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482132
大小:1.65 MB
页数:53页
时间:2018-07-17
《学士学位论文--某高校教学楼计算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华中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下册)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2001级毕业设计——某高校教学楼计算书(下册)设计:指导教师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1802021-9-62华中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下册)4第⑨轴横向框架内力组合及配筋计算864.1内力组合错误!未定义书签。4.2截面设计915部分板设计1535.1七层板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5.2底层板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61号楼梯设计1606.1梯段板设计1606.2平台板设计1616.3平台梁设计1626.4构造措施1647主楼电算1647.1PKPM电算错误!未定义书签。7.2电算、手算结果比较与
2、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7.3基础设计荷载错误!未定义书签。7.4BIS隔震设计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8部分基础设计1648.1基础隔震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8.2条形基础设计1659全文总结17610致谢17811参考文献1791802021-9-62华中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下册)5第轴横向框架内力组合及配筋计算上一章计算了第轴横向框架分别在恒载、活载、风载与地震作用下的内力,但是,并不能直接利用这些内力来进行截面设计,因为,结构在实际工作状态下可同时受几种不同的荷载的作用,所以应该将第四章计算的单项内力按照基于概率论的可靠度设计原理加以组合。组合前
3、,应将第三章计算得的单项内力加以调整。5.1内力调整以上各章节计算与调幅的内力均是针对计算简图(图2.2)而言,所求的杆端内力也就是柱中与梁中交点处(如图4.2中C处)的内力。但是,实际结构并不是如计算简图那样无尺寸的框架,各个构件是有尺寸的,所以,用于设计构件的内力应该是梁边或柱端处(如图4.2中的Ⅰ-Ⅰ,Ⅱ-Ⅱ,Ⅲ-Ⅲ,Ⅳ-Ⅳ)的内力。因此,我们需要将计算简图上的杆端内力调整为实际构件的端内力。针对毕业设计而言,不需对每一根柱与每一根梁均进行内力调整与内力组合,在此,我们选取一层、六层与顶层的边柱中柱各一根;一层、四层与顶层梁,进行内力调整和内力组
4、合。图4.2内力调整截面示意图1802021-9-62华中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下册)1)调整方法采用力、力矩平衡的方法将C处的内力调整至梁端、柱端。(1)梁内力调整a、竖向荷载内力调整(以恒载内力为例)节点2详图见图5.2.1,其左梁受恒载作用下的右端弯矩,剪力。同时受均布荷载(自重)与梯形分布荷载(板重)作用。取半柱宽梁段为隔离体,计算简图如下:图4.3节点2左梁右弯矩内力调整示意1对该隔离体列出平衡方程如下:求解出:(5.1)(5.2)其中,,;代入得:,。同理可将该节点右梁左内力调整,同理可将活载作用下内力调整。b、水平荷载内力调整水平风荷载作
5、用下,剪力图如图3.311802021-9-62华中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下册)所示,剪力延梁不变,所以不需调整;弯矩图如图3.30所示,延梁呈线性变化,所以可利用线性关系调整。计算简图如下:图4.4节点2左梁右弯矩内力调整示意2对右侧三角形运用相似三角形定理,可得:其中,,代入,可解出:同理,可将节点右梁左端内力调整,可将水平地震作用内力调整。(2)柱内力调整a、竖向荷载内力调整(以恒载为例)恒载作用下柱的剪力图如图3.22所示,延柱不变,所以不需调整;弯矩图如图3.20所示,为线性变化,可利用线性关系调整。计算简图如下。图4.5节点2下柱内力调整示
6、意1802021-9-62华中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下册)对上三角形利用相似三角形定理,可得:其中,,代入可得:。同理可将节点2上柱内力调整,同理可将节点2受活载内力调整。b、水平荷载内力调整因为水平荷载作用下,柱内力形式同竖向荷载作用时相同,所以可采用相同的方法。5.2内力组合1)内力组合因为在内力组合过程中采用EXCEL表格进行,只需要进行公式粘贴,而所需要的数据可以从前面的计算表得到。所以,将各层框架梁和B、C、D、F四根柱的各层内力进行组合。根据《高层规范》5.6,本教学楼第榀横向框架内力组合有以下几种组合形式:(1)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5.
7、3)(2)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5.4)以上各个符号意义详见《高层规范》5.6。由此,具体可分为以下14种内力组合形式:(左风)1802021-9-62华中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下册)(左风)(右风)(右风)(左风)(左风)(右风)(右风)(左震)(左震)(右震)(右震)内力组合见表见本章附录。2)内力调整本节内力调整针对与地震作用参与的组合,按照“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的原则将梁端剪力,柱端弯矩,柱端剪力进行抗震调整。调整原则详见《高规》6.2节。内力调整结果附于内力组合表中。根据《高规》5.2.3,“截面设计时,框架梁跨中截面正弯矩设计值不应小于竖向荷
8、载作用下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设计值”。以下以一层中跨梁为例,验算以上条款。一层中跨梁在恒载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