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工艺与模具习题集

冲压工艺与模具习题集

ID:12411964

大小:7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6

冲压工艺与模具习题集_第1页
冲压工艺与模具习题集_第2页
冲压工艺与模具习题集_第3页
冲压工艺与模具习题集_第4页
冲压工艺与模具习题集_第5页
资源描述:

《冲压工艺与模具习题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冲压工艺与模具习题集熊志卿编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学院2011年9月第一章冲裁1.做出冲裁件断面特征图,分析毛刺、塌角、光亮带、断裂带、斜角、穹弯现象产生的原因,说明提高冲裁精度和断面质量的一般措施。2.图示不同间隙时的冲裁件断面状态,分析间隙对断面质量的影响。3.冲裁模具的失效形式有哪几种?分析其产生原因?说明一次刃磨寿命与总寿命概念。4.合理冲裁间隙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我国对不同金属材料冲裁间隙的大致取值范围?合理间隙的选择原则?5.为什么说落料件尺寸取决于凹模,冲孔件尺寸取决于凸模?为什么设计模具时要取最小合理间隙?6.设落料尺寸为φ3

2、0±0.05,冲孔件尺寸为φ30±0.05,孔心距l=50+0.05,请将以上尺寸化成标准形式。7.什么是凸凹模分开加工法?配合加工法?各适用于什么场合?前者为什么要求δp+δd≤Zmax-Zmin?如不满足怎么办?8.当冲裁设备吨位不足时可以采用哪些降低冲裁力的方法?采用斜刃落料时,斜刃应制在凸模还是凹模上?采用阶梯式凸模时,如凸模直径相差悬殊并且彼此相距很近,小尺寸凸模应做长还是做短?原因?9.做出刚性卸料、弹性卸料、弹性卸料带下顶件器、倒装式弹性卸料板及上推件冲模工作部分简图(参考笔记),用P总等于各分力之和的形式说明对以上模具

3、在计算总压力时应考虑哪些力?10.设计下列零件的排样图11.冲裁件为什么要避免尖角和小R?冲孔件为什么限制小孔直径?如孔径较小应采取什么措施?12.根据哪些因素确定冲裁的组合方式?13.分析铆接式、低熔点合金、快卸式凸模固定方法的使用场合。异形凸模固定部分采用圆柱结构应注意什么问题?14.比较直壁刃口凹模与锥形刃口凹模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15.连续冲模进距定位采用什么方式?横向位置如何保证?导正销和临时挡料销起什么作用?采用挡料销与导正销的连续模确定两者间距时为什么要加或减去0.1mm?侧刃定距时,侧刃截面长度S为什么要等于进距加0.

4、05~0.1mm?16.试比较侧刃截面形状对送料的影响。试比较单侧布置侧刃与对角双侧布置侧刃的优缺点。17.刚性卸料板和弹性卸料板各适合什么场合?18.说明中间导柱模架、后侧导柱模架、浮动模柄、滚动导柱导套各适用什么场合?19.写出常用凸模、凹模、固定板、卸料板、模柄、侧刃、导柱、导套、垫板、顶杆、推杆、顶板材料及热处理要求。20.写出凸模与固定板,模柄与模座,固定挡料销与凹模,导柱与导套的配合形式。21.为什么要求冲裁模的压力中心通过模柄轴线?试解释冲模的封闭高度、压力机的封闭高度(包括最大与最小封闭高度)的概念。说明冲模封闭高度与

5、压力机封闭高度的关系。22.齿圈压板精密冲裁模工作部分由哪几部分构成?精冲原理?23.Q235钢制垫圈,料厚t=2mm,外圆φ35-0.34mm,内圆φ12.5+0.24mm,试确定冲孔模和落料模直径。取直壁刃口凹模刃带宽6mm,试计算冲裁力,卸料力和推件力(采用弹性卸料)。24.图示硅钢片(中硬钢),厚0.35mm。试确定凹模刃口尺寸及制造公差。计算压力中心。第一章弯曲1.何为几何中心层?应力中心层?应变中心层?当R/t较小时,应力中性层与应变中性层位置,材料厚度,切向长度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弯曲件展开长度应按什么长度计算?2.作出窄

6、板及宽板弯曲应力应变状态图。试推导理想塑性材料弯曲应力分布规律。3.弯曲后零件为什么会发生回弹?试解释原因。4.R/t较大,弯曲回弹为什么也大?为什么采用校正弯曲或拉弯工艺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试说明原因。5.试分析弹性模数、相对弯曲半径、弯曲中心角、弯曲件形状对弯曲回弹的影响。6.弯曲毛坯下料时应将弯曲线置于板料轧制方向的什么位置有利?弯曲时应将毛刺边置于弯曲圆角的内侧还是外侧有利?7.试分析材料塑性、下料方向、弯曲中心角、板料厚度对(R/t)min的影响。8.当R/t小于(R/t)min时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减小相对弯曲半径?9.采用

7、以下模具弯曲不等长V形件可能产生什么问题?作模具简图表示解决问题的办法。10.求图示弯曲毛料展开尺寸。第三章拉深1.作出圆筒拉深各特征区的应力应变状态图。2.指出圆筒拉深时凸缘变形区最大拉深应力和最大压应力位置;首先发生起皱的位置;压边圈压力实际作用位置。3.拉深力由哪几个部分构成?分析影响拉深力大小的主要因素。4.拉深时凸缘发生起皱的原因?防止起皱可以采用哪些工艺措施?说明防皱的基本原理。5.什么是拉深性能?分析影响极限拉深系数的各种因素。提高拉深性能的主要技术途径是什么?试说明差温拉深、强制润滑拉深、径向推力拉深等特种拉深工艺提高

8、板料一次极限变形能力的原理。6.说明厚向异性指数和面内异性指数的定义。为什么厚向异性指数越大,拉深性能越好?7.首次拉深最大拉深力出现的时刻与再次拉深时最大拉深力出现时刻为何不同?多次拉深时为什么后次拉深较前次拉深取较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