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368750
大小:21.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6
《爱护脊椎 以德养生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爱护脊椎以德养生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将脊椎病列入全球最易忽视的十大卫生问题。据统计,美国每年被脊椎病纠缠的病人约有540万,经济损失高达160亿美元。在我国,有80%左右的人出现过程度不同的颈肩痛或腰腿痛。影响脊椎健康的三大因素为:营养、姿势和运动。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工作强度的不断增加,脊柱相关疾病逐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发病年龄呈下降趋势。从开始的中青年发病,逐渐发展为15岁以上的青少年发病。由于青少年学习压力增加,负荷加重,长期俯案学习,使头颈部后群肌肉长期性静态拉力损伤,引起静力性肌损伤,引发青少年出现脊柱相关性疾
2、病。如颈源性头痛、视力障碍、健忘等相关症状。因而发现青少年发病率占20~25%,20岁以上占30%以上,30岁以上占35%,40岁以上占45~50%,而50岁以上占60~75%,70岁以上占85%。脊椎病的发病原因所谓脊柱相关性疾病是由于椎周软组织损伤、小关节错位、增生退变及脊柱周围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刺激和压迫了脊神经、内脏神经所出现的一系列症候群。但发生疾病的脏器或组织均与脊柱相互分离且有各自的功能。脊椎病诊断及治疗追根溯源,关于脊柱相关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其鼻祖应归功于中华传统医学,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医学就有了有关脊柱相关性
3、疾病的论述。《灵枢·本脏篇》曰:“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特别是华佗夹脊理论的创立,就明确指出五脏六腑的病变为通过经络传输于脊柱两侧的腧穴上,并在这些特异穴位上进行针刺、指压、按揉,就能对五脏六腑进行诊断和治疗。《难经正义》曰:“五脏之俞皆在背,肺俞在第三椎下心俞在第五椎下,肝俞在第九椎下,脾俞在第十一椎下,肾俞在十四椎下,又有膈俞者,在七椎下,皆夹脊两旁,各同身寸之一寸五分,总属足太阳经也。”又注曰:“胃俞在十二椎间,大肠俞在十六椎间,小肠俞在十八椎之间,胆俞在十椎之间,膀胱俞在十九椎之间,三焦俞在十三椎之间。又有
4、心包俞在四椎之间,亦俱夹脊两旁,各同身寸之一寸五分总属足太阳经也。”因此祖国医学中许多治疗内脏疾病的疗法都常规的在背部进行。其实这就是最早脊柱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韦贵康教授在《软组织损伤与脊柱相关疾病》一书中,提出了脊柱相关性疾病是指由于脊柱软组织损伤出现局部症状外,还伴有脑神经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一系列的复杂的临床症状。其病理改变是由于有脊柱力学平衡失调或其周围软组织炎症改变,引起其他系统出现病症。提出“脊柱与症状相联”的观点。日常生活的预防和保养•科学、安全的锻炼•接受药槌理疗•选择均衡元素食品•保证饮水质量1.理性选择食
5、物微量元素和骨骼的关系是“砖头”和“房子”的关系,微量元素是首要条件。针对不同人员的身体状况,选择食用相应的微量元素食品,确保骨骼健康。2.一定要喝能量水能量水呈弱碱性能平衡人体细胞液体的酸碱度,改善人体健康。据调查,70%的疾病都发生在酸性体质的人身上,而85%的痛风、高血压、癌症、高血脂患者,都是酸性体质。因此,医学专家提出人体的酸性化是“百病之源”。3.正确的锻炼方法“含胸拔背、虚灵顶劲、顺其自然、返璞归真”成年人体的脊柱有两个S形弯曲,一为五节腰椎一为七节颈椎。前面的婴儿身形就是调节这两个弯曲的,把脊柱抻直如弯弓。4、接
6、受药槌理疗药槌理疗法治疗脊柱相关性疾病,可直接松解椎周挛缩、硬化等病变的软组织,后关节囊错位点,同时配合动静整脊手法,恢复脊柱紊乱、错位的小关节的原有功能位置,从而解除脊神经及交感神经节的刺激、压迫。“药槌理疗法”的适应范围�神经系统(经络):多梦、失眠、头痛、记忆力不好,重者发生中风瘫痪。�循环系统(血管):胸闷、心慌、心律不齐、心绞痛,重者可发生心肌梗塞,长期微动脉收缩可导致高血压、动脉硬化。�呼吸系统(气道):出现胸闷、气短、咳嗽、哮喘,严重出现青紫发绀、呼吸骤停,甚至导致肺心病。�消化系统(食道):面黄肌瘦、腹泻、便秘及
7、老年肠道缺血症等等。�泌尿系统(水道):腰痛、腰酸、蛋白尿、血管收缩引起肾性高血压。�运动系统(筋脉):全身酸软无力、麻木、疼痛或发生关节炎等,严重可残废;脉管炎,静脉炎、静脉曲张,严重发展引起跛行,刀割样疼痛,溃烂最后导致截肢。�生殖系统:女性月经不调、不孕症,盆腔炎;男性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男性不育症等。�代谢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凝血症。�皮肤:可出现瘀斑、黄褐斑、老年斑以及手足麻木,皮肤出现蚁走感或其它异常感觉。治疗原则:�1、一分诊断、三分治疗、六分调理�2、科学诊断:预约申请、确定治疗方案。�3、药
8、槌疗法:根据病情安排治疗时段。�4、中医调理:脊椎整理、口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食疗辅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