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无脸”——清代刑部书吏研究

“吏无脸”——清代刑部书吏研究

ID:12462182

大小:40.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17

“吏无脸”——清代刑部书吏研究_第1页
“吏无脸”——清代刑部书吏研究_第2页
“吏无脸”——清代刑部书吏研究_第3页
“吏无脸”——清代刑部书吏研究_第4页
“吏无脸”——清代刑部书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吏无脸”——清代刑部书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吏无脸”——清代刑部书吏研究-法律“吏无脸”——清代刑部书吏研究郑小悠(北京大学历史系,北京100871)摘要:清代政治,有“与胥吏共天下”的特点,其中权势最盛者,当推中央部吏。清代部吏已形成职业垄断,又利用行政程序,代“所学非所用”的官僚士大夫发布、执行政令。六部中以刑部专业化水准最高、政务最为繁冗,但刑部书吏恰恰地位最低,舞弊问题最少。盖因刑部在雍正以后调整了行政运作程序,又能调动司官的能动性,改变了部内官吏关系所致。关键词:清代;刑部;书吏;司官;舞弊中图分类号:DF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933(2015)02-0060-09收稿日期:2014-1

2、0-24该文已由“中国知网”(www.cnki.net)2014年12月29日数字出版,全球发行作者简介:郑小悠(1987-),女,北京市人,北京大学历史系清史方向博士研究生。清代书吏问题是清史学界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不过,囿于材料,学者的主要关注点在州县书吏身上,并以此扩展到对整个清代地方政府的研究。对于部吏,从晚清起,无论政治家还是学者,都对其在王朝行政体系中的地位予以高度认可,但具体深入研究者不多。现有研究角度相近,多以晚清笔记为主要史料来源,泛论六部书吏部中的舞弊现象及其成因,如张锡田《论清代文档管理中的书吏之害》、赵彦昌《清代书吏对文书档案工作的危害》、关宏玉《略论

3、清代书吏之弊害及整顿》、张晨《试论清代六部书吏》等①,并未就具体衙门的具体情况而论。因为清代常见史料中关于书吏舞弊的记载,多系户部、吏部书吏的情况,是以今人研究中,也多仅涉猎户、吏两部。并就户、吏二部的情况,且对清代的书吏问题采取以抨击批判为主的价值判断。本文拟以刑部书吏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使用清人文集、笔记、年谱,特别是官方保存的档案史料,尤欲从刑部的官吏关系视角看待刑部书吏在六部中的特殊性。解析清代中央法律专业化水准最高的衙门,何以令法律职业化程度最高的书吏群体形成“吏无脸”的特殊生存状态。一、清代部吏的生存状态与刑部书吏的特殊性在治清史者的观念中,清代部吏的重要性都是毋

4、庸置疑的。这种认识,大都来源于郭嵩焘与冯桂芬的名言,郭氏日:汉唐以来,虽号为君主,然权力实不足,不能不有所分寄。故西汉与宰相外戚共天下,东汉与太监名士共天下,唐与后幻藩镇共天下,北宋与外国共天下,南宋与外国共天下,元与奸臣番僧共天下,明与宰相太监共天下,本朝则与胥史共天下。冯氏则日:州县日可,吏日不可,斯不可矣,犹其小者也。卿贰督抚日可,吏日不可,斯不可矣,犹其小者也。天子日可,吏日不可,其不可者亦半焉,于是乎其权遂出于宰相大臣之上,其贵也又如此。郭、冯二人的感慨反映出清代政府行政的重要特点:各级政务决策者发出的政令,要以国家的法律和各类条例、成案为依据,而书吏是律、例、案的

5、主要执行者。因此,书吏拥有一定的“可否”各级政令的能力。六部书吏高踞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凭借“大凡督抚题奏本章,必勅部议覆而后施行,内重外轻,乃事势之固然”的制度优势,成为其中最有权势者。本来,按照制度的规定,律、例、案的正式执行者应是各级官员,在中央,即是六部司官,书吏的职责不过是抄写文书、保管档案而已。但在实际行政运作中,六部司官是通过科举考试或恩荫、捐纳等方式获得职位的流官,所学非所用,虽然亦不乏入部后认真学习例案者,但终归行政能力参差不齐。而六部书吏“山阴人十居其九,盖其父子、兄弟、亲戚、友朋,道相述,练习科条”[4]。即通过乡缘、亲缘为纽带,世代学习例案、担当此职,已

6、明显呈现出职业化的特点。因此,清代部院衙门多采取遇事由书吏拣择相应例案,拟写初稿,送司官批阅修改后定稿呈堂的操作方式。在这样的工作程序下,如果司官例案不熟,或是责任心不强,书吏拟定的初稿,即原封不动作为定稿呈堂,再经堂官画稿后,就可作为“部议”上奏下达了。如此,国家最高行政机构——六部的实际权力就很大程度上掌握在书吏手中了①。不过,与其专业技能和实际作用相比,清代部吏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却过于低下,且上升通道非常狭窄。虽然也有“五年役满,考选钤职”的规定,但这种考职不仅录用比例很低,且只能授为八、九品杂佐。清代六部中得势的书吏,几乎没有五年役满即行离京者,常常“满后数十年,仍

7、隐射曹司名色,招摇市中。”此外,部吏的法定薪资也非常微薄,除了少量工食和饭食补贴外,主要凭地方官“孝敬”的灰色收入——部费为生。一旦地方官供献部费不合其意,部吏就要百般刁难,甚至出现主动勒索、权钱交易的问题。郑观应总结清代书吏之弊时说:“官有升迁而吏无更换,况既援事权,又复限于资格。虽有才艺,荐达无由,而月得工食纸张之数,为数甚微,若洁己奉公,实无由自给。”可谓一语中的。在地方官署中,大小官员都通过私人聘请幕友的形式,用职业化之幕友监督制衡职业化之书吏,起到一定效果。但在中央六部,一般官员俸禄微薄,根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