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误区 正确认识客观规律

走出误区 正确认识客观规律

ID:12447999

大小:3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7

走出误区 正确认识客观规律_第1页
走出误区 正确认识客观规律_第2页
走出误区 正确认识客观规律_第3页
资源描述:

《走出误区 正确认识客观规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走出误区正确认识客观规律 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学 郑冬奇    邮编:351200     邮箱:xyyzzdq@yahoo.com.cn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列宁说,“规律就是关系”,就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见《列宁选集》第2卷,第584页)。恩格斯指出:“我们早就证实,在每一个领域内,都有在这种偶然性中去实现自己的内在的必然性和规律性(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规律具有客观性,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为人类造福。可见,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客观规律对于人类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大的意义。在近几

2、年全国各地的政治科高考试卷中,规律为必考点之一。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好规律、运用好规律、解答好有关规律的试题,我们必须走出对规律认识的种种思想误区。误区一:宿命论──认为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简析:马克思主义认为,客观世界的发展有着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在实践中认识它、研究它,从而掌握它、利用它,或者限制它发生作用的范围,来达到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的目的。列宁说得好:“当我们不知道自然规律的时候,自然规律是在我们的认识之外独立地存在着并起着作用,使我们成为‘盲目的必然性’的奴隶,一经我们认识了这种不依赖于我们的意志和我们的意识而起着

3、作用的规律,我们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见《列宁选集》第2卷,第192页)。”所以,我们要反对宿命论,决不做规律的奴隶。误区二:不变论──认为客观规律是永恒不变的。简析: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当物质运动由一种存在状态转化为另一种存在状态,由一个发展阶段转化为另一个发展阶段时,其本身固有的规律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就像恩格斯所说的:“商品生产的这些经济规律,随这个生产形式的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因此,我们在认识客观规律时,必须一切以事物存在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误区三:意

4、志论──认为规律是可以创造或消灭的。简析: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在实践过程中,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创造条件,使规律起作用的具体形式发生变化,但规律本身并不会因此而发生改变。例如,人们可以利用规律引水上山,改变水流的方向,但引水上山仍是万有引力规律与机械运动规律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而绝不是人们改变了万有引力等规律。正如斯大林所强调的:“马克思主义把科学规律——无论指自然科学规律或政治经济学规律都是一样——了解为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的反映。人们能发现这些规律,认识它们,研究它们,在自己的行动中考虑到它们,利用它们以利于社会,但是人们不能改变或

5、废除这些规律,尤其不能制定或创造新的科学规律(见《斯大林选集》下册,第540页)。”因此,人们不能根据自己的意志创造一个客观上不存在的规律,或者改造、消灭正在起作用的规律。误区四:指导论──认为人类在实践中要以客观规律为指导。简析:这一观点混淆了客观规律与科学理论的区别。马克思主义认为,规律是客观的,人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但规律本身并不能支配指导人们的行动。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受一定的思想意识的支配,因此,人们在实践中要以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科学理论)为指导,而不是以客观规律为指导。毛泽东同志曾明确地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

6、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说过的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然而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见《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80页)。”3误区五:先后论──认为先应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然后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实践。简析:毛泽东指出:“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见《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第155页)。”可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认识、掌握和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

7、但这绝不是要求人们在进行任何一项工作前都必须在完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后,再去实践。事实上,正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才逐步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如果要求人们在掌握客观规律之后再去实践,那就无疑捆住了人们的手脚。倘若如此,人们是永远也不会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误区六:等同论──即把规律等同于规则、法律等。简析:这一观点只看到规律与规则、法律等的联系,而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区别。规律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