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九义校中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研究课教案

海螺九义校中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研究课教案

ID:12408826

大小:3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6

海螺九义校中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研究课教案_第1页
海螺九义校中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研究课教案_第2页
海螺九义校中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研究课教案_第3页
海螺九义校中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研究课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海螺九义校中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研究课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海螺九义校中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研究课时间:2011年10月19日星期三地点:初中部会议室主讲:李显圣老师们:9月26—27日,学校安排我参加了在成都举行的“首届全国中小学阅读与作文教学专家展示活动”。这次成都之行听了很多专家的课,让我感受到了专家们高贵的人格魅力,丰富的文化底蕴,超强的课堂管理能力,惊人的语文朗读水平…….。使我自身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下面我就此次听课的主要心得给老师们作一汇报。首先是小学组。第一是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已逾53年的贾志敏老师。(介绍)贾老师简单又直白明了的阐述了什么叫语文

2、、什么叫小学语文以及小学语文怎么教。前两个问题我就不做过多的转诉。贾老师主要讲了“小学语文怎么教”这个问题。贾老师说:(一)现在课堂存在的误区因为新课程标准对课堂的冲击,使理念、思想、方法、形式全变了,但也走入了歧途:只追求精彩、新颖使课堂上的味变了。突出教师,疏忽了学生,强化形式,忽视了内容。(二)语文课分三板块:写字、阅读、作文阅读是基础能力,作文是运用能力,阅读是重点,作文是难点。写字是变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的过程方式,不可忽视的轻点。1.阅读课该怎么上?做到三个实:真实、朴实、扎实。真实:不叫学生作假欺骗老师和别

3、人,哄骗同学。朴实:是老师的教风所在,不要花哨。他提到“课件是个好东西,可用不可用不要用,一定要用时就用。”语文课堂要朴实的东西,但要精心设计,包括板书设计,包括每一个细节的问题。教学无小事,把细节做大器。扎实:教学目标的落实,学过之后留下的东西。2.课堂讲究八字宪法:字、词、句、篇,这是基础性的东西。听、说、读、写,这是基本能力。以读问本,要说话先要会读书,语文课上听不到读书声不是语文课,读书要准确是首要条件,不错、不添、不漏字。他提到中央电视台的主播罗晶在死后有两大惊人事件:一是播音20年没有过一次读错音,二是收拾

4、他遗物时,在他坐垫下发现有一本翻破的《新华字典》。其次,读流利流畅还要有感情。感情是本身对语文有一种感悟,不是教出来的。他说:“读书要像说话,不拖不装腔作势。”曾经叶圣陶老先生也这样说:“跟他一跟书,让他在小屋里关着门读,如果他在说话就对了,如果他在读书就错了。”3.好的语文课讲究十六个字“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就是“严密、紧凑、不累、无痕”一步一步跟着老师理解课文,字词扎实理解,段的朗读指导。无痕就让学生感觉不到就无形被牵引了。。。。。。最后,贾老用他的一本书《我们怎样看课》里的“三看三不看”结束

5、他的演讲。一看教学,不看表演。二看学生不看老师。三看门道不看热闹。总之,冷静下来研究课堂,学生提高,老师才成功。老师们如果要这个视频,可以到下面的网站去浏览: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KX57PabXTEc/第二位被誉为小学语文泰斗的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他做了一场题为《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的讲座。其生动的讲解、精辟的论断让我们受益匪浅。(介绍)支玉恒的讲座从两个生动的例子开始:有一位老师正在讲《詹天佑》“设计人字形线路”一段。他让学生读一遍该段课文,然后问

6、:“读懂了没有?”学生说“不懂。”老师说:“没关系,大家看这里。”于是打开了课件。课件是很精美的动画。一列火车,前后各挂着一个会冒烟、会鸣笛的火车头,由山下开上了山坡。演完了,老师又问“火车怎样沿人字形线路开上了山,现在懂了没有?”学生说懂了。于是这一段课文就讲完了。还有一位老师讲《雪地里的小画家》。学生读了一遍课文后,老师问:“谁还知道有什么动物会在雪地上画画儿?到黑板上来画。”于是学生一窝蜂似的拥上了黑板,杂乱无章地画了一黑板爪子印,蹄印,用了15分钟多。老师又按照顺序讲说了课文内容,表扬了学生画得很好,然后就下课

7、了。  支玉恒说:“这两个例子可能过于典型,但它们显示了一个共同的特点。”“上语文课依靠的不是语文的方法,而是依赖其他的方法。这些做法的根源在于,教师认为学语文就是学习课文,理解了课文内容就完成了阅读任务。实际上,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任何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语文学科学习的直接对象是语言的形式,是语言本身。一句话,要在语言实践中提高语言实践的能力,就要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什么是语文的手段呢?最通俗地讲,就是‘听说读写’。”  支玉恒又讲了两个例子:另一位老师讲《詹天佑》的同一段,他在学生充分地读了课文的基本上,让学

8、生讲说火车是怎样上山的。他随手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人字形线路图,先是让学生上讲台拿上教鞭指着图说,学生们完成得并不困难,用了不少“这里”“那里”“这个”“那个”的代词。然后,老师又要求学生在座位上说。这次不能指图了,那些代词就指代不清了。老师让学生想办法,有的学生给图上的各个点起了名字,或用了代号,这样学生一下就说清了。由读到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