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417962
大小:3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7
《《夏夜多美》说课稿_陈 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夏夜多美》说课稿_陈 珥一、说教材 《夏夜多美》是一篇动人的童话故事,它生动地讲述了一个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在危险时刻,睡莲姑姑弯下腰救它上来,热心的小蜻蜓牺牲休息时间,在萤火虫的带领下,把小蚂蚁送回了家。读了这个故事,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夏夜美丽的荷塘夜色,更被小动物们相互关爱的美好品质深深打动。这篇文章文辞优美感人,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浓浓的温情,是人文内涵极其丰富的佳作。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她、他”等6个字。 2、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夏夜之美和助人为乐的精神之美。二、说教法 阅读课的设计力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以学生自学、合作学习为主,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首先大胆创设优美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美丽的夏夜中进行学习。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阅读时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情境中诵读,在诵读中体验、感悟,使学生在感悟课文内容的同时,心灵受到熏陶和触动,感受夏夜的美,培养审美情趣,学会关心别人,培养良好的品质修养。教学方式上以“导演和
3、演员”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表演课本剧。以读代讲,读中感悟,提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途径。评价方式上,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由传统单一的教师对学生评价转变为学生互评、学生评价老师,从而培养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别人的情感和价值观,激发其自信心、成就感。三、说学法 以读为载体,感悟文本。初读时,要求读准音,读通课文。再读时,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初步感悟夏夜不仅景美,人物的心灵更美。细读时,引导学生从“喜欢谁”入手,感悟睡莲是如何关心帮助小蚂蚁的。通过朗读、理解、想像
4、,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情感,感受夏夜“内在”的美,体现阅读的层次性。朗读采用自读、齐读、引读、边演边读等形式,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来朗读感悟文本,在反复的朗读中读通课文,理解内容,而且在与文本的反复对话中巩固。四、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揭题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三、再读课文,互助学习四、欣赏范读,体会感情五、写字指导六、作业 画出你眼中美丽的夏夜。第二课时一、故事导入,复习生字 有一天,蚂蚁妈妈带宝宝们去公园里锻炼身体,瞧,他们正在练习跑步呢!在每一条跑道上都有一些关卡,读出了卡上的字才能过关
5、。哪一组小朋友愿意帮帮他们啊? 过渡:天都黑了,可蚂蚁妈妈的另一个宝宝还没有回来,它到哪去了呢? 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在情境中巩固识字,既扫除了学生的阅读障碍,又很自然地引出文中的故事。同时结合了本文中心,让孩子们感受到帮助他人的乐趣。二、想像朗读,激发感情 1、想象读: 闭上眼,听老师读,你听到了哪些小动物?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 2、交流: 粘贴带名字的小动物图片,学生边看图,边读出词语。三、自读自悟,读出感情 1、把你喜欢的小动物的话找出来: 读一读。 2
6、、把你喜欢的小动物的话读给你的好朋友听一听,并告诉他,你为什么喜欢。 3、反馈交流。相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边读边悟。 此环节设计的目的在于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反馈交流,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四、创设情境,指导表演 这么美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演一演吧。 1、在这美丽的夏夜里,公园里静悄悄的,大家都睡着了,池塘里的睡莲也闭上了眼睛……突然,怎么了? 找两个学生演蚂蚁和睡莲。 把抽象的文字还原成鲜活的情景,通过表演,加深对字词的理解,让学生兴趣盎然地了
7、解课文内容。 2、爸爸妈妈找不到小蚂蚁,该多着急啊!这时,谁来了? 找学生扮演蜻蜓。 3、天太黑了,见不到路怎么回家? 找学生扮演萤火虫。 4、旁白: 小蚂蚁爬上“飞机”,蜻蜓起飞了。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蜻蜓飞呀飞,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一座花坛前,小蚂蚁到家了。 (欢呼状) 穿针引线地使故事情节自然发展。 5、出示: 星星看见了,高兴地眨着眼。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 在师生共同读演中感受到小动物之间互帮互助的真挚情感。 6、
8、组长分配角色,小组试演: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演。 之前的表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小组再演,让每个孩子都亲身体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全班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这充分考虑了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好动、喜欢小动物、对分角色朗读表演感兴趣。 7、展示表演。五、深入感悟,深化体验 1、指读14~16自然段: 借助动画、音效,集体诵读,根据自己的想像自由地辅以动作。 利用多媒体动画、音效以及学生自己做动作表演诵读,为学生创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