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471753
大小:5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7
《天津09年自考构成(平面、色彩、立体)考试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程名称:构成(平面、色彩、立体) 课程代码:4817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构成艺术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艺术设计专业(专科)的必修课程。它包括三部分内容,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构成要素的特点、组合形式规律等,以便将来熟练地运用到各专业设计的创意中。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构成的练习使学生对构成的基本知识有系统的了解,使自学应考者获得平面、色彩及立体构成设计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近一步提高设计能力和美学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自学应考者应做到:
2、(一)能顺利而准确的完成各项课程设计 (二)掌握现代构成设计规律,具有综合应用的设计表现能力,具有分析、评价优秀设计作品的初步能力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构成艺术》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它与艺术设计专业的许多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素描》、《色彩》是本课程的基础,并与《设计色彩》等课程互相衔接配合。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平面构成 第一章 自然形态与抽象形态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点、线、面的构成规律,了解我国投资决策的三个阶段——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的概念和作用、工作程序和评估内容与要求
3、,从而了解项目评估的全貌。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自然形态的具象与抽象(一般) 理解:点、线、面的基本形态的含义 (二)点、线、面、块是形态的抽象(一般) 理解:画面中点、线、面的运用;点、线、面视错觉的形成与利用 第二章 构成中的形态策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企业资信评估的目的和作用,正确掌握企业资信评估的内容,并了解其程序和三种常用的方法,能够对企业资信评估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和计算。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形态的采集与提炼(一般) (二)变形与视觉张力的舒展(一般) 理解:形态的变形方法 第三
4、章 元素与构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正确掌握项目建设必要性评估的内容,理解项目概况评估的内容和项目建设必要性评估的作用,并了解项目概况与建设不要性评估的相关概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相同形与相似形的重复构成(一般) 理解:单一形象的设计及形象的重复排列规律 (二)节奏创造和渐变、发射骨骼的设计(重点) 1、渐变构成 2、发射构成 理解:基本形的渐变构成、发射构成 (三)对比构成(次重点) 1、空间对比 2、聚散对比 3、大小对比 4、曲直对比 5、方向对比 6、明暗对比 理解:构成中各元素的对比关系
5、及方式 (四)变异构成(重点) 理解:理解形象变异的设计方法 色彩构成 第一章 色彩的形成与色彩的体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色彩产生的必要因素及形成的规律,了解基本色彩体系及色立体,掌握色彩三要素的概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观察色彩 理解:色彩形成的规律,如色彩与光、色知觉的关系以及对色彩的基本感觉。(一般) (二)色彩的属性 理解:色彩三要素概念:色相、明度、纯度(一般) 色彩的体系:色立体的基本组成形式,孟塞尔色立体(一般) 第二章 色彩的对比研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正确
6、掌握色彩的组合在实际应用当中所遵循的基本规律,如色彩对比 规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色彩的组合(一般) 理解:色彩组合关系的概念,构成和谐画面效果的基本配色原则 (二)色彩的对比(重点) 理解:色彩对比关系的形成及运用理论 应用: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冷暖对比、互补色对比 第三章 色彩的情感与视觉心理效应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正确掌握色彩与心理联想的关系,并通过想象合理使用色彩,色彩的象征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色彩的语言性与视觉心理效应(一般) 理解:色彩语言的设计与视觉心理的关系,研究色彩在
7、设计实践中的作用 (二)色彩的象征性(一般) 1、色彩的华丽与质朴感 2、色彩的冷暖感觉 3、色彩的味觉感 理解:色彩的象征意义,色彩的通感。 第四章 色彩的调和研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色彩的调和理论(一般) (二)色彩调和的一般原理(重点) 1、类似调和 2、对比调和 3、均衡调和 理解:色彩之间的协调方式 第五章 色彩的肌理研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肌理的认识(一般) 1、肌理的种类 2、自然与肌理创造 3、肌理的审美价值 (二)绘画肌理的制作(次
8、重点) 理解:肌理制作的基本方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