝对的因素18、社会发展规律同自然发展规律的根本区别是(B)A、自然规律是客观型的,社会规律是主观型的B、自然规律总是通过物质形态演变自发地实现自己,社会规律总是通过人的某种自觉活动体现和实现自己C、自然规律无阶级属性,社会规律有阶级属性D、自然规律可以被认识,但不可以被改变;社会规律可以被认识,也可以被改变19、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

6、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的是(D)A、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B、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C、劳动者与资本家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20、商品经济中最经常、最大量、最普遍的经济行为是(B )A、市场竞争B、商品交换C、劳动力买卖D、追求利润二、辨析题(判断命题是否正确,并简明扼要地加以分析。每小题5分,共20分)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思维将取代人类思维。错误。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表明了机器与人的思维能力的同一性,但是机器本质上仍然是人制造的,是通过人的控制来发挥作用的。所以说,机器不能代替人类思维。因为只有人才具有主观能动性。2、假象是一种错觉。

7、错误。假象同真象一样,都是客观事物的表现形式,只不过一个从正面表现事物,一个从反面表现事物。无论是真象还是假象,都是事物的客观表现,都是客观的。而错觉是主观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反映,是主观的。3、根据“适度”的法则,我们应当永远地保持事物原有的度,使事物永久地保持质的稳定性。错误。唯物辩证法所讲的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事物的度对于事物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保持事物质的限度和关节点。但是,当事物发展时,必须突破度的界限。4、普遍同意的就是真理。错误。真理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实践标准。普遍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