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标志城战略规划-复旦大学-页

中华文化标志城战略规划-复旦大学-页

ID:12454255

大小:4.41 MB

页数:76页

时间:2018-07-17

中华文化标志城战略规划-复旦大学-页_第1页
中华文化标志城战略规划-复旦大学-页_第2页
中华文化标志城战略规划-复旦大学-页_第3页
中华文化标志城战略规划-复旦大学-页_第4页
中华文化标志城战略规划-复旦大学-页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华文化标志城战略规划-复旦大学-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华文化标志城战略规划编制单位:复旦大学   编制时间:2006年7月-2007年7月   组织领导:燕 爽 党委副书记         蔡达峰  副 校 长    首席专家:葛剑雄 图书馆馆长   编制组成员:   (按编制内容前后顺序)   编制内容       姓名  职称/职 专业/研究方向   总   论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历史系教授、博导   项目总负责人 葛剑雄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 历史地理文化        上海历史学会会长   文化战略 朱顺龙  复旦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研究员、教授、博士 文物与博物馆学   生态引导 王

2、祥荣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导 城市生态与规划   规划战略 王新军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城市规划    复旦规划建筑建设计研究院院长    经济分析 周伟林  复旦大学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 城市经济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统   稿 张晖明  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院长 产业经济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 目录第一部分总论   1.1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3   1.2中华文化标志城的功能定位 4   1.3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必须遵循的原则 4   1.3.1严格遵守宪法 4   1.

3、3.2维护民族团结 5   1.3.3展示多元文化 5   1.3.4尊重宗教信仰 5   1.3.5坚持一个中国 5   1.3.6面向世界文明 6   1.3.7追求人地和谐 6   1.4中华文化标志城必须具备部分国家级的文化功能 6   1.4.1具备部分国家级文化功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6   1.4.2以往的实例 7   1.4.3中国的现实 7   1.4.4选址的概况 8   1.5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建设和管理机构 8   1.6中华文化标志城的基本设施和功能 8   1.6.1中心城区 9   1.6.2儒学文化展示体验区 10   1.6.

4、3预留发展区及后续项目安排 10   1.7中华文化标志城的用地、资金和完成时间 11   第二部分文化战略   2.1总体定位 12   2.1.1理念阐述 12   2.1.2承载功能 12   2.1.3功能解构 12 2.1.4建设节奏 13 2.2文化资源战略规划 13   2.2.1资源梳理与整合 13   2.2.2思想基础和现实作用 14 2.2.3思想内涵解构 15 2.3文化空间战略规划 16 2.3.1文化空间规划的概念 16   2.3.2文化空间规划的要求 16   2.3.3中华文化标志城文化空间规划的目的 16   2.3.4中

5、华文化标志城空间资源分析 16   2.3.5中华文化标志城空间构想 17   2.3.6中华文化标志城各区域布局构想 17   2.3.7文化产业战略构想 21   第三部分生态战略   3.1背景分析 23 3.1.1缘起 23   3.1.2目的意义 23   3.2规划区域生态基础特征及分析 23   3.2.1生态本底分析 23   3.2.2区域生态综合评价 26   3.2.3规划区生态敏感性分析 28   3.3九龙山核心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评价 29   3.3.1九龙山核心区域生态要素分析 30   3.3.2九龙山核心区人为干扰分析 3

6、2   3.3.3九龙山核心区域景观生态格局和生态控引 33   3.4九龙山核心区规划方案的空间场景模拟 34   3.5规划区域综合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 35   3.5.1总体目标——资源生态文化生态交通生态城市生态综合协调 35   3.5.2基本原则 35   3.5.3规划区域生态格局 36   3.5.4规划保障措施 36   3.6需要同步开展的专项深入研究的问题 38   第四部分规划引导   4.1区域分析 39   4.1.1扩大国际影响 39   4.1.2强化文化枢纽 39   4.1.3拓展区域平台 40   4.1.4实施圈层支撑

7、 41   4.1.5完善基础设施 41   4.2空间规划的理论研究 41   4.2.1中国古代城市特点 42   4.2.2中国近现代城市特点 45   4.2.3中国近现代城市理论 46   4.2.4研究结果 46   4.3规划总则 46   4.3.1规划依据 46   4.3.2指导思想 47   4.3.3规划原则 47   4.3.4规划理念 48   4.3.5功能构成 48   4.3.6范围界定 48   4.3.7发展规模 49   4.4功能布局 49 4.4.1第一层面:规划协调区(约300平方公里) 49   4.4.2第二

8、层面:城市规划区(约110平方公里) 52   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