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419928
大小:3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7
《大学生民主与法律意识现状调查 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生民主与法律意识现状调查总结报告法学院10级高党小组分析和认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是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法律意识,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大学生群体对法、法律或其现象的反应形式,即心理、知识、观点和思想,包括对法律的情感、认知、评价和信仰等的内心体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
2、群体,也是未来社会的支撑主体,其法律意识如何,直接影响到公民的法律素质和整个社会法治文明的程度。一、研究和培养大学生法律与民主意识的意义1、对大学生法律,民主意识的现状进行客观、准确的研究及分析,是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教育,提高大学生法律,民主意识,培养遵守法律内在自觉性的基础。 从年龄上讲,大学生是一个横跨青年和成年的群体,由于尚未形成成熟、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其法律意识带有明显的易变性和不成熟性。加之历史原因、外部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个别大学生的法律民主意识和行为与社会要求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当
3、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和法律需求,对于提高法律教育的针对性,切实提高大学生法律与民主意识,培养大学生遵守法律内在自觉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长远方针,是国家法制建设的百年大计,是促进培养现代化合格人才的需要。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的目标,而社会主义法制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于公民法律意识,它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决定法律本身的命运。大学生群体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后备军。这个群体的法律意识强弱,直接影响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
4、现。3、“公民民主意识是民众对民主制度、政治体系的观点、理论、思想和价值评判的总和,是对民主现实的反映和理性的把握。”公民民主意识是判断一个国家是否能成功实现民主制度的重要标准。也因此,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民主意识必然决定了国家未来的民主建设。 二、当前大学生法律与民主意识的现状与分析 有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明显增多,占社会刑事犯罪的比例持续上升。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曾主持过一项调查,1965年,青少年犯罪在整个社会刑事犯罪中约占33%,其中大学生犯罪约占1%;“文革”期间,青少年犯
5、罪开始增多,占到了整个刑事犯罪的60%,其中大学生犯罪占2.5%;而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占到了社会刑事犯罪的70%至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为17%,而且犯罪类型向智能化、多样化发展,同社会犯罪比,其涉罪范围、性质及危害没有质的区别。数据显示:“象牙塔”并不平静,大学生们的法律素养包括法律意识状况令人忧虑。1、在校大学生生法律意识状况调查。(1)法律和民主知识的来源及对法律知识作用的认识 40%左右的学生的法律知识主要来源于学校的教育,40%的学生法律知识来源于电视和报纸,受家庭影响及其他来源的占20%左右。约1/3的学生认为法律在现实中基
6、本没用,1/2的学生认为法律作用一般。这表明大部分学生法律知识缺乏,学校系统的法律知识教育不足,不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而对于民主意识的认识来源,40%的是来自于电视报纸等媒体上,50%来自于学校教育,10%左右来自于书籍和家庭的影响 (2)主动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在实际生活中,有意识的主动运用法律知识的学生比例仍然不高,比如当权益受到侵害时,30%的会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30%会通过关系解决,还有30%只是认为很委屈,但也没有办法,其余的会用武力解决,或者是根本没有在意过。同时,在调查法律与生活的联系程度时,70%左右的都认为法律与我
7、们生活息息相关,无处不在。仅30%左右的认为中国法律不健全,与人民生活联系不大。大学生也由其知识水平决定,有一定的法律意识,但是运用法律知识的状况依旧让人担忧。 (3)对民主的看法和对当前民主的整体现状的满意度对于自己曾参与的民主选举活动的评价,50%的认为选举公开,能够体现选民的意志,其余的却是对选举过程不清楚,投票有盲目性和认为选举只是形式。而对于民主的看法,70%的认为是国家应有的政治制度,不到30%的认为是社会生活的组织方式,只有极少数的认为是社会意识形态和国民信仰。对这一方面说明作为法治前提的民主立法及其程序还很不健全;另一方面
8、存在一定的消极的民主意识也会影响到公民民主信仰确立和民主理想信念的最终建立。表现出大学生民主信仰的一定程度的缺失,也反映了不利于大学生民主意识培养的民主环境和氛围。(4)对于公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