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论文--曾艳琼

生物论文--曾艳琼

ID:12399228

大小:13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6

生物论文--曾艳琼_第1页
生物论文--曾艳琼_第2页
生物论文--曾艳琼_第3页
生物论文--曾艳琼_第4页
资源描述:

《生物论文--曾艳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通过“肌肉酸痛”谈生物教学中如何制造思维冲击曾艳琼(宜宾县一中,四川644604)摘要:本文通过对两个生物题的对比,得出剧烈运动后肌肉酸痛的现象不仅仅是乳酸堆积所造成的,从而探讨在教学中如何给学生制造一种思维冲击,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向素质教育迈进。关键词:思维冲击问题题一(2009年上海高考21):有些同学在剧烈运动后,第二天会出现肌肉酸痛的现象,其原因是:A.肌肉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积累B.肌肉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积累C.肌肉受伤,产生乳酸积累D.有氧呼吸产生的正常现象这个题给出的答案为B,解释是:在剧烈运动中,氧气的

2、消耗量大增,虽然呼吸和循环的功能增强,但仍无法满足氧气的需求,所以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而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乳酸,乳酸大量积累就会造成肌肉酸痛。我们在学习人教版生物必修一“ATP的主要来源——呼吸作用”的时候,也如此讲人体内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积累,会造成肌肉酸痛。所以09年上海的这一高考题选出答案并不难。但做到下面一个题的时候,心中却有了一些疑惑。题二:如图1所示,能够说明运动员在短跑过程中和短跑结束后,血液中乳酸浓度变化的曲线是:此题给出的答案为曲线c,解释是:人在进行剧烈运动时,尽管呼吸和循环功能都大大加

3、强了,但仍不能满足骨骼肌对氧的需求,骨骼肌内就进行部分无氧呼吸,葡萄糖不彻底分解,产生乳酸,血液中的乳酸浓度就会有所升高。当剧烈运动停止后,骨骼肌内无氧呼吸随之停止,体内积累的乳酸将不断氧化分解,血液中乳酸浓度随之下降。所以应当选曲线c。两题综合起来就会发现,体内乳酸增多的原因都是剧烈运动时,由于不能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求,机体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乳酸。但根据例二的4分析,运动结束后,积累的乳酸将不断氧化分解,所以肌肉酸痛应该发生在乳酸量多的时候,即在运动过程中,而不是运动后。而例一中提到的不是运动过程中,而是第二天才肌肉

4、酸痛。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自身的体会也是剧烈运动后的24小时左右会觉得肌肉酸痛。可见,造成此种肌肉酸痛的原因不是无氧呼吸积累的乳酸,或不仅仅是乳酸的积累。运动后肌肉酸痛往往发生在运动后的24-48小时之间,持续时间在一至三天左右,这称为肌肉慢性酸痛。肌肉慢性酸痛的程度与肌肉收缩的形态有关,离心收缩最容易形成肌肉的慢性酸痛,等张收缩最不显著。肌肉慢性酸痛的原因现在主要有以下四种理论:1.组织牵引理论:肌肉损伤而起。2.肌肉痉栾理论:肌肉的反复性抽筋而起。3.结缔组织理论:肌肉的结缔组织受伤(如肌腱)而起。4.代谢产物的堆积

5、:乳酸积累而起。但无论哪种理论,都还不好解释为何24小时以后才出现疼痛。如果这个问题不交代清楚,任何一种理论都将受到质疑。具体的机制到目前还是一个学术界研究的课题,真正的答案还没有找到。通过这一肌肉酸痛的问题,反思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给学生制造一种思维冲击,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以下为笔者在教学中的一点领悟。1.创设情境,诱发动机,激发对知识的学习欲望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使学生乐于学习呢?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的最好手段。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发现精神。例如在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教材中设计了一个问题探讨:“假如你像小说中的鲁宾逊那样,流落在一个荒岛上,那里除了有能饮用的水以外,几乎没有任何食物。你随身尚存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15kg玉米。讨论:你认为以下哪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1、先吃鸡,再吃玉米。2、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给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探讨的情景,学生

7、的思考就有了相应的动机。一般地说,思维动机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如何借助外因促使内因起作用,提高思维兴趣和动机,这正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关键之所在,也是素质教育的成败所在。2、设置疑难,制造矛盾,加深对知识的认识思维总是从问题产生开始的。根据这一特点,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层次,有意识地设置疑难问题,引发和收集学生中的“矛盾”4和问题,活化学生的思维,以利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时。利用学生已有的激素极性运输和受重力影响而横向运输的知识,知道生长素浓度B

8、据已有经验,生长素浓度高,促进生长效果明显,则D处较B处生长快速,植株顶端就背地生长,与实际符合,分析很正确。C处较A生长快速,植株根部就该背地生长,即根应该从地面冒出来长,而不是往地下长,这与实际不符。利用已有知识分析出的结论与实际的不符合这样的矛盾,让学生寻找原因,学生就会质疑“生长素浓度高,促进生长效果明显”,从而让学生加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