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疑三探模式教学案例

1三疑三探模式教学案例

ID:12479678

大小:46.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17

1三疑三探模式教学案例_第1页
1三疑三探模式教学案例_第2页
1三疑三探模式教学案例_第3页
1三疑三探模式教学案例_第4页
1三疑三探模式教学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1三疑三探模式教学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疑三探模式教学案例  《题西林壁》 教材简析   这首诗是宋朝文豪苏轼浏览庐山时,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题写的一首对庐山带有总结性质的诗,表达了对庐山的赞美之情。诗句“不是庐山真面目”,蕴含哲理,成为成语,传诵千古。教学要求       1、借助于注释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诗歌描写的是怎样的景色,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2、在理解词句,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讨论从诗中受到的启发。        3、有感情的朗诵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情感,明白诗中的哲理。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破题质疑        

2、     1、位于长江边上的江西庐山,以其风光秀丽,气候宜人而备受游客的青睐,历来游览过庐山的文人墨客都留下了珍贵的墨宝。在歌颂庐山的众多故事中,有一首却别具一格,千古传颂。           2、这节课我们就走近庐山,走进宋朝大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感受庐山的美,板书诗题。         3、学习这首古诗,你认为应该主要解决哪些问题? 预设:    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二、潜心批读,自主探究——古诗意思1、初读感知,把握大意:1自由读古诗,要读通顺,读正确。2同桌俩互读互听互评。3指名读古诗,注意纠错。4这首古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回忆一下你准

3、备采用什么方法理解古诗的意思?3、出示自学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先采用结合注释、联系诗句、观察插图等方法理解题目、词语、诗句的意思,把自己的理解用铅笔批注在旁边;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不理解的地方打上“?”4、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根据学情,留足时间。三、多元对话,合探解疑——古诗意思1、指名读古诗。2、通过自学你明白了那些词语、诗句的意思?3、你有哪些地方不理解的?提出来,共同探究。4、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指名说一说———议一议———再说说。5、读诗句,想画面:边轻声读边展开想象,把你脑海中所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话描绘下来。3、同桌俩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四、潜心批读,自主探究——体会情感1、出示自学提示:自由读古诗,边读边体会;自己从诗句中体会到什么?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体会到的?把自己的体会批注下来;你认为这首诗该怎样读才合适?自己试着读一读,要读出原诗的味道。2、学生自读体会,教师照顾学困生的自学。五、多元对话,合探解疑——体会情感、1、同桌交流自己的体会,相互说一说,读一读,评一评。2、谈谈你从诗句中体会到的,引导学生抓关键字词体会诗人的情感。预设:(1)从“横、侧、远、近、高、低”等方面看庐山,景色一样吗?从中你体会到什么?(2)把后两句诗改写为先因后果的句子因为我,所以。(3)作者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怎样才能看清庐山

5、的真面目呢?由此你想到了什么俗语?3、练习朗诵带着自己的体会朗读古诗并评议或表演式朗诵古诗。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这首古诗。六、拓展练习,升华认识1、自读古诗,区别异同。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千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交流自己的看法。3、老师总结:同样是写庐山的诗歌,可是表现的方法却不相同。一个选取庐山瀑布为视角,表现庐山的秀美壮丽,想象大胆豪放,风格清新飘逸,而另一个却从不同的方面对庐山之美进行了总结,写出了庐山的气象万千,悟出了深刻的哲理,诗句活泼生动而韵味醇厚。七、审视文本,放胆质疑1、分角色朗读古诗。2、古诗读到这里,诗句的意思读懂了吗

6、?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中的哲理弄明白了吗?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如果有,请大胆提出来。3、随机质疑,相机引导学生自主解疑。八、课外延伸,拓展探究1、苏轼的诗精致秀美,千古传颂,请大家课后收集苏轼的诗词,选择最喜爱的一首背下来。2、积累富含哲理的古诗名句。  2回来吧,渐行渐远的范读 我一直固执的认为,范读应该是语文课上一道绝美的风景。可是每次参与学校的公开课听课,我都会产生一种相同的感受——语文课上的范读如同远遁的隐士,渐行渐远,。偶尔听到,也是泛泛而读,绝非范读,私下与授课教师交流时,甚至还听到有部分教师说羞于范读。因为害怕范读会淡出学生的视野,特提笔呼吁:回来吧,渐行渐远的范读!做

7、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范读是对我们最基本的要求。我们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实施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应该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方式。对语文教师而言,身教的效果远胜于言传。会范读与不会范读所带给学生的影响是迥然不同的。会范读的教师通过自己抑扬顿挫、绘声绘色的范读,不仅可以重塑或重现课文的意境,为学生提供一种真实可感的艺术形象,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造成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感染效应,触动学生的心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