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高雄都会区跨域合作行动方案

大高雄都会区跨域合作行动方案

ID:12375436

大小:370.5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8-07-16

大高雄都会区跨域合作行动方案_第1页
大高雄都会区跨域合作行动方案_第2页
大高雄都会区跨域合作行动方案_第3页
大高雄都会区跨域合作行动方案_第4页
大高雄都会区跨域合作行动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高雄都会区跨域合作行动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方政府跨域合作(研究碩士論文研究計畫初稿)目錄壹、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貳、研究目的與重要性參、文獻探討肆、地方政府跨區域合作理論發展一、新公共管理二、治理的理念三、其他地方跨域合作相關理論四、相關理論研析伍、研究與分析架構陸、研究方法與研究限制一、研究方法二、研究限制柒、論文初步大綱捌、參考書目39壹、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地方自治是一個國家民主憲政的基礎,國父曾說:「地方自治者,國之礎石也,礎不堅,則國不固。」,政府於民國三十八年遷台後,嗣於三十九年即實施地方自治,開始辦理基層選舉,凡成年公民皆擁有選舉權,定期改選地方首長及民

2、意代意。然亦於同年宣布戒嚴,中央層級的國會全面改選遲至八十一年才正式開始;七十六年解除戒嚴,七十八年修正動員戡亂時期人民團體法,正式開放政黨之籌組及放寬一般人民團體立案,1國內的公民參與社會始逐漸形成。在動員戡亂及戒嚴時期雖然有公民一人一票的平等選舉權,但政黨政治尚未形成,自主、參與的真諦未具體實現,依杭廷頓的分類,在台灣的中華民國係於七十六年和七十八年間大幅度放寬進行政治活動的限制,並致力於創造一個民主的政治體制,才被列為第三波民主化的國家。2回顧台灣地區地方自治的演變,隨著政治上由威權時期走向自由民主法治,社會結構由農業

3、時代走向工商發展時代,為適應環境的需要,地方政府所扮演的因地制宜、及時服務角色更形重要,政府雖然在民國八十三年制定「省縣自治法」、「直轄市自治法」,八十八年配合精省合併上揭二法,另定「地方制度法」,不論在地方組織自主權、人事權、法規制定權等等均有相當程度之落實。然中央與地方的關係雖逐漸調整之中,但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除了要面對民主多元化而帶來的紛亂之外,又躬逢1980年代因全球經濟不景氣而激發的新公共管理思潮,及全球化競爭力的刺激,主其事者內在的政治素養及行政能力均有待培養,且外在的制度規劃、健全法令亦尚未成就。綜合而言,

4、台灣的地方自治目前1民主進步黨係於75年9月28日成立,時值戒嚴時期尚未開放政黨之籌組,至78年1月27日修正公布動員勘亂時期人民團體法(81年7月27日修正其名稱為人民團體法),始得據以籌組新政黨,為讓當時業已成立之政黨得以備案,乃於該法第65條規定:「本法修正公布施行前未經立案之人民團體,應於本法修正公布施行之日起六個月內,檢具第十條規定之文件辦理立案。但政黨應檢具第四十六條規定之文件辦理備案。」,惟上開條文於91年12月11日因已無過渡規定之必要,爰予刪除。2請參閱杭廷頓(SamuelP.Huntington)著,劉同

5、寧譯,2002/3,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台北:五南,頁21。另據學者江宜樺指出所謂民主轉型或民主化,學理上的定義是指一個國家貫徹人民主權原則,使其所有成年公民獲得實質公民權的過程。公民權的行使以平等的參政權為核心,而為了落實平等的參政權,國家必須擴大普選的範圍,容許政黨的成立與競爭、並維持公平合理的選舉制度。因此,衡量一個國家是否開始實踐民主制度,其主要指包括普及的選舉權、合法反對黨的出現、以及所有職位定期而公平的改選等。以上述標準逐一檢視,則選舉權自1950年實施地方自治即為民眾所有,不過中央層級的國會全面改選遲

6、至1992年才正式開始,反對運動歷史久遠,但直到1986年民進黨才在蔣經國的容忍下成立。解除戒嚴發生於1987年,臨時條款廢止於1991年,而1996年台灣人民第一次直接選舉總統、副總統,如此看來,1986年至1996年似乎是台灣民主轉型最關鍵的年代,而1986年也因此常被人們視為台灣民主轉型的開始。江宜樺,2001,自由民主的理路,台北:聯經,頁321-322。39主要有下列困境:一、公民社會的政治理念及參與不足這裡所指的公民的參與,廣義的包括地方菁英的政治參與價值理念,及民間團體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在地方菁英的政治參與部

7、分,依學者趙永茂所作比較八十二年及九十年台灣地方菁英的民主價值取向,3發現地方在民主價值的參與取向方面有顯著減弱的現象,整體的民主價值亦有待加強。4至於民間團體的參與能力,衡諸七十六年解除戒嚴,七十八年開放自由結社以來,本土的非營利組織,其組織規模,絕大多數類似「個人公司」、「中小企業」,經營管理制度普遍不太健全,組織鬆散、流動率高、不重視制度及程序、人治色彩濃厚、缺乏策略規劃的能力、決策不民主等等,除了發揮部分議題的倡導功能外,對於協助政府提供直接服務,或積極監督功能的展現,均有所不足,難以在實質上厚植台灣民間的力量,進而

8、連結到「全球公民社會」的網絡中。二、政治共識不夠台灣的民主化是在地方自治選舉的帶動下,逐漸演進而來,地方長期不斷的挑戰中央威權,加以政黨政治的發展,反對黨的勢力亦是由地方而逐漸包圍中央,形成中央與地方的抗衡心態。加上八十五年總統直選以來,候選人為求勝選而激發的省籍、統獨意識對立,至八十九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