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380749
大小:3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6
《吴江蚕桑丝绸风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吴江蚕桑丝绸风情周德华前言吴江北临太湖,气候温暖湿润,适桑宜蚕。1959年梅堰袁家埭出土了刻有蚕纹的黑陶罐,经考证吴江先民早在4000多年前一斤开始栽桑养蚕。明清之际丝绸业大有发展,震泽丝市、盛泽绸市相继兴起,辑里丝与盛纺成为名品而著称于世。从吴江蚕桑丝绸业衍生出来的行业习俗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在我国民俗学上独树一帜。一、“母子”情古代至近代吴江惯养头蚕、二蚕两季,相当于先进的春蚕和夏蚕。春蚕对乡民的经济生活尤为重要,有“春茧半年粮”之说,又有“蚕箔落地,有钱栽秧”的谚语。在吴西南境蚕桑产区,春蚕季节称为“上忙”,而稻作季节
2、称为“下忙”,蚕稻两作,等量齐观。五言绝诗《慈云塔影》云:“参事胜耕田”,点出蚕业在农村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足见乡民全年的油盐酱醋、衣着鞋袜等日常开支,以及稻作农本多赖鬻茧卖丝所得。震泽一带农民形象化的说“上半年人养蚕,下半年蚕养人”,实在是对人蚕关系富含哲理的高度概括。蚕户对家蚕怀有深厚的感情,乡民亲切的称呼为“蚕宝宝”,一则家蚕通身都是宝,丝、绸、绢、绵绸(土绸)、丝棉、丝线、蚕蛹等皆来之于蚕,给民众带来取之不尽的财富;二是吴语地区生男习称宝宝,生女习称(丫头),蚕不仅被视为家庭成员,而且被当作儿子对待。养蚕妇女不论婚否概
3、称看餐娘娘,或简称蚕娘。蚕儿餐娘结为母子,至为亲昵,蚕乡妇女爱护蚕宝宝不亚于哺育儿女。乾隆《吴江县志》记载“……自初收以迄浴种,其爱护防维,心至周而法最密……”。《震泽县志》还说“丝之丰歉即小民有岁无岁之分”。丝丰在于蚕壮,细之于当年养蚕的成败,养蚕之始直至采茧,丰歉始终是个悬念。蚕家在三月初三先观天气进行预测,崇祯《吴江县志》记述此日“若天阴无雨不见日色,则蚕好”。清明日则对蚕芽发育进行物候观察以预测桑叶产量,得出“清明一粒谷,看餐娘娘哭;清明雀口,看餐娘娘拍手”的蚕谚,此中蕴含叶盛、蚕壮、蚕丰的因果关系。又如“一斤熟蚕半
4、斤茧”是上蔟前对茧产量的预测。二、带蚕花、拜蚕神江南三月,莺飞草长,养蚕季节即将开始,村坊里一派繁忙欢快的景象,河旁溪边,蚕妇群集,捋臂跣足,忙于洗涤晾晒蚕具,而男子则在蚕室里掸尘刷墙,迎候蚕宝宝的诞生。养蚕伊始,蚕乡妇女上至老妪,下及女童都用红色彩纸折成花朵插在发髻、鬓角或者是辫梢上,称为“带蚕花“,喜气纷呈。杂货摊及庙会上还有用绢或绒做成的精制蚕花出售。花是美好的象征,蚕花是蚕区乡民心中的吉祥物,即使非养蚕季节,在婚嫁迎娶的喜庆场合中都少不了它。迎亲时男家送去刚刨出的连根带叶的两竹翠竹,顶梢系上蚕花,女方收下一株,另一株
5、随嫁妆返回男家。姻亲双方都把青竹高高竖在屋前的稻场上,称为“竖蚕花竹”,据说,竖得越高,越发家,现在吴江农村地区送嫁妆的舟车中尽管都是高档的家用电器,蚕花竹仍然必不可少。新娘入洞房坐床,称为“做蚕花床”,因为婚床的蚊帐上缀上了几朵蚕花。闹新房时还有摘蚕花的传统节目,颇为热闹。蚕花用竹竿钩起,高悬空中,可望而不可即,新娘须由新郎抱起,费尽周折,才能摘下来。寄希望于蚕茧丰收是乡民的普遍愿望,于是对蚕神的膜拜祈求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了。盛泽镇的先蚕祠,震泽镇的蚕王殿皆供奉蚕神,规模恢宏。而一般乡镇的寺庙大都在偏殿或旁坐上塑有蚕神像
6、,甚至街头巷尾的小土地堂也兼有之。有些富有蚕户在家屋墙壁上砌神龛,自供蚕神像。此外,各处烟杂店、香烛店及南货店均备有“神马”(吴江当地称“马张”),神马是一张印在红纸上的木刻蚕神像,供蚕农“请”回去贴在蚕室或折成方柱状立于祭桌供奉。蚕神,乡民称之为“蚕王菩萨”、“蚕花菩萨”或“蚕花娘娘”,其具体名称及形象在吴江各地并不一致。如盛泽先蚕祠塑有轩辕、神农、西陵氏(嫘祖)三尊泥金神像;震泽蚕王殿为五花蚕神,盘膝端坐,三眼六臂,一只竖眼位于额中央,前面两手合捧一盘茧子。而震泽丝业公会门楼上的神龛里则是嫘祖像。靠近江浙边界的铜罗及桃源
7、一带,蚕神骑于马上,手捧一盘茧子,称为马鸣王菩萨或马头娘。蚕事之前,蚕农备香烛前往蚕神祠庙,顶礼默祷,通神许愿,祈求保佑。以往在孵蚁、蚕眠、出火,上蔟每一阶段都要在家祭祀一番,近代渐趋简化,一般只在清明前后蚁蚕孵出之日将供品和蚁蚕上桌供奉,称之为“祭蚕神”。养蚕中途如罹蚕病,临时还须再祭拜数次,以求消弥灾祸。三、蚕关门与蚕开门养蚕之始,先要孵蚁,餐娘身穿棉袄,将蚕种焐在胸口,靠体温使之孵出,称为暖种。遇上春寒还要盖上厚棉被。孵种期间,蚕娘少言寡语,消除杂念,家人也不来打扰她,气氛严肃庄重,犹如十月临盆。道光《震泽镇志》中,还
8、有已婚妇女在养蚕期间孤眠独宿净身以示虔诚的记载。蚁蚕孵出后,在蚕室内挂纬,置火盆饲养。在此期间,一切交谊活动停止,家家闭户,不相往来,村坊里行人寥落,悄然肃穆。乾隆《震泽县志》称三四月为蚕月,“禁喧闹,忌亲朋来往”。同治《盛湖志》则说“是月,乡村各家闭户,官府停征收,里闬往来庆吊皆罢,谓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