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41777
大小:83.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7-11-09
《余欣荣副部长在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余欣荣副部长在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会上的讲话(2015年12月26日)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重中之重的要求,分析当前种植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研究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的目标思路和重点任务,部署安排明年各项工作,加力推进落实,打赢这场硬仗。刚才,河北、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江苏、山东、湖北、重庆、甘肃等省(区、市)作了经验介绍,讲得都很好,值得学习借鉴。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把握新形势,树立新理念,增强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近些年,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发展的好
2、势头,种植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粮食高位护盘取得新突破,今年粮食产量达到12429亿斤,增加288亿斤,实现历史罕见的“十二连增”。质量效益获得新提高,涌现21一批区域特色明显、市场需求旺盛的果菜茶等名特优新产品,产量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农业转方式取得新进展,“粮改饲”、粮豆轮作有序开展,耕地质量建设积极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扎实推进。2015年三大主粮化肥利用率35.2%、比2013年提高2.2个百分点,农药利用率36.6%、提高1.6个百分点。这些成绩令人鼓舞,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当前种植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结构性矛盾更为突出。这些
3、年,粮食连年增产,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但小麦产需基本平衡、稻谷平衡有余,玉米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大豆缺口逐年扩大。棉花、油料、糖料受资源约束和国际市场冲击,生产出现下滑,缺口逐年扩大,需求旺盛的优质饲草料供给不足。有效供给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亟待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结构,提升发展质量。一是缓解资源环境压力,迫切需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成本高地板、价格天花板和资源环境硬夹板的“三板”影响加深,靠拼资源消耗、拼要素投入的粗放发展方式难以为继。需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推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实现永续发展。二是适应消费结构升级,迫切需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全面“
4、二孩”21政策的实施等,推动农产品需求结构、方式不断发生新的变化,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产业发展呈现链条融合趋势,需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以更加丰富多样、优质安全、营养健康的产品,满足消费需求。三是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迫切需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产业的不断升级、链条的不断延伸、附加值的不断提升。适应这种变化,需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推进农牧结合,发展农产品加工,开发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四是促进农民增收和脱贫攻坚,迫切需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和脱贫攻坚冲刺阶段。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
5、业,促进增收,助力脱贫。五是应对国际市场不断加大的冲击,迫切需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深入发展,国内与国际市场深度融合,资源要素和产品加速流动,进口压力加大。需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合理布局产能,着力提高竞争力。与此同时,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也迎来难得的机遇。一是有发展新理念的引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为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提供了基本的遵循。二是有巨大市场消费的拉动。还有五年的时间就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加之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21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的重要阶段,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外在动力持续增强。
6、三是社会投资这边独好。在全国投资增速回落、二、三产业投资持续低迷的情况下,第一产业投资动力强劲,农业是第一产业投资的主要投向,引领结构调整和提质增效。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前三季度全社会农业投资增长38.7%,占第一产业投资比重的49.4%。四是有科技创新加速的支撑。以生物、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为中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蓄势待发,物联网、智能装备、DNA生物记忆卡等一批新技术不断涌现,国家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深入实施,智慧农业、生态农业等新业态应运而生,内在动力持续增强。五是有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改革完善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
7、度,健全农业农村投入持续增长机制,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将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六是有国际国内的深度融合。我国已深度融入全球化格局中,“一带一路”战略的加快实施,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拓展了空间。把握机遇、应对挑战,需要以新的理念引领种植结构调整。以往注重数量增加的时代已过去,正进入数量增长与质量效益并重21、物质要素投入与科技创新并进、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的发展新阶段。我们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