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勋老师看抑郁

李子勋老师看抑郁

ID:12383430

大小:7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6

李子勋老师看抑郁_第1页
李子勋老师看抑郁_第2页
李子勋老师看抑郁_第3页
李子勋老师看抑郁_第4页
李子勋老师看抑郁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子勋老师看抑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李子勋老师看抑郁心境大过天(摘录)   前两天收到朋友的邮件,说自己抑郁了,她给自己定位为产假抑郁,甚至细致描述了产假抑郁的种种,果真与笼统的产后抑郁不同。  至此我终于承认,人确实力有不逮。有些事真的身不由己,和能力、心智无关。就像这位何等聪慧的心理学硕士,也没能避过抑郁的“局部地区降雨”。  能像她这样轻松、客观甚至幽默地对待自己的抑郁状态,没有压力,没有偏见,当然要得益于她多于公众的心理常识。所以,我也并不太担心她,只是会督促自己,多写些Mail给她,能时不时把她从多雨地带拉出来透透气,相信她不久就会康复。    怕的是偏见。但当

2、大家对一个事情根本无从了解缺乏集体认知的情况下,其实 也怪不得持偏见的人们,而只能归咎于社会在普及相关知识上的欠缺。《时尚健康》发起这个预防抑郁的运动,正是为了唤起公众对抑郁这种心境障碍的关注。    一些人是因为完美不止而抑郁,就像崔永元。  一些人是因为太过自制,即使不满、愤怒,也从不施加于人,所有压力都自己消化,终于有了消化不良的那一天。  一些人是因为太善于自省,自责。遇到问题就消极归因,认为是自己的错,习惯委屈自己,长期负面情绪累积,信心尽失,以致抑郁。  ……这些常常被我们视为优良品质的东西,却从另外一个方面,却悄悄侵蚀着我

3、们的情绪与心理健康。在职业化的道路上,在走向成熟的历练中,我们学会了压抑、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习惯了保持职业化的微笑,不动声色,精益求精。这场自觉自愿的进化中,心情常常是被忽略不计的。  为什么成功越来越近,而快乐越来越远?财富越来越多,而幸福感越来越少?因为被放逐的心境,已恶劣到麻木,正在抑郁的边缘。  很喜欢心理学家李子勋的一个说法,他说抑郁症其实是身心发出的求救信号。有些人还没有这种能力呢,一味盲干下去,直奔过劳死了。  所以,请随时打开眼睛,耳朵,看看自己的心在想什么,听听自己的情绪在说什么。 对付抑郁,李子勋的建议是:首先要注

4、重家庭关系。情感是包括老板在内的任何人的生命线。家庭是最能充分舒展人性的所在,其安全感是无可替代的;  其次要有纯私人兴趣,这种兴趣要与生意和公司没有关系,比如绘画、摄影、钓鱼;  第三是要建立一个完全与生意无关的“社会支持系统”,要交一些即便破产时也可相处的朋友。你的存在对他们就是一种安慰,他们认为你很重要,你也认为他们很重要。“天塌下来你也不必担心他们不喜欢你。”比如追求博爱、利他的正统宗教的教友关系,可以使人产生充分的归属感,是从自我冲突和自我矛盾中走出来的一个途径。  最后才是认识一个专业的心理学医生。如果没有以上三条,抑郁后找

5、到心理医生也很难办,因为心理医生也要靠这些来进行治疗。  李子勋强调,不要过分强化对抑郁的恐惧,抑郁是可以控制的,甚至是可以利用的。虽然抑郁作为资源的概率极小,但毕竟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  李子勋说,抑郁就象流水,解决抑郁要因势利导,不能急于求成。比如医生认定这次抑郁大概要持续三个月,那么就应考虑:如何在这三个月中既度过抑郁,又符合老板人格色彩?  李子勋说,抑郁的好处,首先是适当的抑郁可以通过情绪变换来释放躯体疾病。甚至有心理学家认为,适当的抑郁是一种能力,是一种自我调整,只有智商和情商高到一定程度的人,才会通过抑郁释放压力。确实有一

6、种人,永远都不允许自己抑郁,他认为抑郁就是示弱,最后的结果就是通过躯体变换释放压力。  客观上讲消极情绪如果不是你强留住它,那么它表达了一段时间以后就会消失,因为情绪是一种能量,能量会根据一种递减的方式消耗,你需要思考的是你的什么行为、什么想法让你的消极情绪被保留起来?  你如何宣泄和表达你的情绪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你不能伤害自己,也不能干扰他人。  自卑和自信是同时存在的,他们可能会表达成一种对称关系,没有谁只有自卑没有自信,也没有谁只有自信而没有自卑,这是两种重要的内心力量,离开谁你的生活都将出现麻烦。  没有痛苦的生活是不真实的,

7、我们越想逃避痛苦就会越痛苦,因为我们并没有生活在一个理想的世界里,一切都在发展,所以快乐、幸福、满足只是偶然性的东西,而不快乐、压抑、不满足、不幸福却是生活的常态,我们不能逃避这个常态,去过度寻求偶然性的东西。我同意体验是最重要的,不管是什么样的经历,你有了体验你就有了收获,你的生命就有更多的价值。  看与不看得由自己决定,心理医生无权来做这样的建议。一般来讲,看心理医生是否有效,跟心理医生的水平关系不大,跟你是否准备好改变关系更大。当你要去面对心理医生的时候,你是否做好了重新选择的准备?你是否愿意自己来承担一些责任,而不是希望别人或者

8、环境来帮助你承担?你是否愿意接受不同的内心体验而把它们看成是人生必须的东西?这些东西更能决定你咨询是否有效果。  如果一件事情是无效的,为什么要重复?为什么不去寻求更多的方式?我是心理医生,但并不主张有一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