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企业的发展与并购案例

工程机械企业的发展与并购案例

ID:12367828

大小:193.50 KB

页数:55页

时间:2018-07-16

工程机械企业的发展与并购案例_第1页
工程机械企业的发展与并购案例_第2页
工程机械企业的发展与并购案例_第3页
工程机械企业的发展与并购案例_第4页
工程机械企业的发展与并购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程机械企业的发展与并购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工程机械企业的发展与并购案例工程机械企业的发展与并购案例一、柳工(一)柳工的崛起与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不无关系柳工的诞生始于1956年茂名油页岩矿的发现。一知道国家为支持茂名油矿开发,拟将上海华东钢铁建筑厂南迁,广西和柳州相关领导跑部进京,最终如愿以偿。1985年柳工从机械工业部下放到柳州市属,柳州市政府也曾想干预企业管理,但在中央和机械工业部出面协调后,柳州市政府最终放权,同意柳工自主选举厂长,这个风波仅有两年。(二)柳工的发展与四代领导人的执著和兢兢业业紧密相关1、李郁时代:坚持、执著、从学习厦工到回报厦工柳

2、工刚开始以生产钢结构为主,但当时失火、试制推土机失败,碰上三年自然灾害,若不是刚好等到一个军工生产任务,柳工早死了。柳工的第一代领导人李郁,干过革命、剿匪,坐不住,参加了建工部与上海市委的谈判,并向一机部争取到了让柳工也承担装载机的生产任务。为做好该生产任务,李郁申请重回柳工,并带队向厦工学习,历时5个月,得到了样机的全部测绘数据及全套图纸。[<2:当时李郁已被调入一机部五局担任规划处处长,离开了柳工;1965年4月,国务院新技术进口小组《关于引进新技术工作几个主要问题的报告》,要求更积极地展开从国外引进新技

3、术的工作,重点包括了为建设三线所需的工程机械,且一机部进口了一台日本产1<25A装载机样机,交由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和厦门工程机械厂测绘。]“文化大革命”也冲击了柳工,幸得毛维经(刚从抚顺挖掘机厂调来)等人坚持生产和技术开发,这一时期,张沛也开始崭露头角。[3:张沛,当时30出头,飞机机师出身,从空军退役,对机械技术有着天然的爱好与兴趣。后来张沛成为柳工中兴的掌舵者。]1968年,柳工凭借手工制造出了Z435轮式装载机(晚厦工4年,中国装载机第一代产品),取名“东风”,并开始小批量生产,但这已是落后机型。197

4、1年,柳工在测绘特雷克斯机型后,试制成功Z450(1978年更名为ZL50),这是中国第一台铰接式轮式装载机(中国装载机第二代产品),为中国装载机行业的形成及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回报,柳工也派人把这份图纸送给厦工一份。柳工的装载机系列化、专业化生产从此开始了。<2、毛维经时代:顺时应变,创研发好环境,建市场销售网络文革末期,当时的柳工领导人主动请回毛维经。毛维经利用自己的身份,给柳工研制装载机创造有利的环境,通过报销日用品、加班不收餐费等方式奖励加班(当时企业发奖金和加班费都是不允许的),激励工人,柳工生

5、产得以恢复。1975年,柳工产品出口非洲,却被非洲认为低人一等。同年,柳工继续推进装载机系列化进程,并承担了ZL90中国最大轮式装载机和DZL50井下装载机的研制任务,分别于1977年和1979年通过了国家鉴定。改革开放初期,国家逐步取消统购统销,毛维经亲自带队北上跑遍<27个省市,打开了东北局面,最终建立了柳工首个销售网络(在当时这是个理念和意识上的突破)。柳工的销售额开始大幅上升,甚至一度出现了供不应求。这一时期,柳工换掉易混淆的“东风”,改用“柳工”商标;自主开发<20、40、50等多款装载机及变形机,

6、适应市场需要;对标卡特彼勒,研制柳工第二代产品。虽然采用的是自销的模式,对市场信息的分析方法也比较朴素,但。3、张沛时代:师从世界一流,技术改造,业内率先融资租赁和上市198<2--1983年,柳工体制改革,实行厂长负责制,理顺了生产管理机制。这一时期,全国工程机械市场开始兴旺起来,柳工的各项经济指标开始回升。1984年,柳工工业总产值突破了8000万,实现利润<2000万元以上,装载机年产量近700台,基础建设投资近500万。1<2月,柳工下放为柳州市属,历经了两年三易厂长风波,最终在中央和机械工业部的出面

7、协调下,张沛当选厂长。1985—1996年,我国以技贸结合或许可证贸易的方式从日、美、德等主要装载机生产国引进了多家装载机技术。1986年1<2月,柳工与卡特彼勒在北京签订了技术引进合同,8年内,柳工、厦工、宜工3家都先后派出100多人次,每人次1个月到卡特彼勒实地技术培训。1987年,柳工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第二代升级型装载机,这也是柳工之后<20年的当家产品,也是中国工程机械的功勋产品,独步国内外市场。张沛思想解放,敢想敢干,带领柳工完成了上市(1993年,业内第一家上市企业)和大规模技术改造(业内首先采用

8、融资租赁方式)的两件大事,成为柳工发展史上又一功勋人物。但是,他偏重技术,对体制机制改革的忽视,使得柳工在1994年后的市场调整和激烈竞争中逐渐落后,而忽视投入产出比的大规模技术改造和疲弱不振的市场销售,带给广大股东的是一场灾难。在1994--1996年,柳工业绩连年下滑,市场占有率连年下降、条件极端艰苦的情况下,还不断从集团收购企业,大量购置机器设备,成立合资公司,而这些投资带来的效益极低,甚至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