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山水画中儒家身体观的隐喻与表达

传统山水画中儒家身体观的隐喻与表达

ID:12455492

大小:3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7

传统山水画中儒家身体观的隐喻与表达_第1页
传统山水画中儒家身体观的隐喻与表达_第2页
传统山水画中儒家身体观的隐喻与表达_第3页
传统山水画中儒家身体观的隐喻与表达_第4页
传统山水画中儒家身体观的隐喻与表达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统山水画中儒家身体观的隐喻与表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传统山水画中儒家身体观的隐喻与表达摘要:传统山水画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也是画家以身体为媒介体验世界的结果,山水画中隐含着儒家身体观。以儒家修身为切入点,从其与山水画的人格精神、伦理精神和气韵生动的关系上诠释了山水画的艺术价值,以新的视角深化了对传统山水画的认识。  关键词:中国画;传统山水画;儒家修身;艺术精神;人格精神;伦理精神;气韵生动  中图分类号;J20-0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山水画萌发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遵循“师造化”与“师传统”的艺术创作原则指导下,不离“天人合一”宇宙观,以周游六

2、虚,“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造象理念,生发落迹出极具浓郁生命意识的山水绘画。传统山水画历经了从物境、意境到艺境的发展过程,由起先作为人物画背景的附属状态逐渐走向独立,并最终脱离囿于客观物象自然造化的羁绊,迈向以笔墨形式为审美本体的自由艺术状态。传统山水画无论如何演变衍化,始终保有天人交感的创造心理模式和以“品味”为主的独特审美体验方式,使之叛别于西方“观视”为主的审美欣赏方式。中国传统山水画所保持的异于西方绘画的审美特点,与绘画的身体性表达意向关联甚密。在传统山水画的营构中,画家是以身体感知和体验为基

3、础,将其体悟落墨显迹内化为作品,使山水画成为画家以身体为媒介体验世界的表征。因而山水画创作中,画家身体以遮蔽状态和隐喻方式渗透其间,从自身身体经验出发去识度宇宙万相,隐射出画家对其生存的传统境遇的文化思考。故而从身体意向出发,可以成为我们领悟山水画艺术魅力的重要维度。    一、传统山水画中的儒家身体观    身体作为意义呈现的场所和文化预设的载体,可以成为我们领悟世界的重要媒介,因此梅洛·庞蒂说:“世界的问题,可以从身体的问题开始”。身体不单是肉身,“肉体是纯生理概念,身体则牵涉到无形的精神、心灵、

4、情意,是生理、心理所交相容与、融构而成的共同体”,这表明肉身指向的是人的生理欲望体,而身体则是建基于人的肉身之上,蕴含有精神纬度,灵肉浑然融生的产物。  身体观是建基在一定的文化语境里,隐载不同的文化信息和价值观,可以作为我们去认识和把握周围存在的一种方式。传统儒家思想中,它视身体为身心一如的整全生命体,论及身体总是离不开对心性的探讨,这与西方追求灵肉二分,身心割裂,抑身扬心的理念截然不同。儒家身体观是在儒家思想视野中对身体理解,它必然是服从并服务于它的终极价值。儒家的终极在“道”,与道家不同,儒家是

5、将“道”落实在人之上,而非悬空于冥冥虚空,儒家以仁善为道,主张仁义行,“道”成为生命内在德性显现。儒家身体观以仁善为立基的理论根据,成为身体与生命存在本体论的终极依据,以及人的一切生命实践之根由。  儒家以身体去体“道”,则身体展现为对德与礼的身教的践形,讲求滋养身心“浩然之气”,以德行精神为生命之追求至境,最终达至社会和谐。身体对礼与仁德的修治之所以能达至仁德的生命境界,这主要在于儒家身体践行观是“形一气一心”一体的。“气”作为构成人躯体的基质,如庄子所言“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天

6、地万物一气化行,身心气化一体,气充布身体内部使身心如一,流转宇宙之间使得人与宇宙贯通相融,它成为理解身心一体、身心同质异相的关捩。儒家基于气形成的“形一气一心”的身体结构,使心能上承性一命下接形躯,形躯借心性提升上贯天命本身,最终使人通达“生生不息”的大化生命境界。  儒家体道养气,孟子主张以心志充养体气,志气相合,使身体以德行挺立而成,荀子则以礼治气养心,实现以礼正身与美身的身一礼融合的生命体,然而这些最终还是要落实为身体修为工夫上,不仅有赖于“心”的静中知解、领悟,还须将此“知”、此“悟”化入到形

7、躯之身的活动、展现中。儒家所言的身体修行活动,如孔子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点化出“艺”的修习其所依据的是本己的德行,最终达到修身之目标:道。“艺”本身是身心整全的生命修为活动,包括武术、书法、射艺、陶艺、烹饪等技艺,这些活的技艺是以身体性为前提的,要求身心器官整体性的活络起来,以实现养心全神,将人生拓展为生命的艺术。  从广义上的“艺”来看,传统山水画也可算作一种特殊之“艺”。山水画本身具备娱情养性之功效,画面葆有气的灵动融生,其最终归向对道的体悟(尽管儒道两家对道有不同的理解),本

8、真之处在于表现活生生的生命精神,即所谓“气韵生动”。借助山水画这种艺术载体,儒家能以艺进道,治气养性,通过身心一体的品味,引发修身活动,实现身体形躯的践履。在传统的文化境遇中,尽管山水画的勃兴包含着人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意识觉醒的因素,但儒道两家并未视山水画为单纯的视觉艺术作品,从而仅仅滞留于山水的视觉之美上,这与儒道两家的身体修为主张关系甚大,这也是中国传统山水画作为一种艺术品类,贵在体味品读而非单纯观视的缘故之一。身体与山水画的结合是以身体性隐喻渗入山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